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要“内外兼修”
文章图片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有时日 , 但媒体调查发现 , 现实阻力仍然不少:守桶员在时 , 居民能做到规范投放 , 没人监督就容易随意乱扔;说好的厨余垃圾要破袋 , 但嫌脏怕味儿的不在少数 。 这样那样的问题 , 都说明想把垃圾分类这件好事办好并不容易 。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 垃圾分类涉及生活习惯养成、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诸多方面 。 如果说其中有些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工作迅速匹配到位 , 生活习惯的重塑则远非短时间可以完成 。 研究表明 , 行为习惯深植个体的潜意识 , 悄然决定着一个人90%的日常言行 。 引导人们跳出熟悉的行为框架 , 需要“内在暗示-惯常行为-外部引导”三个要素共同作用 。 以此对应垃圾分类 , 从长久以来的“囫囵一扔” , 到如今的“两桶一袋” , 新习惯的培养同样可以参考上述规律来发力 。
所谓“内在暗示” , 其实就是个体的内在动力 。 这源于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 , 依靠长期的宣传引导 。 就垃圾分类而言 , 就是要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其中的意愿 。 绿色环保的道理人尽皆知 , 但宏大命题并不足以驱动每一个普通市民 , 必须要和个体生活有效对接 。
在这方面 , 抗疫动员宣教其实很有启示意义 , 通过宣传“戴口罩、勤洗手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率” , 生动展示“飞沫在不同距离的表现” , 让市民广泛知晓认真防护和个人安危密切相关 。 垃圾分类的宣教同样应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 精准讲清是非利弊 , 比如此举可以改善蚊虫滋生率、病毒传播率乃至小区空气质量等等 。 当每一个人真切感受到垃圾分类就是爱护自己 , 自然会有更主动的参与意愿 。
再看“惯常行为” , 意即简单明了的操作方法 。 心理学研究认为 , 习惯不能被抹掉 , 只能被替换 。 如果新路径不够清晰 , 人的惰性就会萌生 , 旧习惯便始终占据主导 。 具体到垃圾分类上 , 一些人不配合的一大症结正在于操作环节的困扰——“不知道怎么扔好 , 干脆还按原来的” 。 这就要求 , 坚决除旧的同时必须明确布新 , 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标准流程” , 大家才能真正作出改变 。
在日本、德国等国 , 很多商品在包装上直接标明垃圾所属类别 , 这就极大降低了分类操作门槛 。 我们目前的分类指南有没有再简化的空间 , 小区内分类工作比如桶怎么放、何时收、怎么破袋等细节能不能再优化 , 都值得进一步考量 。
从“想做”到“会做” , 再到“坚持做”“下意识做” , 还离不开“外部引导” 。 这有两大关键 , 一是用严格的制度法规对乱扔乱丢者予以惩戒;二是用即时的奖励强化人们的新习惯 。
从实践经验看 , 后者的操作性更强、群众认可度更高、实际效果也更好 。 在北京一些小区 , 收集厨余垃圾可以兑换绿色积分在线购物 , 坚持分类若干天就能领取米面粮油……这些奖励看似不起眼 , 却给予了参与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 , 更能激发市民坚持下去的积极性 , 促成“主动分类—获得激励—强化分类”的良性循环 。
【【地评线】京彩好评: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要“内外兼修”】关键小事也是治理大事 。 应当看到 , 旧有生活方式不可能“一键更新” , 新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过程 , 等不得 , 也急不得 。 多点发力、持之以恒 , 新习惯将一点点建立起来 , 最终推动北京城市文明再上新台阶 。
推荐阅读
- 【地评线】安全开学,精细化防控
- 【地评线】京彩好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是最好的纪念
- 【地评线】安全开学,精细化防控|【地评线】安全开学,精细化防控
- 【地评线】京彩好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是最好的纪念|【地评线】京彩好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是最好的纪念
- 【地评线】海报视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地评线】海报视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 建筑|可恶! 谁在偷偷往郑州这个廊道上倒垃圾?
- 曝收|越糊越瞎搞!继垃圾场见面会后,勺又被曝收粉丝应援场地费
- 营养物质|女性想要皮肤好、推荐四种食物、净化血液、清理体内垃圾
- 综艺|从“备受好评”到“口碑下滑”,《浪姐》的好坏,你能区分吗?
- 超新星|超新星运动会,R1SE广受好评,周震南赢得小时榜冠军备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