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子弟兵凝成抗洪一线最稳固的钢铁堤坝

:原题为_上观|子弟兵凝成抗洪一线最稳固的钢铁堤坝。
7月以来 , 我国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 , 长江、淮河流域 , 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 , 江西、安徽等多地遭遇洪涝灾害 ,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
哪里有灾情 , 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 包括上海子弟兵在内的全体官兵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沿 , 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上海武警官兵支援皖南
7月25日 , 受连日暴雨影响 , 安徽省郎溪县建平镇第一联合圩地段出现险情 。 圩堤距离县城不过数公里 , 作为保护城区的最后一道防线 , 堤坝失守将给县城几十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 面对险情 , 驻守在郎溪县的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六支队任务分队紧急出动 , 前往第一联合圩险情地段进行处置 。
抵达现场后 , 官兵发现 , 堤坝的5处险情地段最远相距7公里 , 战线过长 , 不宜集中兵力 。 抢险救援分队随即分成5个小组进行处置 。 抢险救援分队官兵三三为组 , 五五为队 , 一边装填砂石、抢运沙袋 , 一边开挖沟渠、封堵渗透水流 。 当天12时 , 阴霾终于散开 , 火辣的太阳使气温一度飙升至36摄氏度 。 在炎炎烈日下 , 经过4个小时连续奋战 , 任务分队官兵累计装填、抢运沙袋4000余袋 , 开挖导渗沟25条 , 有效控制了险情进一步发展 。
26日8时 , 受连日洪水冲刷 , 飞鲤镇幸福圩发生两处溃坝 , 湖水倒灌入农田 。 执勤第六支队任务分队官兵再次紧急出动 , 前往事发地处置 。 官兵们迅速分为两组 , 一组装填搬运沙袋 , 一组垒土稳固堤坝 , 用3个小时完成两处溃坝的加固 , 有效保障圩堤后几千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截至7月28日8时 , 郎溪县域内多片水域依然处于超保状态 。 其中 , 南漪湖水位达13.50米 , 超保证水位0.5米 。 执勤第六支队武警官兵们依然奋战在抗洪一线 。
退伍士兵主动请缨抗洪
一朝戎装在身 , 永远心系人民 。 除了现役士兵 , 上海不少退役军人得知抗洪消息后 , 第一时间联系部队 , 主动请缨与现役官兵并肩战洪魔 , 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 在这个特殊“战场” , 退伍老兵们时刻冲在前、干在先 , 与现役士兵一起凝聚成抗洪一线最稳固的钢铁堤坝 。
听闻江西汛情 , 第73集团军某旅“红色尖刀连”退役老兵、上海交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马文斌写下请战书 , 向旅首长申请归队参加抗洪抢险 。 得到批准后 , 他连夜从上海赶往九江 , 于第二天抵达永修县 。
涂埠镇是永修县此次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 汛情紧急 , 马文斌归队没多久 , 就与连队接到赶赴大坝堤口封堵漏水管涌处的任务 。 抵达大坝后 , 马文斌发现 , 大坝下游除坐落着4个村庄外 , 还有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 。 当时 , 上游来水已让河床宽度由原来的20多米变成100多米 , 不断增高的水位 , 也已高过村庄的房屋 。 由于当地软土结构不稳定 , 大坝开始出现渗水 , 一旦被冲垮 , 将给下游村庄以及京九线带来严重威胁 。 在水利专家的指导下 , “红色尖刀连”官兵立即开始运沙、引流、填埋 , 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战 , 连队完成了500米堤坝加固任务 。
同样在永修县 , 一支由上海退役大学生士兵自发组成的救援队也奋战在抗洪一线 。 这支队伍中 , 年纪最大的31岁 , 最小的22岁 。 “听到江西人民遭遇洪灾的消息后 , 很想为老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退役大学生士兵王思远说 。 7月11日 , 王思远在朋友圈里发布抗洪志愿者征集令 , 很快就得到多个省市70余名志愿者的响应 。 随后 , 一支由17名退役大学生士兵组成的救援队成立 。 14日一大早 , 他们坐上从上海前往永修的列车 。 后经当地一名退役军人介绍 , 永修县公安局安排他们与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共同执行防汛抗洪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