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助力食品安全
用好互联网“天眼” , 实现监管部门、经营主体、消费者之间信息互通、监管互动、资源互享 , 让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眼下 ,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各地餐饮业陆续开张 。 人们聚亲会友、遍尝美食 , 要把此前的“念想”找补回来 。 这不仅提升了个人、家庭幸福感 , 也是当前扩大居民消费 , 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关键一环 。
不过 , 日前一则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 , 给不少人外出就餐的热情泼了冷水——知名火锅“小龙坎”旗下的榆林加盟门店 , 被查出在两年间用2.2吨地沟油制作火锅锅底 , 销售给顾客食用 。 人们忧心: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食品加工生产线上 , 还有多少不合格不安全食品被生产出来 , 送到餐桌上 , 危害公众健康 。
食品安全 , 事关百姓健康和经济发展 , 必须严防死守 , 这是监管部门绕不过去的必答题 。 食品行业主体多、布局分散、业态丰富 , 依靠传统的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监管形势;另一方面 , 公众参与监督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 这种情况下 , 应尝试引入信息化手段跟踪评价、搜集数据 , 用好互联网这个“天眼” 。
在这方面 , 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先行先试 , 取得一定成效 。
比如 , 深圳市近年来开展阳光智慧餐饮监管与信息公示系统建设 , 为1万多家企业安装6万多个视频监控 , 接入市场监管智能指挥中心 , 对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 通过AI识别和大数据分析 , 针对餐具未保洁等常见违规场景 , 进行“自动抓拍、自动审核并推送整改要求、企业将整改情况线上报送”的一体化操作 , 监管者、餐饮企业还可以用“移动监管APP”进行交流 , 立整立改 , 监管效能大为提升 。 与此同时 , 消费者在就餐时通过扫描二维码 , 可以查看店家资质、明厨亮灶、日常监管、抽检检测等监管信息 , 并进行评价 。
可见 , 在食品安全领域引入“互联网+监管”好处多多——对社会公众来说 , 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可查看、监督评价可参与;对监管部门来说 , 有助于提高监管精准度和有效性 。 对企业而言 , 一方面 , 监管人员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 减少了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另一方面 , 对违法者全方位、无死角监管 , “利剑高悬”、违法必究 , 可督促经营主体及时整改和自我提升 。 这张大网 , 实现了监管部门、经营主体、消费者之间信息互通、监管互动、资源互享;加固了食品安全网 , 也优化了营商环境 , 促进经济内循环 ,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 实现了多方共赢 。
将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的做法全面推开 , 需要一笔不菲的建设资金投入 , 也需要消费者习惯下载APP或扫码参与等“麻烦” 。 不过 , 咱们可以算另外三笔账:对监管部门来说 , 由此可以省下开展管理的人力成本支出;对企业来说 , 能够带动餐饮及文体娱乐营业收入;对消费者而言 , 能够避免饮食不洁导致求医问药、打官司维权等不愉快 。 算经济账 , 大家都不亏 。 此外 , 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机构 , 都是餐饮业健康发展的受益方 , 也该发挥现有平台、数据等优势 , 出一份力、担一份责 。
想想那色香味俱全的南北美食 , 那顾客盈门、财源广进的繁茂景象 , 加快“互联网+监管”建设、加固食品安全网势在必行 , 大有可为 。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7日 19 版)
推荐阅读
- 新华网客户端|河北石家庄:精准帮扶助力文创企业发展
- 食品|各地逐步开学,四部门共同关心校园食品安全
- 央视网|直通服贸会 | 服贸冬季运动专题展:激发大众冰雪热情 助力冰雪产业发展
- 新华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部署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 读特|全面助力“创文”,香蜜湖街道“外卖小哥”化身“文明信使”
- 直通服贸会 | 服贸冬季运动专题展:激发大众冰雪热情 助力冰雪产业发展
- 央视新闻客户端|各地逐步开学 这四个部门共同关心校园食品安全!
- 百辐网:工业互联网公益宣讲片《融合的力量》——新技术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 辽宁省|中国人寿助力东北成为“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 吾本轻狂|新思科技助力法国电信企业SFR应对软件安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