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父亲拒绝化疗,只为给女儿买钢琴,任素汐却拿补助金去买了挂面?( 二 )


小时候是盼望长大 , 盼望能自己挣钱 , 早点独立起来 , 所以任素汐在读书时格外努力 。
在刻苦读书的日子里 , 任素汐始终忘不了父亲病重的那段日子——
一天 , 她趁着学校休息 , 像往常一样去医院看望父亲 , 在病房虚掩的门后 , 她听到父亲用沙哑的嗓音对母亲说:
“这轮化疗就别做了吧 , 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买架钢琴 , 不能总弹电子琴 , 手感不一样 。 ”
父亲从前是一名二胡演员 , 受父亲的影响 , 任素汐自小也酷爱艺术 , 在同龄人嬉戏玩耍时 , 她常常背着琴谱去学习钢琴 。
父亲在娶了母亲后转行当了销售 , 那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 , 父母也大力支持自己的爱好 。
只是这世间 , 大都好物不坚牢 , 彩云易散琉璃脆 。 任素汐知道父亲得的是癌症 , 生命在一天天消逝 。
父亲的艺术梦此生无法再实现 , 那至少 , 自己可以替父亲圆了梦 。
她没选择在音乐上继续深耕 , 童年的艰难让她早熟独立 , 渴望去触碰千万种人生 。 于是 , 在艺考那年 , 任素汐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 去学了导演 。
2005年 , 17岁的任素汐来到北京 , 开始了半勤工俭学的生活 。 她白天扛着重重的摄像机 , 在电视台当实习生 , 风里来雨里去 , 一天能晒秃噜皮 , 晚上在宿舍窝着 , 一宿一宿地熬着夜剪辑片子 。
野心萦萦绕在心头 , 化成了一股急躁和迫切 , 迫切早点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大人 。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 , 临近毕业 , 她作为助手跟师兄一起排话剧《如果 , 我不是我》 , 眼见着正式演出的日子就要到了 , 女主角却病倒了 。
任素汐被推出来救场 , 几乎是毫无经验的她在上场前紧张到干呕 , 但站上舞台 , 灯光亮起的瞬间 , 任素汐宛如新生——
如果 , 我不是我 。
2、演员任素汐导演任素汐还没毕业 , 话剧演员任素汐就横空出世了 。
与传统的演技派或是新兴的流量派演员不同 , 任素汐演戏更看重的是角色与自己的相性 , 也就是体验派——
“我把自己扔到情境里 , 我先信了这个人物在这个情境里发生什么事 , 就想我生活中如果也经历那个事我该怎么办 , 我体验到多少就演多少 。 ”
在接角色前她都会先分析 , 找到角色与自己身上的共同点 , 然后把自己的“种子”栽种到角色身上 。
在话剧《1942》中 , 任素汐扮演一位母亲 , 她的孩子营养不良 , 吃小米都容易噎着 , 任素汐就对着孩子拍打:“张嘴!张嘴!你这孩子 , 张嘴!”
这个动作的灵感来源于她小时候吃爆米花 , 吃急了不小心噎着 , 母亲就打了她一下 , 爆米花就被咳了出来 。
在双井小剧场的日子 , 她把自己拆成无数个碎片 , 填进演过的每个角色中 。
在 24岁那年 , 任素汐遇到了“张一曼”这个角色 。
张一曼身上笼着一层悲情 , 外表风情万种和内心自卑单纯的性格 , 加上剧情里出卖身体换取教育基金的矛盾 , 种种冲突最终让人物天然带着命中注定的悲剧色彩 。
在剧场里 , 张一曼的每一个巴掌 , 都打进了任素汐的心底 。 200多场的演出让她恍惚觉得 , 张一曼就是从自己身体里长出来的 。
在电影版里 , 张一曼撒蒜皮当雪花 , 笑得干净明朗 , 任素汐好像也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 在病床前 , 她也是笑着 , 在父亲消瘦的小臂上用力弹奏着新学的曲子 。
演张一曼时 , 她的野心蛰伏下来 , 悲情与敏感来回冲撞着 , 任素汐吞咽着这些情绪 , 难以平复 。
“每演一遍张一曼 , 我都好像死过一次 。 ”
2016年 , 《驴得水》取得巨大成功 , 任素汐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新生代演员 。 导演陈可辛找上她 , 让她去演一个有点神经的网红 。
【周迅|父亲拒绝化疗,只为给女儿买钢琴,任素汐却拿补助金去买了挂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