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毒蘑菇致幻也能线下体验? 医生:别拿生命开玩笑( 三 )


但文中也提到 , 大部分中毒者并没有机会活着撑到描述“吃了毒蘑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 伴随幻觉的还有严重的疼痛、呕吐等症状 , 所以不要因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只要是吃了不宜食用的野生菌 , 都有可能出现致幻现象 , 并不能直接判断一定是食用了哪种菌类 。 见手青的确对神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 不仅致幻率高 , 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
“在云南野生菌的致死率还是很高的 , 所以没有经验的人群决不要去尝试体验致幻的效果 , 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 ”该工作人员提到 , 每年云南卫健委都会发布相关短信进行提醒 , 她所在的医院也会发布科普文章 , 提醒大家如何规避中毒风险 。
据了解 , 从5月开始云南卫健委就开始实施一系列防控措施 , 比如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 制作宣传资料和宣传片 , 还向全省4000多万手机用户发送野生菌中毒预警提示短信 。
在卫健委官网上的题为《云南人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季节 , 吃货们看过来》一文中介绍 , 毒菌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 , 一旦病情危重 , 就算来到经验设备力量雄厚的大医院救治 , 抢救成功率也不高 。
专家解“毒”:蘑菇中毒严重的致死率高达80%
云南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所长刘志涛在科普视频中介绍 , 在云南中毒比较普遍的症状就是神经-精神型反应 , 比如会出现小人国幻视症、躁狂症 , “曾有一位患者出现躁狂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 后来诊断为野生菌中毒 。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韩斌在医院微信公号的科普文章中也表示 , 对于城市中的居民来说 , 对野生菌中毒的认知还停留在吃了见手青以后会看见小人 , 属于比较好玩的轻微中毒 。
其实 , 根据野生菌中毒的不同类型 , 还有很多其他症状 。 其中引起神经-精神型反应的毒素有多种 , 有些毒素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 。
他解释 , 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 。 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 , 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 , 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 , 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 , 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 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 , 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 , 甚至出现自伤及伤害他人的行为 。
【北京青年报|毒蘑菇致幻也能线下体验? 医生:别拿生命开玩笑】此外 , 还有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等的胃肠炎型 , 严重者会出现吐血、昏迷以及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血红蛋白尿、肝大及脾大等的溶血型 , 严重者脉弱、抽搐、幻觉及嗜睡 , 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而肝脏损害型如抢救不及时 , 病死率可高达60%-80% 。
为此 , 建议品种尽量单一 , 避免多菌杂食;加工方式上不要急火快炒 , 而是烧熟煮透 。 适当少量进食 , 不要连顿食用 , 这样即使中毒症状也会轻一些 。 切勿饮酒 , 避免引发毒素反应 。
这些民间鉴毒真的不靠谱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向采访人员表示 , 很多人对于“野生”有着迷一般的追求 , 尤其是野生蘑菇 , 云南就有着“吃菌”的传统 , 每年春夏季节 , 云南各地市场、餐馆都会以各种各样的野生菌作为招牌 。
当然 , 野生菌是一种传统的食材来源 , 对于广大的公众来说 , 归根结底还是“美味”与“风险”之间的权衡:为了享受野生菌的美味 , 要不要去承担“虽然不算很高 , 但确实存在”的风险?权衡结果是因人而异的 , 没有“正确”“标准”的答案 。
他提醒民间流传的那些“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其实不靠谱 。
误区1:颜色鲜艳的有毒 , 白蘑菇都可以食用?
并非所有颜色鲜艳的蘑菇都有毒 , 更不是白色的蘑菇就无毒 。 比如被称为“破坏天使”的蘑菇 , 看起来文雅恬静、人畜无害 , 但从人们给它的名字可见其威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