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宝|国务院出手,3万亿芯片板块迎重磅利好,技术攻关探索举国体制!( 二 )
同时 , 《若干政策》明确 , 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 , 不分所有制性质 , 均可按规定享受相关政策 。 《若干政策》要求 , 各部门、各地方要尽快制定具体配套政策 , 加快政策落地 , 确保取得实效 , 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中芯国际近期大动作
除了上述大利好之外 , A股加H股总市值近三千亿的芯片行业龙头 , 中芯国际最近也有大动作 。
8月1日 , 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 , 拟与北京开发区成立合资企业从事28nm及以上的集成电路项目 , 首期规划10万片/月的12寸晶圆产能 , 二期根据市场需求启动 。 首期投资76亿美元 , 注册资本50亿美元 , 中芯国际占比51%并负责合资企业营运管理 。
代工厂系半导体产业投资规模最大环节 , 2019年中芯国际资本开支超过127亿人民币 , 2020 年计划资本开支由此前的32 亿美元大幅增长至43 亿美元 , 主要用于旗下的上海300mm晶圆厂的机器及设备以及用于FinFET研发线 。 中芯国际产线设备投入占比超80% , 此次扩产至少拉动60亿设备需求 , 全产业链迎来历史机遇 。
对于目前中国高科技产业现状 ,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昨日也发表自己的观点 。 他表示 , 美国对中国制约的能力没有那么强 , 相信我们能追得上 , 第三代半导体IDM现在是主流 。 如果中国在5G技术上保持领先 , 将来在通讯、人工智能、云端服务等等 , 中国都会大大超前 , 因为中国在高科技应用领域是很强的 。 有的地方我们中国是很强的 , 比如说封装、测试这一块很强 。 至于设备上面 , 光科技什么 , 我们是差距很大的 。 如果我们专门看三代半导体的材料、生产制造、设计等等 。 我们在材料上面的差距 , 个人觉得不是很大了 。 ”
集成电路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川财证券认为 , 中芯国际此次项目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 利好国产设备与材料厂商 。 一期与此前募投项目合计投入约612亿元 , 当前代工厂国产化率约为15% , 有望为国产供应商带来约92亿元的资金投入 。 相关的国产设备厂商包括北方华创(刻蚀机、PVD设备、CVD设备、炉管设备)、中微公司(刻蚀机)、至纯科技(清洗机)、芯源微(清洗机)等;以及材料厂商包括沪硅产业(硅片)、安集科技(抛光材料)、鼎龙股份(抛光材料)、清溢光电(掩膜版)、南大光电(光刻胶、特种气体)、晶瑞股份(光刻胶)等 。
东吴证券认为 , 产业政策积极引导 , IC高端制程产业链机遇凸显 。 目前 ,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的电子设备生产基地 , 具备相对完整的IC产业集群、成本优势及地域便利性 , 因此也成为了集成电路器件最大的消费市场 。 强劲的市场需求促使全球产能中心逐渐转移到中国大陆 , 我国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多项半导体产业政策 , 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IC高端制程产业链机遇凸显 , 建议关注:中芯国际 , 华虹半导体 , 华润微、通富微电 , 长电科技 , 华天科技、中兴通讯 , 澜起科技 , 全志科技 , 富瀚微、中微公司 , 北方华创等标的 。
细分龙头梳理 , 持续高增长股名单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A股涉及集成电路概念个股超150多只 。 截止最新收盘 , A股的集成电路概念股总市值高达3万亿 。
数据宝梳理了受上述政策利好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概念 , 包括芯片材料、芯片封装测试、芯片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等细分领域 , 此外还包括了龙头中芯国际概念以及集成电路设计软件EDA等概念 , 从市场表现、市值、概念相关性、机构关注度、未来成长性等角度粗略筛选出产业链细分高成长龙头 , 以飨读者 。 具体名单见下表 。
经数据宝粗略统计 , 受到上述政策利好的龙头股合计43只 。 其中 , 北方华创、捷捷微电等个股均拥有上述几个概念中的三大概念;雅克科技、兴森科技、长电科技等个股拥有两个概念 。 从机构关注度方面看 , 北方华创有29家机构评级 , 位居榜首 。 另外 , 深南电路、韦尔股份、兆易创新、中环股份等个股均有20多家机构评级 。
推荐阅读
- 扶贫|扶贫产品如何认定?怎么买?国务院扶贫办回应热点
- 51家特斯拉概念公司披露半年报
- 期汇金|美加数据影响大不同 欧元/美元恐陷入盘整 黄金上行乏力
- IT新经济|Panda Global 解析“大数据+区块链”的共享经济
- IT新经济|数据不够,技术来凑:单样本学习也可以很简单!
- IT新经济|戴尔科技集团公布2021财年第二财季财报 主要数据超出分析师预期
- |3千美元不如2千人民币?美国实测数据告诉你
- 慧保天下|数据前哨|保险业前7月经营情况速览
- 中年|枣庄市统计局到盖瑞银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
- IT新经济|TikTok首次披露用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