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山丨全国工业第一市,苏州问鼎!青岛势头已起,再加把劲

对各大城市来说 , 工业制造业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 放眼全国 , 城市间的竞争 , 在工业领域最为胶着 。 今年上半年 , “头部之争”出现变数: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 , 成功超越上海、深圳 , 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
今年以来 , 城市间你追我赶、排名有起有落 ,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工业 。 比如 , 无锡能够反超宁波重回应有位置 , 重庆能够超越广州晋级四强 , 长沙排名能够连续上升4个位次 , 都是凭借工业的上佳表现 。
但与标兵相比 , 青岛工业还有很多的不足 , 无论是结构层次 , 还是发展势头、发展后劲都有待增强 。
1苏州靠什么晋升“工业第一市”
上海、深圳、苏州是传统的工业三强 。 三城的个性非常鲜明:上海是老牌工业强市 , 深圳是以创新为引领的工业强市 , 而苏州是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工业强市 。
而今年苏州凭借良好表现 , 实现了逆袭: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 , 成功超越上海、深圳 , 成为全国第一工业大市 。
成功晋级 , 苏州靠的是什么?数据显示 , 首先是主导行业稳定支撑:上半年电子信息、电气机械、钢铁、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9%、4.9%、6.7%和4.8%;其次是新兴产业、先导产业加速发展:上半年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4.1% , 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24.9% , 值得一提是苏州的生物药品制造上半年增长了600%以上 。
在全国第一排城市中 , 苏州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是一线城市 , 不是省会城市 , 不是计划单列市 , 不是副省级城市 , 不是沿海城市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五不”城市 , 却长期雄踞全国GDP前十位 , 对一线城市“虎视眈眈” 。
改革开放之后 , 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 , 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 。 其中 , 苏州下辖的昆山是台商投资集中区 , 曾以“笔记本电脑之城”闻名 , 高峰时期全球新上市的笔记本电脑每三台就有一台产自昆山 。
坚实的底子让苏州工业得以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 在此次疫情之下 , 苏州的生物医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 , 迎来机遇实现爆发式增长 , 是苏州工业能够逆市上扬的重要原因 。
2七座“万亿之城”如何打赢“工业保卫战”?
2020年的这场疫情给工业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 , 企业面临着停工停产、供应链不畅、订单锐减等问题 , 处境极其艰难 。
从全国来看 , 虽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 但工业发展仍不容乐观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 1-6月份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2.8% ,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 , 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 , 1个行业持平 , 31个行业减少 。
大城市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显然更强 。 今年上半年 , 17座“GDP万亿之城”中 , 长沙、成都、南京、无锡、苏州、重庆、杭州等7座城市实现了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正增长 , 而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实现了GDP的由负转正 。 可见 , 工业发展好了 , 城市的“基本盘”也就稳了 。
在上半年的GDP排行榜上 , 长沙成为最大赢家:以2.2%的GDP增速名列“万亿俱乐部”17城首位 , 排名由上年末的第16位上升至第12位 , 一口气上升了4个位次 。 中国第一排城市个个都是顶尖高手 , 能够一次超越4个对手 , 简直就是奇迹!
成都也交出了亮眼的工业发展“成绩单”: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4% , 增速位居前列 。 其实成都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 , 工业实力并不强 。 直到1993年 , 成都全部工业增加值才首次超过100亿元(青岛接近200亿元) , 工业的主导地位才逐渐显现 。
成都这几年充分抓住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会 , 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 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入驻 ,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群 , 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等持续突破 , 成长为极具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 。 2018年 , 成都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663.8亿元 , 比2000年扩大17.2倍 ,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
与此同时 , 南京、苏州、无锡工业增加值也实现了转负为正 。
在上半年的GDP排行榜中 , 南京超越天津 , 首次进入前十 。 南京的顺利晋级同样离不开工业的支撑 。 上半年 , 南京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8% 。 其中 , 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8%、33.4%、22.5%、36.1%;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 集成电路增长61.1%、工业机器人增长189.2% 。 南京工业增长的势头可见一斑 。
其实 , 在GDP第一排城市中 , 南京的工业实力处于第二个梯队 , 并不算强 , 可以说是城市经济的一块短板 。 2015年 , 南京工业总产值为13065.80亿元(青岛为18019亿元) 。 这几年 , 南京加快了追赶的步伐 , 工业对城市经济的支撑力不断增强 。
同样实现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的还有被称为“小上海”的无锡 。 今年上半年 , 无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15.05亿元 。 正是凭借工业的良好表现 , 无锡实现了对宁波的逆转 。
3青岛工业正在起势 , 需要再加把劲
【观象山丨全国工业第一市,苏州问鼎!青岛势头已起,再加把劲】回望青岛城市发展史 , 工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 青岛是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 , 工业始终是立市之基 。
享誉全国的“上青天”辉煌了近半个世纪 。 2010年 , 青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 , 成为全国第九个“万亿”城市 ,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 , 仅落后于深圳和广州 。
青岛GDP在全国位次的下降 ,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青岛工业的发展步伐的减慢 。 为什么慢了?就是因为错过了不少跃迁的风口 , 无论是在以淘宝、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领域 , 还是在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网络设备领域 , 都鲜有青岛企业的身影 。
青岛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 2019年 , 青岛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 , 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 , 力促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 , 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事实证明 , 这条路子是对的 。 2019年 , 青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4.0%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6.8% ,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 。 今年上半年 , 青岛新兴产业强势发力 ,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3.3%和45.4% , 带动“四新”经济投资占比提升至49.5% , 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 。 在建项目4816个 , 同比增加1377个;新开工项目1553个 , 同比增加327个 。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增长 。 正是因为有了2019年以来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 , 才有了今年以来青岛工业的恢复性增长 。 上半年 , 青岛以复工复产为先导 , 加速供给面修复 , 扩大需求面刺激 , 基本面呈现加速复苏、全面恢复的良好态势 。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 ,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7个百分点 , 其中6月当月同比增长17.9% 。
可见 , 恢复发展的势头还不错 。 但也要看到 , 青岛工业还没有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 今年上半年 , 青岛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了1.1% , 没能实现转正 , 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与对标城市相比也不占优势 。 35个大类行业中 , 1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 行业增长面仅为42.9% , 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 同时 , 投资也出现波动 , 工业投资一度回落……
当前 , 在疫情的倒逼下 , 工业互联网迎来了加速起势发展的重大“窗口”机遇 , 借力工业互联网 , 成为工业城市“弯道超车”的首选 。 青岛举全市之力 , 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 目前已经“领先半个身位” , 一定要一鼓作气 , 乘势而上 , 不断扩大优势 , 用工业互联网撬动青岛工业重塑优势 , 推动城市再创辉煌 。
作者|沈默木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