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邓小平为何到死都不回老家?背后内幕令人惊颤( 四 )


小平面带微笑地说:“我今天特别高兴 。 你们年纪轻、有文化、有希望 。 跟其他地区相比 , 广安的差距还很大 , 群众还不富裕 , 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 。 ”
【邓小平|邓小平为何到死都不回老家?背后内幕令人惊颤】县委的干部们听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 , 把小平同志的话一字不落地记在了本子上 , 记在了心里 。
广安的领导同志请小平回家乡看一看 。
王震说:“小平工作特别忙 , 恐怕没时间 。 ”小平说:“请你们回去代我们向家乡人民问好!”
后来 , 广安的领导再次向卓琳提出 , 希望小平同志回家乡看望 。 卓琳对他们说:“我们回到了成都 , 就等于回到了家 。 时间安排得很紧 。 另外 , 回去会给你们增添许多麻烦 , 希望能理解 。 ”
这一次到成都来的 , 还有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和舅妈杨凤鸣 。
淡以兴比小平只大一岁 , 由于年龄相仿 ,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淡以兴是邓小平在老家唯一的、也是最近的亲戚了 。 也正因此 , 淡以兴夫妇在“文革”期间吃了不少苦头 。
小平见到他们 , 笑着连声说:“幺舅好!舅娘好!”
淡以兴对小平说:“哎呀 , 那几年(文革时期) , 硬是把我们整惨了 , 你晓不晓得啰?”
小平点着头说:“晓得 , 晓得 。 ”随即又问舅舅:“这几年还有什么困难?”
淡以兴爽快地说:“吃的穿的住的都不愁……”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起 , 邓小平对舅舅一家就很关照 , 每月给舅舅寄去10元钱 。 从1956年开始 , 每月改为寄20元 。
这些事情 , 多年来基本上是我代首长办的 , 所以当2001年我第一次到广安时 , 淡以兴的儿子一见面就感谢我 , 说我每月给他家寄钱 。 我说:“钱是卓琳同志出的 , 我只是办了这件事 , 你们要感谢小平和卓琳呀!”
1986年的这次见面 , 是小平15岁离开家乡之后与舅舅、舅母的第一次见面 , 也是最后一次 。
多年后 , 邓小平的小女儿毛毛(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也谈到这个事情:“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 , 跟他要求过好多次 , 可他就是不让 。 他自己不回也就罢了 , 也不让我们回去 。 后来父亲告诉我 , 我们一回去 , 就会兴师动众 , 骚扰地方 。 ”
这就再次证实 , 邓小平不回广安就是怕给家乡人民添麻烦 。
2001年8月 , 四川省委、省政府着手修建邓小平纪念馆 , 设立了面积为29.91平方公里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 。
如今 , 邓小平故里景区 , 按文物维修原则修缮了邓小平故居、蚕房院子、翰林院子、神道碑、放牛坪、清水塘、邓家老井、洗砚池等近20处邓小平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 , 并在园内修建了邓小平铜像广场和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
邓小平故居粉墙黛瓦 , 是一座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 , 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邓家老院子” 。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 , 采用川东民居特色和现代化建筑风格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 寓意小平同志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
邓小平|邓小平为何到死都不回老家?背后内幕令人惊颤
文章图片

邓小平铜像广场三面环山 , 绿树环绕 , 翠竹葱葱 , 形似座椅 。 邓小平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 , 坐北朝南 , 既庄重肃穆又幽静亲切 , 体现了广安人民对小平的热爱之情 。
2004年8月13日 ,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 ,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邓小平铜像揭幕 , 并参观了新落成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 如今 , 邓小平故居已成为人们追寻伟人足迹、缅怀伟人丰功伟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和最受老百姓喜爱的中国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