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我国本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是如何练成的?15年踏踏实实打磨“上海模式”

打磨|我国本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是如何练成的?15年踏踏实实打磨“上海模式”
文章图片
图说:《细胞研究》官网截图 采访对象供图
青蒿素的发现、抗阿尔茨海默病原创新药GV-971的作用机理……这些重大科学成果,最早都发表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上。前者因期刊国际影响力有限而造成“酒香”出不了“巷子”的局面;后者得益于中国期刊逐渐走向世界而得到迅速传播。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能够引领全球基础创新和技术应用研究、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继去年科技部等七部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后,采访人员获悉,《上海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正在制定。
如何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期刊作用?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给出了自己的实践——自2013年首次实现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0的飞跃后,就在不久前,其影响因子提高至20.507,创下我国本土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历史新高,在本学科领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亚太第一。从2到20,《细胞研究》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上海模式”,带动申城乃至全国一批原创学术期刊的发展。昨天,在与科学家探讨完投稿事宜后,《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与编辑部主任程磊接受了新民晚报专访。他们说,影响因子是一个指标,但比肩最好才是编辑团队所追求的“本”。
打磨|我国本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是如何练成的?15年踏踏实实打磨“上海模式”
文章图片
图说:《细胞研究》封面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走上发展的“正循环”
“《细胞研究》从最初的‘鲜为人知’成长为生命科学领域世界一流期刊,影响因子也突破了20大关,已经超过多个《自然》和《细胞》旗下本领域内的高端子刊。”李党生兴奋地表示,“这意味着华人科学家有了一个值得信赖、高显示度的平台,也提升了我国学术期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然而,时光倒退回15年前,却是另外一副光景。2006年,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刚接手了《细胞研究》,决心以此打破中国科技期刊停滞不前的局面。当时身为《细胞》杂志科学编辑的李党生恰好有回国工作的打算,便受邀担任了《细胞研究》的常务副主编一职。“我原本回国想找一个PI(课题组长)的职位,没想到国内能有期刊让我‘无缝衔接’。”李党生坦言,“但我之前从未听说过它。”
《细胞研究》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基础科研,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加速前行。在李党生的印象里,就生命科学领域而言,2006年那会儿,随着中国国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科研环境的吸引力愈来愈强,留学归国人数的增多自然“水到渠成”,也逐渐有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不过,高水平研究不多。”李党生叹了口气,“科技期刊的局面差不多,尽管《细胞研究》彼时已经在国内算是数一数二,但拿到国际上比较,也是无名之辈。”
“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将自己颇为得意的原创成果投给起步晚、发展又比较慢的期刊吗?”李党生反问采访人员,这是所有科技期刊在“向上走”时必然要跨过的一道坎。与当时国内大多数编辑坐等论文不同,李党生带头“走出去”:走进实验室、参加学术会议,尽一切可能增加与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我们不是为自己办期刊,而是为了‘科学共同体’。”李党生和编辑部同事们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遇到的每一位科研人。
他们的诚意起效了!《细胞研究》开始收到不错的投稿,又因为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总算,我们走上了期刊发展的‘正循环’!”李党生感慨。
打磨|我国本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是如何练成的?15年踏踏实实打磨“上海模式”
文章图片
琢磨“基线” 开辟“通道”
“接手这本期刊时,我们就定下了朝国际一流期刊水平冲击的目标。”李党生坚定地说,“科研人员经常提及的《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细胞》(Cell),都在西半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给中国带来一本能在世界范围内领先的科技杂志,是我们不懈努力的驱动力。”
在科学家的支持下,李党生带领编辑部,将《细胞研究》的学术质量一步步提升。促成期刊越办越好的一大秘诀,是他们因时制宜地修改论文接收的“基线”。“这就和一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一个道理。”李党生打比方说。起初《细胞研究》就像是一所二本大学,定的分数线自然不能太高,可当它发展为一本院校甚至是“双一流”高校时,再用原先的“分数线”当然也不合适了。
科技期刊“基线”的设定很有讲究——定得太高会让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出现“断粮”情况;定得太低,则会拉低期刊的学术质量。靠着编辑团队日复一日与科研一线“亲密接触”,《细胞研究》的“基线”慢慢悟了出来。
《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介绍,当收到科学家的投稿后,会有科学编辑根据“基线”决定送审还是退稿,送审的部分需要联系同行评议专家予以审核。如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好的论文达标,一篇科研论文才有机会在期刊上发表。“除了‘科学共同体’,一支高素养的职业编辑队伍也很重要。”程磊说。
对很多科研人员来说,成果的发表不仅重质量,也是一场竞速赛:期刊审稿的快慢很大程度会决定胜负。深谙科研人员“痛点”的《细胞研究》开辟了“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如果在其他期刊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等情况,作者可以转投《细胞研究》的‘绿色通道’,编辑部会根据已有的审稿意见快速回复,决定接收、修改还是重新送审。而‘快速通道’则给领域竞争激烈的科学家带来便利,可以申请尽量缩短审稿时间,快速发表。”李党生透露,“当然,这也给科学编辑对稿件的把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李党生看来,科学编辑不是简单地联系专家进行同行评议,更要监督整个过程。“一般而言我们会找三个评审人,但出现一致通过或一致退稿的概率极低。”程磊补充说。科学编辑需要过自己的努力,保护作者在此过程中的权益。
不过,对于科学编辑做出决定的退稿,无论对方多么权威,或是发表论文的心情多么迫切,《细胞研究》也从来不讲情面。李党生掏出手机,给采访人员念起了一条短信。短信不长,却让编辑部感动:“岂止理解,支持你们这么做。”这是一位青年才俊吃了“闭门羹”,李党生告知结果,他这样回复。“这说明《细胞研究》的口碑树起来了,我们也已经和‘科学共同体’形成了良性互动。”
打磨|我国本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是如何练成的?15年踏踏实实打磨“上海模式”
文章图片
“上海模式”广泛复制
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愈发迅速的今天,中国生物学家的身影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国际期刊中。对于中国科学家而言,《细胞研究》已不仅仅是一本期刊,而是一个他们能够响亮“说话”的重要平台。在《细胞研究》编辑部工作的岁月里,李党生和程磊印象最深刻的,是与南京大学教授张辰宇之间的故事。
“2008年,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在血液中发现了microRNA,这是个颠覆性的发现。这样的发现在国外知名刊物上投稿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程磊仍然难掩激动之情。在“关键时刻”,张辰宇将文章投给了《细胞研究》,编辑部在高标准审核后,让论文快速通过评审程序并在线发表。“这篇文章仅在ISI/SCI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当中,就已被引用超过2800次了。这是《细胞研究》迄今发表的文章中单篇引用量最高的论文。”程磊表示,“对于一个中国科学家在我国本土刊物上发表的原创论文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2014年,清华大学教授俞立观察到一个新的细胞器,但当时尚无功能性数据支撑,因此被国际顶级期刊拒稿。《细胞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原始创新,大胆地予以刊发。五年后,该论文作者拿出了功能性数据,他所开拓的新的科研领域也逐渐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细胞研究》影响因子突破20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但我们的征途并不会就此止步。我们瞄准的,是与最好的科技期刊并驾齐驱。”李党生说。在他看来,《细胞研究》正处于攀登珠峰的冲刺阶段,可这段路,也是最难走的。“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与‘超一流’间还有差距,我们是‘后来者’,只有不断‘向上’才能赢得全球科学家的认可。”令他欣慰的是,《细胞研究》已成为广受国内外认可的高端学术平台,海外科学家占了投稿数量的一半。
李党生告诉采访人员,《细胞研究》编辑部从来没有把办期刊当作是一件能够盈利的事儿。“科学研究是公益性的,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我们会用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既遵循‘先行者’宝贵的经验和既成的行业行规,也要努力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期刊建设之路。”
《细胞研究》也是国内学术期刊建设的一块“试验田”,如今,以《细胞研究》为代表的上海原创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学术期刊所借鉴,也带动了许多本土优秀学术期刊的发展。在2020期刊引征报告中,我国共有9本本土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迈过10。“希望大家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办一本期刊,避免浮躁,出现更多与我国科技水平相称的学术期刊。”李党生与同仁共勉。
在李党生看来,伴随本土科技期刊的兴起,将会面对国际顶尖期刊驻中国机构的人才竞争。“这就需要我们晋升体系的制度创新。”他说,“我们也希望大家有科研文化自信,相信中国的本土品牌期刊。”
【 打磨|我国本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是如何练成的?15年踏踏实实打磨“上海模式”】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郜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