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灾后疾病防控知识要点( 二 )


肾综合征出血热
要做好卫生及自我防护工作 , 如确保家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防止被鼠污染;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 , 要适当防护 , 戴橡胶或塑料手套 , 戴口罩;做好防鼠灭鼠措施 , 防止鼠进入室内;不采取人工捣动鼠窝等灭鼠措施 。
钩端螺旋体病
7~9月是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季节 , 受灾地区是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地区的 , 值此洪涝灾害季节 , 群众接触疫水机会增加 , 发病风险增加 , 汛期发病人数可能会增加 。 灾区群众要避免接触疫水 , 对猪等牲畜进行圈养 , 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灭鼠等爱国卫生活动 ,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 参加抗洪抢险人员和参加水稻收割的农民 , 必要时可接种疫苗 , 或者开展预防性服药 。
炭疽
7~9月是炭疽的高发季节 , 洪灾是动物炭疽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 , 受灾地区存在局部地区炭疽疫情暴发的风险 。 因此灾区群众要预防炭疽 , 最重要的措施是不接触病死动物 , 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 , 要做到“三不” , 即不宰杀、不食用、不买卖 , 并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 , 由该部门进行处理 。 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有人出现炭疽的症状 , 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并及时就医 。 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牛羊肉制品 , 不购买和食用病死牲畜或来源不明的肉类 。
布鲁氏菌病
接触患病的羊、牛等牲畜时要戴手套、口罩和防水围裙 。 不喝生奶 , 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 。 布病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 出现疑似布病症状应该尽快就医 , 延误治疗可导致慢性化 , 对身体伤害更大 。
血吸虫病
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省份 , 外地抗洪救援人员要特别警惕当地是否有血吸虫病流行 , 向当地居民或疾病防控机构咨询、了解当地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以及当地水系洪灾期间是否有周边血吸虫病流行区来水 。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 , 或可能受血吸虫病流行区来水影响地区 , 禁止直接饮用生水 , 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 洗手、洗衣等生活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 , 每50公斤饮用水加漂白精0.5克或漂白粉1克 。
禁止在流行区自然水体中游泳、戏水、洗手、洗衣等行为 , 避免接触疫水或者有钉螺分布的水体 。 必须接触疫水时 , 应在身体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油膏 , 持续接触疫水超过油膏中药物有效时间时应再次涂擦药物;在防范高温中暑的前提下 , 可穿戴不透水的长筒胶靴、裤、手套等防护用具 。
如接触疫水时未能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 , 特别是外地救援人员 , 应主动到血防部门进行血吸虫病检查 , 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 。 接触疫水后如出现发热、腹泻、乏力等症状 , 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 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曾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接触过疫水 , 尽早诊断和治疗 。
临时居住地附近有钉螺分布的小水域和草滩地可用氯硝柳胺进行处理 , 杀灭尾蚴和钉螺 。 洪灾期间 , 尽可能将牛、羊等家畜集中圈养 , 禁止到有钉螺的区域放牧 。 人及家畜粪便尽可能及时收集 , 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 防止粪便流入水中 。
【洪涝灾害灾后疾病防控知识要点】疟疾
加强疫情监测 , 建立疫情监测点 , 及时准确掌握疫情 , 分析趋势 , 进行预测 , 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
加强发热病人的血检 , 及时发现传染源 , 规范治疗现症病人 , 及时开展疫点处置 , 防止传染源的积累与扩散 。
开展媒介控制措施 , 对疟疾高发区且蚊媒密度较高的灾区群众集居地和居住场所用拟除虫菊酯进行室内滞留喷洒 。
用蚊香 , 杀虫剂浸泡蚊帐或长效蚊帐 , 有条件的地方 , 在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等家庭防蚊措施 。 提倡穿着长袖长裤、在暴露的皮肤部位喷涂酊剂、霜剂、液剂等驱避剂、改变露宿习惯等个人防护措施 , 减少蚊虫叮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