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退役军人彭教学:脱贫攻坚战场的“战地记者”


脱贫攻坚战场的“战地采访人员”——退役军人彭教学的三万里扶贫采风路
■俞浩天 解放军报特约采访人员 曹 琦
“见到贫困群众 , 心里总是很难受 , 就想帮一帮他们!”结束采访驱车返回古城西安的路上 , 这句话始终在采访人员耳畔萦绕 。
说这话的人叫彭教学 。 他用了3年多的时间 , 行程3万多里 , 走访了陕西省56个贫困(区)县的300个贫困村 , 采访贫困群众、扶贫干部及脱贫致富带头人2000多人 。 他潜心采写了118个扶贫脱贫典型故事 , 拍摄并精选了800多幅扶贫脱贫新闻图片 , 出版了《向贫困宣战——陕西脱贫攻坚见闻录》一书 , 以特有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
“好多人都问我 , 你不是政府负责扶贫的公职人员 , 也不是媒体采访人员和社会公益团体成员 , 自己花钱搞扶贫采风有啥意义?”面对这样的不解 , 彭教学说 , 这几年他花在扶贫采风上的食宿行费用全靠自理 , 埋头写作、摄影全靠信念支撑 。 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兵 , 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脱贫攻坚 , “我感觉生活很充实 , 有意义 。 ”
中国军网|退役军人彭教学:脱贫攻坚战场的“战地记者”
本文插图
【中国军网|退役军人彭教学:脱贫攻坚战场的“战地记者”】 彭教学拍摄的扶贫照片 。
彭教学是一位从陕西农村走出来的退役军人 , 跳出农门、摆脱贫困是他当年努力奋斗的目标 。 1985年 , 他考入原空军工程学院 , 毕业后分配到原北京军区空军某旅 。 因为有写作特长 , 他从连队调到机关当了一名宣传干事 。
“军旅生活告诉我 , 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 。 ”2004年12月 , 彭教学自主择业告别军营 。 之后的10多年里 , 彭教学经常参加慈善公益活动 , 见到贫困的乡亲 , 总有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的念头 。
2016年 , 有写作特长的彭教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我要把全省56个国家级贫困县跑一遍 , 收集、整理、撰写扶贫故事 , 宣传扶贫先进人物 , 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 。 ”
说干就干 。 彭教学离开优越的工作岗位 , 揣着一颗爱民初心 , 背着相机和笔记本电脑 , 开着私家车 , 奔向陕西脱贫攻坚的“战场” 。
陕西省属西部省份 ,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 最贫困的地区多集中在秦巴山区的安康、商洛和汉中3个市 。 那里山大沟深、道路难行 , 当时有的贫困村才刚刚通电、通水 , 有的还在修建通村公路 。
彭教学的扶贫采风之路异常艰辛 , 甚至充满危险 。 为了深入贫困村、走进脱贫攻坚第一线 , 他在秦岭山区翻山越岭 , 遇到山体塌方5次 , 车辆两次陷入泥潭 。 有一次从岚皋县到紫阳县途经一条盘山小道 , 恰逢大雨瓢泼 , 路面湿滑 , 车辆差一点掉入路旁山崖下的滔滔汉江 。 在周至县板房子镇高潮村采风时 , 彭教学路遇扶贫干部上山查看水源问题 , 就跟着一道前往 。 山路崎岖 , 荆棘丛生 , 蚊虫驱赶不尽 。 当他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时才发现 , 鞋子和裤腿上爬了不少蚂蟥 。
中国军网|退役军人彭教学:脱贫攻坚战场的“战地记者”
本文插图
彭教学采访贫困群众 。
“一部好作品是用车轮子和脚板跑出来的 。 ”一路艰辛一路行 , 军人的血性和勇敢没有让彭教学停下脚步 , 陕北高原的沟沟峁峁 , 关中大地的田间地头 , 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 在贫困户家里 , 他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 , 喝一口他们家中的水 , 看一看他们养的鸡和鸭 , 倾听群众对扶贫工作的看法 , 掌握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 。 在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采访时 , 彭教学与搬迁村民一起上山摘菜瓜、剥玉米 , 实地走访土坯房屋与安置点的新建房屋 , 了解搬迁村民的生活改变状况 , 从新旧对比中感受扶贫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