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Array|马克龙亲赴贝鲁特灾区“视察”,政治大秀几分真诚几分算计?( 三 )


近十几年来 , 黎巴嫩的教育和流行文化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在教科书里 , 对法国的描述日渐客观中立 , 法国对“艾尔莎们”来说不再显得非常特殊 。与父母一辈不同 , 艾尔莎这一代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选择了英语为第一外语 , 法语只是二外 。艾尔莎和朋友们这些年曾热追的电视剧里 , 反法元素也若隐若现 。
“我的青少年时期好像一直与政治有紧密的关联 。除了参加抗议 , 我和朋友们在家里经常和父母吵起来 , 我发现 , 我们对国家和未来的设想与父母那代人不太一样 。”艾尔莎说 。
Array,Array|马克龙亲赴贝鲁特灾区“视察”,政治大秀几分真诚几分算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艾尔莎与朋友参加街头抗议去年秋天到今年年初的一系列抗议显著加强了跨教派的黎巴嫩政治认同 。反对政府腐败固然是抗议者的主要诉求 , 同时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求超越曾笼罩在他们父辈身上的教派对立阴影 , 他们渴望跳出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基督徒的定义游戏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 , “腐败”的“体制”而不是其他教派 , 才是阻挡国家前进的真正障碍 。而替换旧体制的 , 只能是根植于黎巴嫩土地上的政治解决方案 。
谁是政治大秀的观众?
不少主流英语媒体承认 , 马克龙在黎巴嫩的魅力攻势获得了成功 。有评论称 , 这是法国在当地影响力犹存的明证 。
亚历山大所在的组织正是法国在黎凡特地区影响力的有力见证 。在黎巴嫩 , 他们与当地的马龙派基督徒联系密切 , 常常组织活动宣讲自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活跃以来 , 东方基督徒遭受的不公待遇 。
同时 , 亚历山大长于法国 , 虽有中东血统 , 但依然一名地道的法国人 , 讲一口标准的巴黎法语 。因此 , 他有机会观察两群不同观众对马克龙这场政治大秀的反应 。“黎巴嫩人和法国人都在看他的表演 , 两边的反应挺有意思 。”他说 。
亚历山大和很多法国民众依然记得马克龙执政早年面对巴黎街头民众时的笨拙 。当时 , 一位失业的年轻人在街头质问马克龙 , 他却带着“爹味”发出教导:“你信不信我现在走到马路对面 , 就能给你找一份工作来?”类似的桥段曾多次发生 , 他当政前期居高临下的态度遭法国民众诟病已久 。
然而 , 这次法国人却惊奇地发现 , 他们的领导人居然在海外与民众“打成一片” , 受到各界欢迎 , 现场氛围之热烈远超他在国内视察时的情景 。
与不少英文媒体惊讶于马克龙的魅力攻势不同 , 法国舆论对此似乎并不买账 。《费加罗报》在其报道中突出马克龙呼吁黎巴嫩“改变政治制度” , 引来网民嘲讽 。多名法国网民在推特上评论道 , “那就让黎巴嫩人把马克龙带走吧!”
在地中海另一侧 , 虽有数万人追捧马克龙的“视察” , 却也引来了“分裂黎巴嫩民意”的批评 。亚历山大表示 , 周围有很多黎巴嫩朋友都表示不满:马克龙行事如此高调 , 却不考虑是否会助长黎巴嫩不同教派间新的对立 。
“如果部分基督徒可以要求法国‘接管’黎巴嫩 , 那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穆斯林们 , 是不是可以去抱沙特、伊朗的‘大腿’呢?”身为基督徒以及黎巴嫩政局旁观者的亚历山大 , 不讳言地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