禅无地|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房价为何突然暴跌65%?

禅无地|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房价为何突然暴跌65%?

文章图片

禅无地|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房价为何突然暴跌65%?

文章图片

禅无地|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房价为何突然暴跌65%?

文章图片


65%只是下行通道中的短期均值 , 日本经过90年代的房市暴跌 , 不少地产项目的跌幅已经超过80% , 不过也不必把当时的日本塑造成要死要活的形象 , 虽然这样说可以迎合一部分读者的口味 , 读起来也是很解气的样子 , 但那并不是事实全部 。
被泡沫呛到的日本政府积极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 90年代中期以来 , 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处于正常区间内的平稳通道 , 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 , 房市泡沫的刺穿没有制约工业制造产业发展 , 日本也还是富裕的发达国家 。

精日们总想把日本描述为天堂 , 其实游到对岸的他 , 也不过是个舔骨头的货色 , 键盘侠们则总想把日本描述为差一丢丢死掉、处于捯气状态的蕞尔穷国 , 大萧条恒久远挂在嘴边 , 这都是不正常的 。
1968年 ,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1985年 , 日本人均GDP达到美国62%(接近美国六六打压值) 。
当年五月 , 《广场协议》签订 , 其中包括美日德法英五国 , 就在协议签订的转天 , 日元升值5% , 又在一年内升值35%左右 , 在其后的十年内在此基础上又累积升值一倍 , 简单说 , 日元升值一倍还多 。

《广场协议》是日本自愿签订的 , 日本的经济形势让决策者们暂时被冲昏了头脑 , 日元的升值同时也是他们所乐见的 , 这样可以照顾美国的情绪 , 虽然升值势必会带来出口劣势 , 但相应的 , 对日本这个资源贫瘠的国家而言 , 日元升值也会让他变相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
当时的日本政府也并非是盲目乐观 , 比如丰田一家车厂一年的出口 , 就高达400多万辆;
汽车总出口占全世界总额的27%;
半导体营收占全世界总额的49%;
钢铁总产量是全世界第一 , 在20世纪末被中国超出;
巨额的贸易顺差;
【禅无地|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房价为何突然暴跌65%?】高达450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等等 。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 , 城市化人口的扩张让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 , 一部分新城市人需要长期稳定的居所 , 但更多的人则是:
受出口影响 , 感觉制造10年不如炒房几套 , 这包括大型财团和普通公司;
受暴利诱惑而将钱投入了相对热门的房地产和股市的个人 。
企业、公民的金融资本过剩 , 区区日本人口数量 , 储蓄总额竟然比美国高了2.5倍 。

房产泡沫初期 , 日本连续两年都没有及时的调控利率 , 延续着宽松的货币政策 , 按说可以起到促进充分就业 , 稳定国内物价等作用 , 但很多财团和个人投资者把低息的贷款投入到了房地产行业 , 以期获得丰厚的回报 , 就当时而言 , 在房产的高额利润前 , 借贷利息基本可以忽略 , 这带给投资者更大的投资信心 , 同时也增加了投资盲目性 。
当时的热门投资方向是房产、地产、股票的相应板块 , 地价上扬造成房产价值增高 , 这种伪繁荣又进一步刺激了股市板块相应股票的价格提升 , 股价的提升又给房地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 刺激他们“勇攀新高” , 再次将股市流入的资金大规模投入到房地产 , 周而复始 。

1990年 , 东京地价总值=全美国地价总值 。
日本政府就是反应再慢 , 4年时间也足以观察到房产泡沫风险了 , 调控手段无非那老掉牙的几招 , 上调贷款利率、控制贷款规模、限制贷款流向、不断上调存款利息吸储、大幅度增加土地转让税减少换手交易等等 。
这造成境外热钱、游资急速保命退出 , 同时也让业界辨清了政府的后续整顿方向 , 所以短时间内 , 日本主要城市地价被拦腰斩断 , 损失过半 , 股市也应声而落 , 短期内的累计跌幅就高达40% , 投资人热度消退 , 急于变现并抽离资金 , 这更让房地产业遭受致命重创 , 股市也好不到哪儿去 , 持续走低的形势下 , 到2009年 , 由39000跌至历史新低7000点 。

日本政府通过税收赚得钵满盆满 , 各大财团也是韭菜深割 , 日本业界却哀鸿遍野 , 面对破产的公司和高负债人群 , 日本打算加大政府基础建设投入 , 变相发钱以改善负债者的收入 , 负债者收入增加就可以还钱给银行和贷款公司 , 这样一来不就相当于挽救金融产业了么 。
可惜这只是日本政府一厢情愿的想法 , 现实很骨感 , 比如东京 , 地界虽然相对较大 , 但也不可能无限发展基建 , 难不成都拆了重建一遍么 , 所以日本政府的措施并没有什么效果可言 , 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到他国建厂以缩减成本 , 自此日本步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失落三十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