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观察|勇创佳绩,开拓先锋( 二 )


基础“稳”效率“高”
细化了标准 , 明确了分工 , 责任到了位 , 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 还远远不够 。 说到底 , 这是一项技术活 , 实现“全流程正规循环” , 提升掘进效率 , 还要从专业方面动脑筋 。 在实践中 , 该队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效率提升的新路子 。
工艺工序优化 , 推动掘进效率的变革 。 “实施全过程进行工艺写实” , 为控制煤墙成型 , 每班必须在煤墙两帮打够规定量的炮眼 , 每班同时使用两台钻机打炮眼,另外一台钻机跟帮 。 同时还对时间进行了管控,遇到超时就要从设备防护、出渣方式、皮带搭接等方面分析原因 , 不断改进突破;“工艺优化再优化” , 移装岩机是炮掘工作面最常见的变化环节 , 以往每月平均移3次装岩机 , 每次需要3个小班 , 严重制约了巷道掘进效率 。 该队通过对以往移装岩机作业进行反思归纳 , 对施工工艺及工序衔接进行了优化创新 。 例如每次移装岩机前 , 排查、整理各种工器具完好 , 杜绝因工器具损坏影响作业;提前倒运机电配件和各种线缆至工作面备用 , 将移装岩机、延伸机尾的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就绪;拆卸装岩机护网从以前的完全拆除 , 优化为只拆除固定悬吊头 , 护网随装岩机整体移动固定......移装岩机环节步骤更加简单、规范 , 减少工序的同时形成了有序循环 , 实现了效率与效益的巨大提升 。
严抓正规循环 , 助推效率再提升 。 该队将检修、打杂工作都纳入正规循环 , 构建起由生产、机电、打杂三个班组一体化运作的全队大循环模式 , 实现了班与班之间协调组织、默契配合 。 按规定 , 每次移装岩机前掘够42排为一个周期 , 掘进42排一般需要7天 , 移装岩机后3天内打杂班清理工作面50米范围内的渣及刷帮补网等工作 , 第4天打单轨吊道 , 第5天巷道及皮带沿线整体文明生产 , 第6天整垛支护材料辅助生产班组为下一个循环做准备 。 所有班组长及员工都主动围绕每月4次大循环提供下料、运输等各种保障 , 主动响应配合、持续发力 。 实现连续三天的正规循环由原来的4/5/4排 , 提升到5/5/5排 。
激励“精”活力“强”
“在实现正规循环管理提升这条路上 , 正向激励制度功不可没” , 该队书记段忠慧感慨 。
“我们队的管理与众不同 , 如果干的好 , 每月我们就会得到双重奖励......”该队绩效员黄川兴奋地说到 。
通过正向激励 , 催生内在动力 。 该队将奖惩制度与安全生产的需求完美契合 , 灵活调整了奖惩力度和项目 。 炮掘工作面生产中耗时最长的是支护中的打顶、打帮、打眼 , 为了提高效率 , 该队调整了奖励分值 , 将支护排顶作业环节的激励分数由200分提高到500分 , 激励变得更具有层次需求性,创造出单班支护3排的记录;当班出现破网、坠包、锚杆失效等工程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 , 严格考核责任班组 , 并双倍奖励下一班组进行整改 , 实现当班隐患整改率达95%以上 。
同时 , 该队对各个班组的激励考核不仅体现在当班工分收入上 , 更建立了集体综合对标评比排名奖励制度 。 每月月底 , 通过统计各班组当月生产进尺、安全隐患、工程质量、标准化等各方面信息 , 对班组工作成果做出综合评价排名 , 对排名第一的班组再次进行奖励 。 此举让班组职工认识到自己的收入不仅和个人能力挂钩 , 也受到团队作业效率的影响 , 以此来提升班组长的管理意识和班组职工的团队协作意识 , 促进职工之间逐渐形成“配合默契”、“相互学习”的浓厚氛围 , 降低管理阻力 , 达到工效提升的效果 。
文:许翔
【简单观察|勇创佳绩,开拓先锋】来源:常村煤矿新闻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