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收杀伏皇后的华歆是良臣还是佞臣,其实判断标准明确且唯一
一、华歆的第一面:让人们讨厌和痛恨
有关《三国》的各类小说和戏剧中 , 华歆是让人讨厌和痛恨的人物 。
文章图片
人们对华歆的讨厌 , 来自于《世说新语》记载的他和管宁的对比: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 见地有片金 ,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 华捉而掷去之 。 又尝同席读书 , 有乘轩冕过门者 , 宁读如故 , 歆废书出看 。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
意思是 ,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 , 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 , 管宁举锄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 , 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 。 还有一次 , 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 , 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 , 管宁当没事发生 , 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 。 管宁就割开席子 , 分开座位 , 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 ”
人们对华歆的痛恨 , 来自于《后汉书》中的记载 。 华歆跟着御史大夫郗虑抓汉献帝的伏皇后 。 伏皇后见华歆等来到 , 就关上门藏到墙壁的夹缝中 , 结果被华歆“坏户发壁” , 把门破坏后牵出皇后 , “就牵后出” , 伏皇后“被发徒跣行泣”向汉献帝呼救:“你不能保我命吗?”软弱的汉献帝喃喃地回答:“我也不知能活到多久 。 ”
文章图片
人们对华歆的痛恨 , 就在于一个臣子 , 对皇后做出的令人发指的行为 。
华歆破坏皇后门户的行为 , 已经超越了大不敬罪 , 更不顾礼制 , 置男女之间的授受不顾 , 将皇后“牵”出 , 让皇后披头散发 , 光着脚 , 哭着向皇帝求救 。 如此 , 向皇后施暴的华歆形象在人们心中深入骨髓 , 人们甚至会想 , 华歆是不是内心很阴暗 。
二、华歆的第二面:尊重礼法、有见识、气度、讲求大义
在人们讨厌而且痛恨的华歆之外 , 还有着另一个华歆 。
文章图片
同样是《世说新语》记载了华歆的另外三则故事:
1、华歆遇子弟甚整 , 虽闲室之内 , 严若朝典 。
意思是:华歆对待子弟很严肃 , 虽然是在家里 , 礼仪也像在朝廷上那样 。
2、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有人向张华说此事 , 张曰:“王之学华 , 皆是形骸之外 , 去之所以更远 。 ”
意思是:官至司徒的王朗常常在识见和气度方面推崇华歆 。 有人向后来西晋的宰相张华说到这事 , 张华说:“王朗学华歆 , 都是学些表面的东西 , 实际距离华歆越来越远 。 ”
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有一人欲依附 , 歆辄难之 。 朗曰:“幸尚宽 , 何为不可?”后贼追至 , 王欲舍所携人 。 歆曰:“本所以疑 , 正为此耳 。 既已纳其自托 , 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意思是: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 , 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 , 华歆表示犹豫 。 王朗说:“船还宽 , 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 , 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 。 华歆说:“我当初犹豫 , 就是为的这一点 。 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 , 怎么可以抛弃他呢!”
【三国时收杀伏皇后的华歆是良臣还是佞臣,其实判断标准明确且唯一】
文章图片
有着如此两面的华歆 ,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
三、一位被诸位英雄争抢的人才
华歆是高唐(今山东禹城附近)人 。 高唐是个大城市 , 因此有很多高门大户 。 华歆在这里做小吏时 , 每次出门要沐浴 , 回家后则关门闭户 , 而且从来不说毁伤人的话 。
可见 , 华歆是个很自律的人 。
华歆成名很早 。 大将军何进主政时 , 点名要华歆入朝 。 华歆入朝成为尚书郎 。 后来董卓要将首都从洛阳迁到长安 , 华歆称病不行 , 跑到了袁术麾下 。
文章图片
华歆劝说袁术顺天应人 , 讨伐董卓 , 可是袁术听不进 。 于是华歆又跑到了太傅马日磾麾下做了豫章(今南昌)太守 。
华歆将豫章管理得很好 , 深受百姓爱戴 , “为政清静不烦 , 吏民感而爱之” 。
孙策经略江东 , 华歆就带着南昌城投向了孙策 。 孙策是个不怒而威的英雄 , 因此每次开会 , “坐上莫敢先发言” , 只有华歆不卑不亢 , 丝毫不乱 。
孙策死后 , 华歆就在孙权手下做事 。 由于华歆的名气太大 , 曹操在官渡之战前直接向孙权要华歆 。 孙权不放华歆走 , 可是华歆却想去曹操处 。 因此华歆对孙权说:“今空留仆 , 是为养无用之物 , 非将军之良计也 。 ”意思是留我一个无用之人 , 不如放我走 。
华歆离开时 , 给他送行的旧友有上千人 , 而且送他“数百金” 。 华歆都一一记下来 , 临走时全部退还 , 因此大家对华歆“服其德” 。
文章图片
华歆到了曹操麾下 , 成了谋士中地位仅次于荀彧之人 , 后“代荀彧为尚书令” , 而后成为军师 。 曹操成为魏王后 , 华歆又成为御史大夫 。
曹丕成为魏王后 , 华歆成为相国 , 被封安乐乡侯 。 曹丕成为皇帝后 , 华歆成为司徒 , 后来又当了太尉 。
四、华歆经世济民和管宁的沽名钓誉
那位早年和华歆交好 , 后来却“割席分坐”的管宁 , 虽然格调很高 , 可是本人并非经纶济世之才 。
魏文帝曹丕时期 , 让大家举荐人才 , 华歆举荐了管宁 。 由于是华歆的举荐 , 因此曹丕对管宁很重视 , 以“安车徵之” 。 可是 , 曹丕和曹叡父子通过对管宁的使用 , 觉得管宁的才能和情商都无法和华歆相比 。
文章图片
魏明帝曹叡时 , 华歆想病退 , 然后将自己的位置让给管宁 。 被魏明帝强力阻止 , 而且魏明帝为此专门下诏:
“君屡以疾辞位 。 夫量主择君 , 不居其朝 , 委荣弃禄 , 不究其位……君其力疾就会 , 以惠予一人……命百官总己 , 以须君到 , 朕然后御坐 。 ”
而且强调:“须歆必起 , 乃还 。 ”
曹叡对华歆让位管宁非常着急 , 强调不仅要将华歆留用 , 而且将华歆的地位排在百官之首 。 可见曹叡在华歆和管宁之间的选择 。 曹叡对华歆的认可 , 是管宁远远无法相比的 。
管宁表现出的 , 是所谓清高和正派 , 此正是“腐儒”和“酸儒”的通病 , 扭曲了儒家“周济天下”的宗旨 , 实际是自私和“沽名钓誉” , 既不利国也不利民 。
文章图片
管宁的缺陷 , 被曹魏两代皇帝看得很清楚 。
五、是好是坏 , 有唯一判断标准
华歆粗暴收杀伏皇后 , 却对曹魏忠心耿耿 , 此人到底是良还是佞?
判断标准只有一个 , 即孟子说:“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 ”
文章图片
说白了 , 判断一个人是良臣还是佞臣的标准 , 就是看他是否有利民生 , 有利百姓的生活 。
其时汉室已经名存实亡 , 而且这个名义上汉室的存在 , 使得天下大乱 。 另外两个诸侯刘备、孙权以复兴汉室的名义割据一方 , 打着为汉室的名义 , 其实为自己的私利相互征战厮杀 , 导致百姓们流离失所 , 生灵涂炭 。
如此的汉室已经不利于民 , 不如让位于已经拥有大半壁江山 , 生机勃勃 , 利于天下百姓的曹魏 。
华歆本人的治下 , “政清静不烦 , 吏民感而爱之” , 而且华歆虽位极人臣 , 却一生清贫 , 家无余财 , “歆素清贫 , 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 , 家无担石之储 。 ”
文章图片
可见 , 华歆是勤政为民的清官 , 并非不择手段追求高官利禄之人 。
华歆年少时 , 他的朋友要参与废汉灵帝的事件 , 被华歆劝阻 , 他的理由不是皇帝臣子那套 , 而是时机不成熟 。
因此 , 华歆是以孟子观来理解民、社稷和君的关系 , 认为社稷和君主并非不可变 , 而要让位于民 。 可以设想 , 一旦华歆看出曹魏不利于民 , 他也会像对待汉室一样对待曹魏 。
推荐阅读
- 鬼说天下|《三国演义》的“借东风”究竟是“妖法”还是天气预报?
- 啤酒节|延时收班、加密夜间车距 惠民公交助力2020武汉啤酒节
- 青年|人狠话不多,别看三国杀这些武将血量少,各个实力爆表
- 老叶说史|三国中,吕布、马超、赵云、关羽究竟是谁更厉害?
- 血色衣冠|三国“剑圣”王越有多厉害,只身入贺兰山斩羌族首领,是真的么?
- 三国“剑圣”王越有多厉害,只身入贺兰山斩羌族首领,是真的么?
- 三国时期潘凤和吕布齐名,为啥对阵华雄,被直接秒杀?
- 三国杀:最惨武将存在,甚至不是曹昂,刘封升起之前便陨落!
- 集三国之力打造的“狂风”战斗机(一)
- 诸葛亮|《三国演义》六大处世智慧,你若读懂,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