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专访徐小平:为了投中下一个“拼多多”,我改变了交际圈( 二 )
创业邦:看来你的策略是让这些牛人第一个找到真格 , 而不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 这个策略会改变你的日常工作 , 以及交际圈吗?
徐小平:
首先我要强调 , 我是支持大学生创业的 。 美国前五大互联网公司 , 四家都是在校大学生创出来的 。 中国大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北大、清华、交大 , 美国的哈佛、耶鲁、斯坦福进行高校演讲 。 不过 , 在过去两三年内 , 我也开始更多地去跟高管、行业老兵进行交流 。 并鼓励我们投资的那些高管们 , 向我们推荐有意创业的同事和部下 。 创业邦:我们也在研究这几年整个创投市场的波动 , 现在创业公司的基数变得蛮大的 , 但是有点进入一个“精英时代” , 有经验的人更容易成功 。
徐小平:
其实是对的 。 张朝阳回国创办搜狐 , 李彦宏回国做了百度 , 那个时候创业显得很稀有 , 很罕见 , 大熊猫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它没有天敌 。 但是今天创业者面前的“天敌”越来越多 , 而且他们面对的已经是“BAT”和“TMD” , 丛林里遍地雄狮 。 所以对创业者的战斗立、执行力、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得越来越高 。 设想你是BAT离职的员工 , 你出来做了一个不错的项目 , BAT在可投不可投的情况下 , 它一般会倾向于投资你 , 所以经验对中国创业者来说越来越重要 。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科技精英的优势:对于曾就读世界一流名校 , 掌握一流科技的一流人才来说 , 未来依然是他们的世界 , 尤其是研究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高科技人才 。
本文插图
创业邦:在我们看来 , 刚才台上的“投资奇葩说” , 徐老师和邓锋老师代表的不仅是感性与理性 , 也是一位投资偏向于“看人” , 另一位投资偏向于“看事儿”(创业公司的模式与技术) 。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 , “知道徐老师家住在哪 , 就能拿到投资”(邓锋语) 。 但是真格这几年是否会对事儿更加重视?
徐小平:
其实你看小红书 , 它今天做的模式跟它最初的融资模式根本就不一样 , 陈欧的聚美优品也跟最开始融资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 毛大庆一开始创业的时候是想做一个跟共享空间完全无关的项目 , 后来发现不合适 , 才创办了优客工场 。 所以 , 做什么事儿一定要看 , 但是对于对天使来说 , 还是看人 。
VC看到的公司已经有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的估值 , 当然要看事儿 。 一两百人的公司如果做的事情没有坚实的数据 , 肯定不能投 。 但是在天使阶段什么都没有定型 , 随时可能改变 , 所以这个时候还是看人 。 只不过真格渐渐从前几年看中你的学习能力 , 到现在更多侧重于你的工作能力和经历 。
创业邦:红杉等机构进入天使说明一个问题 , 以“看事儿”为代表的VC进入天使 , 这是降维攻击吗?你担心吗?
徐小平:
红杉去做天使投资 , 我并不担心 。 不管做得怎样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儿 , 至少大量的钱投向了创业企业 。 起码我们可以合投嘛!徐小平曾获创业邦2011年中国年度天使投资人
创业邦:最近一系列事情让有一些投资人说现在的中国创投行业最艰难的年景 , 你怎么看?
徐小平:
我谈谈我的个人经验 。 1994年我自己创业失败了 , 1996年加入新东方 , 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 , 我经历过好几次经济周期 。 岁月告诉我要埋头做事儿 , 因为你改变不了大环境 。 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他们老说就业难、创业难 , 问题是今天许多伟大的公司就是那个时候创办起来的 。 我不管大环境怎么样 , 但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机会 。 所以在任何时代 , 个人而言 , 好自为之 , 做好的自己的事儿 , 然后以不变应万变 。
比如说目前VR市场难以为继 , 创业者该怎么办?你可以尝试去转做一点游戏 , 做一点娱乐 , 这就是我所说的:做好自己的事儿 , 迎接机会的到来 。 我对年轻人说 , 要审时度势 , 选择机会 。 在任何时代总有衰退的产业 , 也总有兴盛的行业 。
推荐阅读
- 债基|专访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吴弦:FOF投资不只是选基,体现的是投资思维
- 青年|专访何朝军:以热忱与专注探索行业边界
- 中年|专访|君联资本王文贝:中国宠物市场能否诞生下一个“飞鹤”?
- DeepTech深科技|专访泰格医药曹晓春:CRO并购与全球化之路如何走?
- 归属感|?松柏投资人物专访:让口腔医生在企业里找到归属感
- 互联网|保险观察:与财经大V的下午茶,聊聊保险|优选计划推荐官专访
- 中年|专访最著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
- 自贸区新片区|临港奋楫|专访赵晓雷:如何发挥新片区鲜明的“跨境”特点?
- “美国禁购中国产品是短期行为”
- 中年|26岁南京科学家发明“储能砖”!板砖嵌入导电聚合物,墙壁变电池为建筑供电|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