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为了阵地上那句生死誓约,他为战友千里扫墓36年:“弟兄们,我又回家了”

大荧幕上 , 电影《芳华》还在娓娓讲述那些逝去的青春 。 尽管只是艺术呈现 , 但看到“刘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炸去一只手时 , 30多岁的朱恺像个小孩一样 , 在电影院里嚎啕大哭 。
朱恺是朱豫刚的儿子 。 2020年7月29日 , 朱豫刚向红星新闻讲述这一幕时 , 内心很欣慰 , 因为“儿子懂我” 。
朱豫刚 , 湖南长沙人 , 1962年11月出生 , 16岁当兵 , 18岁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
那场战争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 包括朱豫刚 。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 , 朱豫刚再次回到广西 , 为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敬献鲜花、插上红旗 , 点亮长明灯 。 夜色笼罩下 , 坐在墓碑丛林中 , 朱豫刚说 , “弟兄们 , 我又回家了 。 ”
扫墓|为了阵地上那句生死誓约,他为战友千里扫墓36年:“弟兄们,我又回家了”
文章插图
▲朱豫刚:“弟兄们 , 我又回家了”
自1984年起 , 朱豫刚每年都回到广西给烈士扫墓 。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这份执着 , 但他的战友、他的儿子能理解 。
一个老兵的执着:
“活着 , 意味着责任和担当”
7月26上午 , 朱豫刚等多位老兵以及闻讯赶来的志愿者聚集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 一些志愿者还带着小孩来到现场 , 帮忙绑红旗、插红旗 , 摆放鲜花 。
当天龙州的气温很高 , 偶尔也有山风拂过 , 烈士陵园里 ,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
扫墓|为了阵地上那句生死誓约,他为战友千里扫墓36年:“弟兄们,我又回家了”
文章插图
▲烈士墓前 , 红旗招展
下午6时许 , 在众人的努力下 , 一盏盏长明灯被整齐摆放在2380位烈士墓碑的右上角 。 夜幕降临 , 长明灯映照着清香暗萦的鲜花 , 点缀每一位烈士的墓碑 , 温暖着整座烈士墓园 。
7月27日、28日下午 , 久违的雨滴一阵阵从天幕洒落 。 在凭祥市南山烈士陵园、匠止烈士陵园 , 以及法卡山英雄纪念碑园和法卡山上的无名墓地 , 朱豫刚和老兵们逐一为烈士敬献花篮 , 换上国旗 , 摆放鲜花 , 点亮一排排长明灯……
就这样 , 从龙州到凭祥 , 一座座烈士陵园都被鲜花和灯光交织的海洋温柔地抱裹着 。
扫墓|为了阵地上那句生死誓约,他为战友千里扫墓36年:“弟兄们,我又回家了”
文章插图
【扫墓|为了阵地上那句生死誓约,他为战友千里扫墓36年:“弟兄们,我又回家了”】▲长明灯点亮烈士陵园
这不是朱豫刚第一次来这里扫墓 。
1984年以来 , 他每年都会来广西给烈士扫墓 , 时间一般在清明前 , 但从2018年起 , 他开始一年扫墓两次 , 清明和建军节各一次 。
今年 , 受疫情影响 , 他没能在清明节回来扫墓 。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 , 八一建军节前夕 , 他才和战友来到龙州和凭祥祭拜 。
在凭祥夏石镇的法卡山英雄纪念碑园里 , 长眠着朱豫刚的三位亲密战友:王幼连、周幸福和小高 。
他们的生命 , 终止于18-22岁 。
“烈士不能白死 , 我不能白活 。 ”朱豫刚说 , “活着 , 意味着责任和担当 , 因为 , 我曾向他们做出承诺 。 ”
扫墓|为了阵地上那句生死誓约,他为战友千里扫墓36年:“弟兄们,我又回家了”
文章插图
▲“烈士不能白死 , 我不能白活”
这次祭拜 , 朱豫刚带了3000多束、约5万株鲜花 , 3000多面国旗 , 以及5000盏长明灯 。
朱豫刚说 , 他要让香喷喷的鲜花铺满烈士的坟茔;让鲜红的五星红旗 , 在烈士墓地迎风飘扬;让烈士在长眠之地 , 有温暖的长明灯一路相随 。
39年前的中越边境阵地下
他们“签”下生死誓约
1979年 , 朱豫刚成为了一名军人 。 入伍不久 ,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 朱豫刚所在的部队迅速集结广西 , 参与战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