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治理推动在线教育健康发展( 二 )


此外 , 这种备案制度仅限于校内 , 校外尤其是家庭环境中的教育APP , 依然缺乏明确的主体 。
基于“把关人”理论 ,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给专业的机构去做 , 例如 , 在一些师范院校、教育测评机构、大数据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成立第三方评估和机构 , 充当“把关人”角色 , 负责教育APP的备案、分类评级和动态 , 可能是更为合理的办法 。
“尽用模式”与“禁用模式”不利于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实现
采访人员:如您所说 , 一些地方为了防范教育APP的“副作用”倾向采用“一刀切”的禁用模式 ,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何危害?
钟柏昌:教育APP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 但在与治理的实践中 , 要避免出现两种偏差:要么采用放任自流的“尽用模式”要么采用“一刀切”的“禁用模式”两种方式均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 例如 , 某省教育厅就明文规定“禁用APP布置作业”也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做法 。 其造成的后果 , 一方面给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带来阻碍 , 从而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另一方面 , 也容易导致“互联网+教育”合法性受到质疑 , 给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和整个教育信息化行业带来消极影响 。
实际上 , 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的初衷就是明确反对“一刀切”的做法 , 要求“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的长效机制 , 推进‘互联网+教育’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因此 , 因噎废食不是面对教育APP问题的合适态度 , 建立合理的机制规范其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 。 例如 , 学习强国APP以其严谨求实的理念 , 很快就了包括学校师生在内的大量普通用户 。
教育APP的有效治理 , 需要治理理念和方法的双重革新
采访人员: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行业 , 推进教育APP的健康发展无疑非常必要 。 既然存在诸多问题 , 又该如何规范教育APP , 推动其有序健康发展?
钟柏昌:整体上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 一方面需要改变理念 , 从被动走向积极治理;另一方面需要革新方法 , 从单一主体走向多方联动 。
不同主体的协同治理 , 最终还须落实到法律法规层面进行规范 。 所以 , 还要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工作 , 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01日第3版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信息
信息 , 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 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 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 , 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 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 , 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 1948年 , 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他的《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讯与控制问题》中认为 , 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 , 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 英国学者阿希贝认为 , 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