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怎么过三伏?( 二 )

  衣着

  夏布汗络更清爽

  有些人说起“老北京” , 印象之一是夏天喜欢光膀子 , 其实这只是个别现象 , 就笔者小时候在南城生活的经历 , 绝大部分北京爷们儿哪怕到了太阳最毒的时候也还是穿着跨栏背心的 , 当然那背心十有八九已经破得好几个窟窿了 , 偶尔有位大爷光着膀子 , 也是啪啦啪啦地用大蒲扇拍着肚子和胸脯 , 并没有不文明的感觉 , 天气热 , 谁都能理解 。

  但在没有跨栏背心的年月 , 一到伏天 , 讲究换上浏阳圆丝细夏布做的夏布褂 。 据民俗学大师金受申先生回忆:这种夏布熨得板平 , 穿在身上十分清凉 。 夏布又分成两种 , 一种名叫“沙塘月色” , 为老年人的衣料 , 另一种名叫“月白色” , 是妇女及四十岁以上人的衣料 。 还有门布和葛布 , 这两种布虽然粗糙 , 但未经漂白 , 所以坚韧性强于夏布 , 且价格比夏布低廉 , 更适合低收入群体使用 , 做长衫短褂均无不可 , 是老百姓过夏天的主要衣料 。 在线织和麻纱织的背心还没有传入北京之前 , 人们夏天讲究穿“汗络” , 就是把布剪成胸前背后两块 , 在腋下和肩膀处有接缝处 , 每隔寸许用绳子联结 , 不仅清凉而且透风 , 较现在的背心更加舒适 。

  夏装就图个凉快轻便 , 相比之下 , 手里摇的扇子讲究可就多了去了 , 尤其是公子王孙手里用的折扇 , 说是送风之用 , 其实不啻是一把艺术品 。 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在学校读书时 , 一到快放暑假 , 总要跑到南店去买两个扇面:“那些洒金的、发笺的价钱都贵 , 我买的一般是‘杭州舒莲记五层锦料’ , 即用五层绵纸裱在一起的 。 ”买到后找一些著名的文人学者在扇面上作画题字 , 再买个湘妃竹、凤眼竹的扇骨子 , 请伙计用篾钎把扇面穿骨子的地方挑开穿好 , 再切齐两边糊在大骨子上 , 一把新扇子就做好了 , “这些精美的扇面 , 也可以叫作美术工艺品 , 真是叫人叹为观止的” 。

  不过 , 在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还是芭蕉扇 , 很多人以为这扇子是芭蕉叶所制 , 其实是一种误解 , 这种扇子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 ,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叫大蒲扇 。 大蒲扇一般是一尺大小 , 价格便宜而且扇起来风大凉爽 ,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极为“亲民” 。 现在只要有关于老北京的风俗画 , 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老爷爷或老奶奶拿着一把大蒲扇 , 给坐在板凳上、用双手杵着下巴的小朋友讲故事 , 丰子恺还画过一幅画 , 一个小娃娃把两个大蒲扇夹在胯下当车骑……这样的场景笔者童年还有印象 。 小时候 , 夏天 , 在姥爷家门口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下 , 姥爷坐在藤椅上 , 一边摇着大蒲扇给我扇风 , 一边给我讲三国演义的故事 , 开裂的大蒲扇上缠着白色胶布 , 摇起来啪啦啪啦作响 , 伴着树上一刻也不停歇的蝉鸣 ,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在地上 , 就连影子也有浓浓的绿意 。

  制冷

  冰镇茉莉沁心脾

  作家关庚在《我的上世纪》里回忆 , 在北京还没有救火队的时候 , 每个家庭为了防火 , 都准备有水枪 , “是铜制的 , 用的时候 , 把水枪的一头浸入水中 , 上下移动套筒 , 水就从上嘴喷出来 , 几下就可以喷一桶水” 。 这样的水枪在夏天有一独特的用处 , 那就是很多家庭在酷暑时节 , 都用它喷洒院子用来降温 。

  另外一件“空调”则是当代人绝对想不到的 , 那就是鱼缸 。 一说起老北京的旧日生活 , 人人皆知“天棚鱼缸石榴树 , 先生肥狗胖丫头” , 那鱼缸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都是瓷缸 , 其实大多就是木质的大桶 , 还有口大底尖的沙缸 , 相对来说最好的是陶泥缸 , 因为其透气又不易漏水 , 适合鱼生活 。 夏天倘若院子里有这么几口大鱼缸 , 加上天棚和覆满绿叶的葫芦架 , 会形成一个阴凉湿润的“小气候” , 待在里面十分舒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