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度致残性疾病阴性症状是啥

长期以来,阴性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诊疗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着新的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学说——谷氨酸假说的提出,针对阴性症状的药物分子的研发,以及探讨康复及认知矫正治疗的研究的兴起,人们对阴性症状的兴趣日益浓厚。
一篇发表于Schizophr Res. 的综述中,来自法国及爱尔兰的两位研究者对阴性症状这一概念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以下为部分主要内容。
萌芽
在Bleuler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之前,已有多位研究者指出了该病患者情感活动下降的重要意义。1809年,John Haslam描述了一种年轻人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显著的敏感性下降及情感冷淡。
1810年,在其针对精神错乱的论著中,Pinel首次强调了情感活动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所谓的「白痴状态」不仅包括「理解功能或多或少的绝对缺失」,还包括「内心的障碍」。1865年,Griesinger提到了一种「固化情感疯狂」(fixed affective madness),指患者变得「与情感绝缘」,并表现出不适切的行为、缺少反应、思维障碍,「幻觉」及「妄想」。
Kraepelin提出了「早发性痴呆」的概念,该疾病主要影响年轻人。1889年,他将Bénédict Augustin Morel提出的「年轻人获得性痴呆」与Kahlbaum及Hecker分别提出的紧张症及「青春分裂症」组合在了一起,并提出,早发性痴呆存在青春型,表现为情感及情绪迟钝;偏执型,表现为妄想及幻觉;紧张型,表现为运动损害综合征。他注意到,一些特定症状可称为早发性痴呆的主要临床相,包括「情绪活动的削弱」。
1906年的论述中,Kraepelin在Bleuler之前强调了关注早发性痴呆患者情感而非智力的必要性。Kraepelin认为,情感平淡是早发性痴呆的主要征象,进而将阴性症状置于较高的位置。另外,早发性痴呆这一术语也反映了该病在个体早年的恶化过程;Kraepelin将这种恶化描述为「情绪迟钝」、「无法进行精神活动」,以及「失去对意志的掌控」,他认为上述方面是该病破坏性更强的特征。另外,1904年,Stransky也强调了情感病态及症状对于早发性痴呆患者的重要意义,并促使人们关注该病的情感维度。
逐渐成型
Eugen Bleuler提出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这一概念,本意为「心智上的分裂」,并指出该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在后期的著作中,Bleuler将情感平淡及情绪退缩视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其针对阴性症状的描述生动形象:
「他们闲坐在将自己禁锢其中的精神病院里,面无表情,驼着背,画面中充斥着无所谓。」「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朋友和人际关系,假期或娱乐,责任或权利,幸运或噩运。」「工作的能力,自我照料的能力,都消失了。」「他们不再有做什么事情的冲动,无论是给自己还是别人做。他们能在床上呆很多年。」
1911年,Bleuler采用两分法的视角对这些症状进行了分类,包括基本症状及附属症状,以及原发性症状及继发症状。首先,Bleuler采用了描述性的方法:基本症状包括思维、情感活动及针对外部世界态度的特定改变,几乎始终存在于每一位患者中;附属症状主要为幻觉及妄想,可能在病程的某个阶段甚至整个病程中均不存在。
其次,Bleuler从理论及病因学角度出发,将症状分为原发性,即直接来自疾病进程;以及继发性,即来自患者对精神病态的反应。其中,思维联想松弛是标志性的原发症状。Bleuler承认,阴性症状较少导致患者入院,而幻觉及妄想之类的附属症状导致入院的情况则要多很多。有趣的是,Bleuler指出,若患者发病时不存在紧张症症状及基本症状,那么预后会很好。
通过使用现象学手段,Minkowski支持Kraepelin将自发-情感缺损视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将现实检验能力缺失视为继发特征的论点。在已经了解精神分裂症自发-智力受损的常见性后,Paul Guiraud及Maurice Dide提出了「情绪动机缺失」(athymhormia)的概念,将情绪及情感(thumos)和生命力(horm)结合在了一起:此类患者存在动机障碍,欲望、情感、兴趣下降,并与生命力的缺失相关。
使用另一个视角,Jean Delay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所对应的「情绪水平低」与躁狂及内源性抑郁的「情绪水平高」区分开来。其中,「情绪水平低」并非心境低落,所对应的实际上是「情绪受损」甚至是「无情绪」,患者情绪及自发反应的表达严重减少。相比于躁狂患者「生活本能的亢进」,以及抑郁患者「生活本能的抑制」,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既非亢进,也非抑制,只是单纯的功能受损。」
最初,上述情绪功能受损并不伴随着智力层面上的痴呆,但日后则进展为精神分裂症综合征,包括智力障碍(如注意受损及思维形式障碍)、偏执综合征及紧张症等。Delay的观点孕育自以下论点,即情绪功能是早发性痴呆的基本及原发症状。
在诊断系统中的地位
尽管很多人认为,情绪功能受损或阴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要素,但其他症状,尤其是阳性症状,则在日后被视为优先级更高的症状,并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中占据着中心地位。
阳性症状唯我独尊
在其著作Dementia Praecox, oder Gruppe der Schizophrenien中,Bleuler首次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为阴性症状。然而,与Bleuler的概念形成激烈冲突的是,深受Jaspers影响的Schneider赋予「一级症状」(主要对应阳性症状)以特殊的诊断价值,认为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只要出现一个一级症状,即足以诊断精神分裂症。有人认为,尽管这些一级症状仅局限于阳性症状,但「容易识别及发现」。一级症状最终成为了通向精神分裂症操作性定义的铺路石,其突出优点在于理想的测量者间信度。
首个诊断分类系统中,美国圣路易斯学校提出的操作性诊断标准并没有纳入情感迟钝或不适切;作者承认这些症状的重要性,但其测量者间信度并不理想。随后,一级症状逐渐成为很多诊断系统的核心元素,如PSE-Catego、Taylor\u0026amp;Abrams标准、DSM-III和DSM-III-R、研究用诊断标准(RDC)及ICD-9和ICD-10。
DSM-III-R
长期以来,阴性症状在这些诊断标准中的存在感仍很弱。只有在DSM-III-R之后,阴性症状的地位才稍有提高。
DSM-III中,存在妄想观念、幻听或思维形式障碍中的一个已满足精神分裂症的A标准;但在DSM-III-R中,这三个症状中的其中一个已经不足以诊断,需要附加另外至少一个,或紧张症行为,或情感平淡/不适切。至此,阴性症状宣告在诊断系统中的回归。DSM-IV的所有提交版本中,对症状持续时长的要求均从DSM-III-R的一周延长至一个月,删除了紧张症症状及怪异妄想,并在更大程度上承认了阴性症状的诊断地位:单独一个阴性症状——情感平淡已成为诊断标准条目之一。
尽管Flaum及Andreasen等研究者认为,阴性症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其他研究者,如David和Appleby,仍坚持认为妄想和幻觉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
DSM-5
2013年问世的DSM-5中,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尽管削弱了一级症状的角色,但并没有随之进一步抬高阴性症状的地位。如同11年前的版本(DSM-IV-TR, 2002),DSM-5要求患者满足5个症状中的至少2个,且持续存在一个月(若得到成功治疗,也可小于一个月),其中一个症状可以是阴性症状(情感表达减弱及意志减退);然而,阳性症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患者需要存在妄想、幻觉或言语紊乱中的至少一个。
相比而言,即便并未得到明确定义,但阴性症状在前驱期及残留期似乎得到了DSM-5更多的认可。事实上,DSM-5精神分裂症C标准指出,阴性症状可能是前驱期或残留期唯一的临床表现。
尽管ICD-10对DSM-IV的编写有所贡献,但两套诊断系统的重叠并不明显。对于ICD-10而言,患者需要满足四大阳性症状之一,或阳性/阴性/其他症状中的两个。作为目前两大主流诊断系统,ICD-10和DSM-5对待阴性症状的态度尚且有所不同,阴性症状效度之有限可见一斑,「出头」仍有待时日。
DSM-5正在引入维度方法,通过将阴性症状视为疾病表现的一个维度而非单纯的条目,人们或许能够冲破诊断的界线,更多地关注这一疾病的核心方面。
文献索引:Dollfus S, Lyne J. Negative symptoms: History of the concept and their position in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 Schizophr Res. 2017 Aug;186:3-7. doi: 10.1016/j.schres.2016.06.024. Epub 2016 Jul 8. Review.
■网友的回复
简单的说,阳性症状:正常情况下没有的感觉,而这个人却体验到了,比如幻觉,妄想,主要表现就是凭空闻声,被害等等。
阴性症状:正常人有,而这个人却没有的表现。比如,情感淡漠,社交匮乏,不语不动等等。
【为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度致残性疾病阴性症状是啥】 为什么致残,因为那个感觉持续存在而且不系统治疗很难显示,又无法控制,就像你平常生活里总是有个人在边上敲锣打鼓,推推搡搡的你没法过日子一样。
■网友的回复
核心观点:吃药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阳性症状,但是潜在的阴性症状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治愈。
结合经历:刚吃药控制阳性症状那段时间整个人无力没有多少情绪。整个人呆呆的麻木每天混吃等死。有时候你都不知道怎么笑了,其实是你感受不到笑的那种天然的喜悦。随时担心停药后会有复发的可能。因为一般睡不好,所以要减少白天的脑力消耗,一般来说,白天都没什么精力,处于大脑当机状态。怎么说呢就是你觉得你很累你不舒服你不行,就保持一个要当机不当机的状态。为什么说阴性症状潜在跟随你。因为那种要死不死,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以前喜欢的东西只有麻木呆滞,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感觉自己瘫在那里只为了多呼吸一口空气。这种状态怎么说呢,很糟糕,那种扼制情感的表达的状态是不完整的。之前看阴性症状表现一般为感情麻木淡漠,这种不是那种冰块脸那种给你的那种不在意的感觉,是那种红绿色盲看见颜色的无力,就是你觉得你应该有一些情绪但是你的大脑头皮那块僵僵的表达不怎么出来。有说这个病的来自遗传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有因为家里的原因 ,可能得糖尿病,但是在前几十年没有发病,后来发病了,有没有可能就是后天饮食不注意,身体达到了一个阈值,然后就遭了。所以类比来说,我觉得或许某种原因造成了疾病的发生。对精分来说,我自己觉得一般内心情感积压到一定程度,然后遇上一段时间的睡眠问题,诶,这个时候就容易出事。所以这个病一般有阴阳两种症状。阳性症状好控制,阴性症状有一定的持续性。又因为阴性症状一般比较抑制情感的表达,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之前情感比较细腻丰富又不擅排遣或者遇到了巨大痛苦,然后大脑为了害怕再次爆发情感危机,就从源头解决了问题,当然这种方法比较草率。之前看“德惠翁主”的时候,我就感觉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生病了呢,可能与承受的情感压力痛苦有关。其次,睡眠很重要,之前看到说,一般睡眠问题早于大脑出现问题。这个一般来说睡眠可以很好的修复大脑。还有我之前还看到一个说法,就是晚上会做很多梦奇奇怪怪的,但是梦里你觉得正常,你醒来可能觉得匪夷所思。所以有时候长时间睡不好,梦就没地方出现,所以它白天出现在大脑里,叫做幻听 。所以可能这是潜意识的一种无奈释放。
所以怎么说呢,疾病虽然可怕,但是不要灰心丧气。方法总比问题多,总有办法的。多锻炼活动大脑,预防呆滞。怎么说呢,虽然生病有点衰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能这场经历带给你的也有很多成长的东西,可能不多,但也是一段不怎么明媚的日子的一束光。简而言之“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是,他有着与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气”,是平平凡凡的勇士。
■网友的回复
我以前把自己一刀
■网友的回复
谢邀,路过,我没那么厉害,看各位大佬的回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