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雅|学啥?将来做啥?关于最近很火的考古专业,我们找“内伙子”聊了聊…

_原题为 学啥?将来做啥?关于最近很火的考古专业 , 我们找“内伙子”聊了聊…
日前 , 湖南耒阳女孩钟芳蓉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 在大家看来 , 考古可以算是比较“冷门”的一个专业 。 那么 , 考古学专业的学生们日常学什么呢?从事考古相关工作的人 , 他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
红星新闻采访了三位正在四川大学考古学相关专业就读及毕业后进入考古领域的学子 , 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
01
高二立志学考古
研究生毕业后将继续从事考古方面的工作
今年 , 李孟雅从四川大学考古系研究生毕业了 。 出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喜爱 , 李孟雅从高二就立下了将来要学习考古、从事考古工作的目标 。 “我从小学开始就很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节目 , 关于考古的一期不落” , 李孟雅说 。
但在高考填报志愿时 , 川大并未在她所在的省份投放历史学类专业的招生 , 李孟雅只得填报与之接近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 在大一结束时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进入川大考古系 。 李孟雅依然记得转专业面试时 , 考古学专业的老师告诉她要补习历史学大类大一的必修课 , 用三年的时间学习四年的课程 , “我很坚定地告诉老师 , 没关系 , 我有信心 。 ”

李孟雅|学啥?将来做啥?关于最近很火的考古专业,我们找“内伙子”聊了聊…
文章图片
▲李孟雅参与发掘的宝墩遗址石器 , 现藏于成都博物馆
进入考古学专业第一学期上的《中国考古学-3》令她印象深刻 , 李孟雅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当时 , 老师除了讲授基础知识 , 还会讲一些考古专题研究 , 古代医学、古代天文学、易经八卦等内容非常精彩 。 “这种授课方式 , 让刚刚入门的我看到了考古学除了严谨的学术研究之外 , 还有丰富迷人的一面 , 是与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的 。 ”
大三上学期 , 李孟雅第一次下考古工地 , 和全班同学一起到成都市新津区的宝墩遗址实习 。 实习从2015年国庆假期后开始 , 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左右结束 。 李孟雅告诉采访人员 , 她在工地上一共发掘了三个探方 , 第一个发掘了三四十厘米、已经没有人类活动扰动过的生土 , 收获不多;第二个探方发掘出了五个灰坑 , 也就是古人的“垃圾坑”;到第三个探方时 , 挖出多座墓葬 。

李孟雅|学啥?将来做啥?关于最近很火的考古专业,我们找“内伙子”聊了聊…
文章图片
▲宝墩文化陶壶
李孟雅告诉采访人员 , 在对其中一座墓葬进行发掘时 , 由于墓葬内部空间狭窄 , 为了防止踩坏墓葬底部的遗迹现象 , “我只能跪在墓葬边缘上的泥水中 , 俯身用竹签和刷子剔除人骨上的污泥 , 同时还要用海绵不时吸取渗到墓葬中干扰发掘工作的水 。 ”李孟雅说 , 她就这样跪着清理了3天 , 因为冬天泥水冰冷 , 戴手套会限制手的灵活度 , 拿捏不好力度 , 所以一直徒手清理 。 再加上还要用凉水清洗发掘出的陶片 , 因为热水会使部分陶片碎掉 , 造成破坏 , 导致手上生了几个冻疮 , 现在还留有疤痕 。
如今 , 李孟雅研究生毕业 , 将继续从事考古相关工作 。 谈到自己当初的专业选择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家里人虽然不是很反对 , 但也不支持 ,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 , 考古学总是和“冷门”“辛苦”“工资低”“女生做不了”“择业面窄”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 但在她眼中 , 考古学和经济学、法学、物理学等学科是一样的 , 希望大家能够以平常心对待 , 不必另眼相看 。
02
从旁听生到文物保护工作者
“考古就是我想毕生从事的事业”
雷欣怡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考古 , 开始接触考古是出于创作网络小说的需要 。 据雷欣怡介绍 , 2010年初入大学时 , 她就读于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为一名工科生 , 本科阶段她选择的专业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
2011年春季 , 雷欣怡成为了某网站的签约写手 , 每天进行网络小说连载创作 。 为了作品背景架构的丰富与严谨 , 她开始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 , 建筑、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专业都有涉及 , 考古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走入了雷欣怡的校园生活 。

李孟雅|学啥?将来做啥?关于最近很火的考古专业,我们找“内伙子”聊了聊…
文章图片
▲雷欣怡
在旁听完四川大学考古系针对本科生开设的考古技术、考古学史、文物保护概论等课程后 , 考古的专业、严谨 , 以及当中包含的历史与文化元素逐渐吸引住她 , 感觉“考古就是我想毕生从事的事业” 。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 雷欣怡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选择报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 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 。
雷欣怡依然记得第一次下考古工地的情景 。 那是2015年的冬天 , 成都新津的一处崖墓群出土了很多陶器、青铜器和铁器 。 回想当时下工地的情景 , 雷欣怡印象最深的是 , 见识了出土随葬品因为年代不同呈现出的大小变化 。 “中国人讲‘事死如事生’” , 雷欣怡说 , 古人活着的时候家里有炊盘灶具 , 死后的随葬品也要有陶质或金属质的餐厨模型 。 在早期 , 陪葬的灶具模型和实际使用品几乎一样大 , 伴随时代变迁 , 节俭之风盛行 , 陪葬品的规格却开始缩水了 , “哪怕是在丧葬的问题上 , 社会风气的渗透也是很彻底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