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卢照邻——愿来生不再是病人

卢照邻|卢照邻——愿来生不再是病人
本文图片

如果说他的主业是诗人 , 那么他的副业一定是病人 。
作为大唐诗人堆里最出名的病人 。
他很好的完成了将主业副业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 。
就连他自己也忍不住给自己取了一个“幽忧子”的网名 , 意思一个爱生病的诗人 。
文学大家刘大杰说:“幽忧是他生活的象征 , 也是他作品的象征 。 ”
明代张燮提起他 , 一脸的感慨:“古今文士奇穷 , 未有如卢升之之甚者 。
夫其仕宦不达 , 则亦已耳 , 沉疴永痼 , 无复聊赖 , 至自投鱼腹中 , 古来膏肓
无此死法也 。
意思是说 , 古今文人中恐怕只有他是最惨的一个 , 病秧子不说 , 就连死 , 也
透着一股让人说不出的“荒唐”之感 。
这个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悲惨世界笼罩的男人叫——卢照邻 。
公元635年 , 天气据说是晴朗的 。
这一年 , 大唐开国者唐高祖李渊罹患风疾 , 久病不愈 , 最终病死在垂拱殿 。
这一年 , 雄主李世民下诏大举征讨吐谷浑 , 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 , 节
度诸军……
这一年 , 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进攻叛乱的羌人 , 取得胜利 。
这一年 , 今河北涿州卢家诞生了一个男孩 。
这个孩子就是本集故事的男主角卢照邻 。
和一般出生草莽的凤凰男不同 , 咱们的主角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出身 。
而且整个世家还很不一般 。
在河北 , 乃至全国 , 卢家可是一等一的名门望族 , 素有“望出范阳 , 北州冠
族”的名声 。
作为世家子弟中的一员 , 无论卢照邻愿不愿意 , 他身上都承担了抹不去的家族责任 。
顶着世家子弟光环他 , 很好的给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世家子弟的风采 。
从出生到识字 , 他不过用了五年时间 。
当别的孩子还在吃奶 , 分不清楚东南西北的时候 , 他已经为自己赢得了神童的美名 。
十岁时 , 在别的孩子对未来一脸茫然的时 , 卢照邻已经开始拜访名师 , 学习经史 。
努力加汗水为他赢得了浑身的才学 , 给了后来孩子树立了一座难以攀越的高峰 。
作为前浪 , 似乎永远要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 但事情到了卢照邻这儿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
他依旧是前浪 。
依旧站在最前端 , 独领风骚 。
至少在河北是这样 。
站在紫禁之巅孤独是孤独了些 , 但感觉还不错 。
卢照邻很喜欢这种感觉 。
上天入地 , 唯我独尊 。
千秋万载 , 一统江湖 。
卢照邻|卢照邻——愿来生不再是病人
本文图片

为了让这种感觉更持久 , 20几岁的卢照邻选择了出仕 。
人生的第一站是个艰难的选择题 , 是穷途末路还是前途坦荡全在一念之间 。
作为神童 , 卢照邻没有盲目的做出选择题 , 他似乎很早就明白 , 工作与写文
字是两回事 , 文字用心 , 用情感 , 只需要散发真心 , 就能打动人 , 而工作却不同 。
它就好比是一道数学题 。
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演 , 验算才能得出自己最想要的结果 。
所以他买了大量的纸和笔 ,一头扎进去了 。
通过数日的推演 , 他得出了一个自己很满意的结果——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
作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七子 , 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 , 邓王李元裕不光身份显赫 , 为人低调 , 最主要是在朝中很有影响力 。
如果光是这一点 , 他未必看得上 , 在大唐再有影响力也及不上李世民本人 。
但他依旧选择了邓王李元裕 。
原因很简单 , 工作的内容 。
一个好的员工 , 是否能做出成绩 , 吸引领导注意 , 除了溜须拍马之外 , 还得有些真本事 。
也就是说 , 你得会干事 。
古玩字画 , 他倒是会一点 , 可不显眼 , 就算努力干 , 也看不出什么动静来 。
在诸多的专业当中 , 诗才是他的强项 。
多年的努力与积累 , 他拥有无不的自信 , 他什么敢说 , 在大唐这个诗的国度里 , 能超过他的不过五个人 。
聪明的人都知道如何用工作点缀自己的人生 , 成就自己的理想 。
邓王李元裕好儒学 , 善与人谈儒家经典哲理 , 好诗不说 , 还好藏书 。
据小道消息说 , 邓王家有藏书数十万 。
什么是资源 , 这就是最大的资源 。
工作的同时能提升自己 , 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价值所在 。
从后来的结果看 , 这个选择很准 。
李元裕对他的工作能力甚受器重 , 在公司年会上 , 对全体员工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 。 ”(这是我的司马相如啊!)
这份考评很高 , 很有含金量 , 立马亮瞎了卢照邻的双眼 。
除了努力工作领取奖金之外 , 他还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 , 类似于文书工作) , 得以博览群书 , 获益不少 。
人生似乎很圆满 。
这个时候的卢照邻绝不会想到病魔会悄无声息的找上他 。
就是笔者也不相信 。
但历史很残酷的告诉了我们 , 什么叫“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 ”
而这一切的因果 , 竟是从一首诗开始 。
公元664年 , 29岁的卢照邻辞别了邓王选择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 。
他独自一人游走大唐山水之间 , 天上的云 , 地上的草 , 水里的鱼儿 , 岸上的花朵 , 都成了他眼里的美景 。
他当然想不到 , 人生的好运就此到了头 。
某一天 , 他来到了洛阳 , 他看着那繁华的长安 , 一时兴起 , 动笔写了一首叫《长安古意》的诗 。
卢照邻|卢照邻——愿来生不再是病人
本文图片

长安大道连狭斜 , 青牛白马七香车 。
玉辇纵横过主第 , 金鞭络绎向侯家 。
龙衔宝盖承朝日 , 凤吐流苏带晚霞 。
百尺游丝争绕树 , 一群娇鸟共啼花 。
游蜂戏蝶千门侧 , 碧树银台万种色 。
复道交窗作合欢 , 双阙连甍垂凤翼 。
梁家画阁中天起 , 汉帝金茎云外直 。
楼前相望不相知 , 陌上相逢讵相识 。
借问吹箫向紫烟 , 曾经学舞度芳年 。
得成比目何辞死 , 愿作鸳鸯不羡仙 。
比目鸳鸯真可羡 , 双去双来君不见 。
生憎帐额绣孤鸾 , 好取门帘帖双燕 。
双燕双飞绕画梁 , 罗帷翠被郁金香 。
片片行云着蝉鬓 , 纤纤初月上鸦黄 。
鸦黄粉白车中出 , 含娇含态情非一 。
妖童宝马铁连钱 , 娼妇盘龙金屈膝 。
御史府中乌夜啼 , 廷尉门前雀欲栖 。
隐隐朱城临玉道 , 遥遥翠幰没金堤 。
挟弹飞鹰杜陵北 , 探丸借客渭桥西 。
俱邀侠客芙蓉剑 , 共宿娼家桃李蹊 。
娼家日暮紫罗裙 , 清歌一啭口氛氲 。
北堂夜夜人如月 , 南陌朝朝骑似云 。
南陌北堂连北里 , 五剧三条控三市 。
弱柳青槐拂地垂 , 佳气红尘暗天起 。
汉代金吾千骑来 , 翡翠屠苏鹦鹉杯 。
罗襦宝带为君解 , 燕歌赵舞为君开 。
别有豪华称将相 , 转日回天不相让 。
意气由来排灌夫 , 专权判不容萧相 。
专权意气本豪雄 , 青虬紫燕坐春风 。
自言歌舞长千载 , 自谓骄奢凌五公 。
节物风光不相待 , 桑田碧海须臾改 。
昔时金阶白玉堂 , 即今惟见青松在 。
寂寂寥寥扬子居 , 年年岁岁一床书 。
独有南山桂花发 , 飞来飞去袭人裾 。
诗很长 , 也很有名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 , 愿作鸳鸯不羡仙” 。 在一夜之间成了无数年轻男女微信上的签名 。
就是一些七老八十的老人 , 也花费了一番笔墨 , 将其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 对着满头白发 , 一脸沧桑的老伴细细品读 。
一直安静的京城 , 因为这首诗彻底的轰动了 。
卢照邻三个字成了京城新闻的宠儿 , 登上了各大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
此时的卢照邻全然不知 , 危险就此靠近 。
这一次凶险 , 似乎断送了他一生的好运 。
世间总有那么一批人 , 喜欢研究 , 一来二去 , 断送了一批专门从事包括诗歌
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等评论的专家 。
这些人平时不写文章 , 也不写诗 。
唯一的爱好 , 就是读诗品诗 , 顺便再来点解析 , 剖析之类的见解 。
当时在长安城这样的人有三千 。
他们每天都在搜索好的诗 , 好大书特书 , 苦于好诗可遇不可求 。
连续三年 , 长安城都不曾出过一首上得台面的好诗 。
这天 , 他们在朋友圈遇到了卢照邻的这首《长安古意》 , 立即被诗中的景象
惊呆了 , 作为专业人士 , 他们很清楚这首诗大书特书的价值 。
古典点说 , 这首诗铺叙长安帝都繁华 , 宫室之美 , 人物之盛 , 极于将相而止 , 然而盛衰相代 , 唯子云安贫乐道 , 乃久垂令名耳 。 但词语浮艳 , 骨力较轻 , 所以为初唐之音也 。 ”
通俗点说 , 这首诗算得上是“宫体诗的自赎” 。
这等现象级别的诗 , 挖掘的东西最多 , 也是最有价值 , 获取的利益是也最多 。
诗经过他们的赏析 , 品读 , 立即诞生了三十多本专著 。
这些书 , 经过各种渠道进入了长安城的各大书店 , 甚至各大王府豪门的书桌
上都有一本 。
一时之间 , 无人不说卢照邻 , 无人不认识卢照邻 。
这样的气氛任何人都喜欢 , 卢照邻也不例外 。
按照他的想法 , 自己只要再努力努力写两几首过得去的好诗 , 名声再上一层 , 成为大唐首屈一指的大诗人 , 那么他的仕途必会更进一步 。
应该说这个想法挺靠谱 。
但他忽略了一个人——梁王武三思 。
作为武则天的侄儿 , 武三思官至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 , 并监修国史 , 年纪不大 , 却是大唐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
按说这样人本没有什么功夫读诗 , 品茶 。
怪就怪 , 卢照邻这首诗太出色 , 经过三十多专著的剖析 , 品读 , 俨然成了当年最火爆的唐诗 。
各大新媒体在第一时间给了报道 。
某天 , 某时 , 武同志上厕所之时 , 顺手刷了一下朋友圈 , 顺道读了一下这首诗 。
梁家画阁中天起 , 汉帝金茎云外直 。
别有豪华称将相 , 转日回天不相让 。
意气由来排灌夫 , 专权判不容萧相 。
专权意气本豪雄 , 青虬紫燕坐春风 。
自言歌舞长千载 , 自谓骄奢凌五公 。
这分明是讽刺我呀 。
这样的诗怎么能火爆朋友圈 , 火爆媒体呢?
是谁这么大胆敢写诗讽刺我 。
愤怒的武同志随手翻了一下作者 , 就此记住了卢照邻三个字 。
小子 , 可以啊 。
老虎不发威 , 当我是病猫了!
据说 , 武同志裤子都没提起来 , 就下了一道命令:“火速抓捕卢照邻!”
一头雾水的卢照邻便被丢进了大牢 。
与君子 , 自古讲究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 心若安 , 便什么都安了 。
很显然 , 作为武则天的侄儿 , 大唐最有权势的王爷 , 武三思不是什么君子 , 非但不是君子 , 连真小人都算不上 。
为了利禄什么都干得出来 , 堂堂王爷不惜降低身份说些不要脸的话讨好朝中大臣 。
一个人想要得到什么 , 最怕别人说什么 。
不巧 , 卢照邻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 。
卢家毕竟是大家族 , 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天才诗人 , 不管愿不愿意 , 都做
出了最大的努力去营救 。
营救的结果很成功 , 卢照邻平安无事的走出了大牢 。
新生活或许可惜继续 。
人生在世 , 谁还没个挫折 , 看淡了也就是了 。
但老天爷没有给卢照邻这个机会 。
短暂的平静过后 , 迎接的是后半生的噩梦 。
他生病了 。
病情来得很凶 , 短短几日 , 他便住进了大唐最著名的三甲医院头号病房 。
厄运并没有就此打住 。
几天后 , 他的腿脚开始不听使唤 , 尽管围绕身边的医生很多 , 研究的方案也
不少 , 与他的病毫无作用 。
突如其来的打击 , 彻底击垮了卢照邻的神经 , 他变得害怕 , 他害怕自己就这么死去了?往日的理想、抱负全都成了泡影 , 回想自己一生 , 除了写了几首诗让人刷刷朋友圈之外 , 竟一事无成 。
巨大的落差 , 让他竟生出一股从未有过的倔强之气来 。
不 , 我得活着 , 哪怕是屈辱的活着 。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
这一夜 , 一直浑浑噩噩的卢照邻似乎打通了任通二脉 。
为了这份希望 , 他开始了自救之路 。
高傲的他开始伸手借钱 , 甚至不惜扭打着自己的双腿卖惨 , 更多的时候 , 他
如同一个江湖艺人 , 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卖唱生涯 。
卢照邻|卢照邻——愿来生不再是病人
本文图片

余家咸亨中良贱百口 , 自丁家难 , 私门弟妹凋丧 , 七八年间 , 货用都尽 。 余
不幸遇斯疾 , 母兄哀怜 , 破产以供医药 。 ————《寄裴舍人遗衣药直书》
该花的钱 , 我已经花完了 , 我现在连买药的钱都没有 , 诸位我还想活着 , 还
想活着呀 。
病情并没有因为他努力的卖唱而得到改善 。
相反 , 他的日子过得更加灰蒙蒙 , 期间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 , 连用药都
成了问题 , 只能选择以劣质了丹药来填补 。
劣质的药物带来的作用是身体进一步变坏 , 有一年 , 父亲去世 , 最后的依靠没了 。
巨大的伤心让他嚎啕大哭 。
他没想到 , 一顿嚎啕大哭竟致丹药呕出 , 药气随涕泪流出……
生活到了这一步似乎没有半点希望 。
【卢照邻|卢照邻——愿来生不再是病人】天空似乎是灰蒙蒙的 , 看不到半分的蓝光 。
但历史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温柔 。
作为大唐最出名的病人 , 卢照邻的病惊动了另一个人 。
这个人叫孙思邈 。
一个被世人看做神医 , 尊称为“药王” 。 的老人 。
作为医生 , 孙思邈热心为人治病 ,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 他从理论到实践 , 再由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新的医药界研究成果 , 以毕生精力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 , 名动大唐 。
卢照邻的特殊经历似乎牵动了孙思邈的内心 , 这位已经年过九旬、白发苍苍的老人亲自赶来为卢照邻治病 。
神医不是瞎吹就能坐上神医宝座的 。
那是经过岁月的洗礼 , 经过学术的熏陶 , 经过无数病例的考验才为自己赢得了这个称号 。
因此 , 这个称号含金量很高 。
已经病入膏肓的卢照邻在孙思貌的妙手下 , 那双几乎残废的双腿竟神奇般的开始好转 。
人生最大的喜悦莫过于此 。
那一天卢照邻是欢喜的 , 多年的期盼 , 未来的希望 , 在这一刻 , 竟如此的真实 。
我还能活着 。
这个念头宛如一道烙印 , 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头 。
他甚至不惜拜孙思貌为师 , 弃文从医 。
日子虽艰苦 , 但总好过没有希望 。
应该说 , 这段日子是卢照邻人生难得的欢快时光 , 尽管他的身体依旧遭受病魔的折磨 。
尽管他依旧一无事成 。
但有希望陪伴着 , 总是愉快的 。
只可惜 , 这个希望太短 , 太仓促 , 太无常了 。
大唐就那么一个神医 , 需要他看病的人太多了 , 多得有时候容不得他拒绝 。
就在卢照邻自信满满地期盼人生奇迹的时刻 , 神医走了 。
作为皇帝最看重的医生 , 孙思邈必须随唐高宗龙驾西游(唐高宗患有严重的
风眩 , 一种眩晕症 , 严重时目不能视 , 这种病除了孙思邈无人能治 。 )
刚刚照亮的天空 , 再一次变得灰暗 。
那是他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 他能做的只能回乡 , 住进深山 , 日复一日的吃药 , 等待死神的到来 。
这一等就是十年 。
十年太漫长了 。
病痛的折磨 , 政治上的坎坷以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彻底摧毁了他的意志 。
每日清晨 , 一股不可名状的失意之悲让他苦不堪言 。
曾经 , 他想过斗争 。
曾经 , 他想过不服输 。
为此 , 他不惜屈辱的活着 。
可如今 , 他累了 。
在一个落日的黄昏 , 他想到了死 。
也许 , 这才是最好的解脱 。
卢照邻|卢照邻——愿来生不再是病人
本文图片

为此 , 他用朋友们的资助 , 在具茨山下买了数十亩的田园 , 为自己预先建造了墓室 , 每日僵卧其中 , 等候死亡的到来 。
只可惜等来的不是死神而是噩耗 。
药王孙思邈死了 , 他生命里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
看着已经萎缩不成形的双腿 , 他愤怒的打碎了那只日日熬汤煎药的瓦罐子……
那一天 , 他做出了人生最后的选择题 。
尽管他这一生做的选择题没对过(自以当高宗时尚吏 , 己独儒;武后尚法 , 己独黄老;后封嵩山 , 屡聘贤士 , 己已废 。 )
谁也不知道 , 这个决定是饱受了多大的苦楚 , 但他相信这一次的选择一定错不了 。
公元680年 , 已经做出最后决定的卢照邻拖着自己无法移动的半边身子 , 艰难地爬到了颖水边 , 看着自己斑白的双鬓 , 凄苦的容颜 , 他闭上了双眼 。
两股泪水顺着眼角里流了下来 , 再见了 , 大唐 , 再见了 , 长安 , 再见了理想 。
再见了 , 卢照邻 。
说完 , 他艰难地将身子向前 , 用尽了最后的力气 , 跃进了颖江水 。
愿来生不再是病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