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国时期威震天下的人许多,但名震中华仅一个,究竟哪家更利害
公元219年7月 , 关羽让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 , 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之后 。 此后 , 关羽觉得后方没有什么问题了 , 于是就率领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 , 浩浩荡荡地向襄阳、樊城进军 , 很快将襄阳、樊城分别包围起来 。 当时关羽主攻樊城 , 樊城守将曹仁因此前曾率军镇压叛乱 , 再加上关羽兵锋正盛而无法抵挡 , 无奈之下 , 他只有一面据守樊城 , 一面向曹操求援 。 曹操当即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 , 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 。
本文插图
援军赶来后 , 曹仁让于禁和庞德所带领的军队驻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 , 而此地乃是汉江改道的低洼之处 , 由于关羽长期在荆襄地区征战 , 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当他看到曹军竟然错误地驻扎在低洼地区 , 于是就命令荆州军造大船 , 并调水军集结待命 。 八月 , 秋雨连绵 , 接连下了十多天的雨 , 导致汉水暴涨 , 汉水沿着汉江故道淹没了于禁驻扎之处 , 无奈之下 , 于禁只能与诸位将士登高避水 , 此时关羽率领水军进攻被汉水围困的曹军 , 导致曹军死伤惨重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 , 而庞德则因为宁死不投降而被关羽所杀 。 史书记载 , 经此一战 , 关羽威震华夏 , 曹操甚至打算迁以避其锋芒 。
纵观《三国志》全书中 , 我们都找不到第二个关羽“威震华夏”的记载 , 即便是翻阅《二十四史》 , 也未有任何名将有过“威震华夏”的声势 , 看起来 , 仅关羽一人能获此殊荣 , 这是不是代表着关羽很厉害呢?事实上 , 在《三国志》中 , 虽然找不到第二个“威震华夏”的形容 , 但类似的描述还是有很多的 。
本文插图
【三国三国时期威震天下的人许多,但名震中华仅一个,究竟哪家更利害】
比如在《三国志·周瑜传》中 , 曾有“故能摧曹操于乌林 , 走曹仁于郢都 , 扬国威德 , 华夏是震 , 蠢尔蛮荆 , 莫不宾服”的描述 , 说的是周瑜能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 , 从曹仁手中夺得江陵 , 当得起“华夏是震”之名 。 而诸葛亮也曾有过类似的描述 ,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 , 曾有“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 戎陈整齐 , 赏罚肃而号令明 ,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 , 关中响震”这样的描述 , 说的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期间 , 魏国有天水等三郡投靠诸葛亮 , 因此“关中响震” 。 即便是被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击败的曹爽 , 也在《汉晋春秋》中有过相关的描述 , 蜀中称曹爽“故虽势倾四海 , 声震天下 , 同日斩戮 , 名士减半 , 而百姓安之 , 莫或之哀 , 失民故也” 。 可见关羽所谓的“威震华夏”似乎也不过如此 。
本文插图
其实不管是“威震华夏”、“华夏是震”、“关中响震” , 还是“声震天下” , 其实都是在形容局势或者人的词语 。 而在这些形容词之中 , 有一些是夸张的艺术手法 , 但有一些则是名至实归 , 有现实的意义 。 除此之外 , 这种形容词描述的对象也是有相关的类型 , 它可以形容一个势力强盛的局面 , 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物在某方面的杰出成就 , 更可以形容一个人物在事件后短暂的辉煌 。 相比之下 , 形容关羽的“威震华夏”是描述关羽在水淹七军 , 逼得曹操要迁都的这件事时的辉煌 , 相比于其他人 , 关羽的“威震华夏”确实要更厉害一些 。
本文插图
笔者认为 , 相比于关羽 , 其他的形容大多是一种比较虚无、夸大的描述 , 而关羽的则是实打实的状态 , 因此相较而言 , 关羽的“威震华夏”自然要厉害一些 。
推荐阅读
- 三国三国生命力排行前十的武将,乐进第九,典韦第四,夏侯惇第三
- 一萌娱乐|美国12500公里,俄罗斯16000公里,中国,三国导弹射程
- 沅汰|鲁肃“榻上策”,“三国”谋士之谋划天下
- 早爆娱闻|虽然推荐了诸葛亮,却一语道破他的惨淡命运,三国第一高人司马徽
- 桃红谈娱乐|三国仅此三人,单挑从未落败或者负伤的一流猛将
- 东方网|新时期新就业丨促进灵活就业,“扶资”更要“扶智”
- 三国|日本《三国》电影花絮赵云貂蝉登场 肥美人颠覆形象
- 华东苏人强|《三国演义》中的十大感人肺腑的话
- 杜顾聊历史|袁绍不识人将他拒之门外,曹操却说得他便可平天下,三国最屈谋士
- 一半秋色|如果关羽不使诈,能打败他吗,三国中的蔡阳追杀千里走单骑的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