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获诺奖8年后,莫言终于出版新作《晚熟的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蒋肖斌)2020年 , 距获诺奖已经过去8年 , 距出版上一部小说已过去10年 , 莫言终于携人文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
中国青年报|获诺奖8年后,莫言终于出版新作《晚熟的人》
本文插图

有人说莫言将陷入“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进行持续创作 , 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却说:“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 , 他真的有一种力量 , 没有人会阻止他 。 ”
【中国青年报|获诺奖8年后,莫言终于出版新作《晚熟的人》】莫言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 ”已然成了文学地标的高密东北乡 , 也不过是莫言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构筑的文学幻境 。 在《晚熟的人》这本蕴积了近十年的新作中 , 莫言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 , 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 , 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写实 。

他的眼光不再聚焦于“英雄好汉王八蛋” , 而是转向了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 正是这样一群人 , 组成了时代演进中的“常”与“变” 。 莫言写下他们的故事 , 好似不经意地在一张白纸上刻下一个又一个坐标 。 看完这12个故事 , 所有的坐标都被一条无形的线连接起来 , 读者才恍然大悟 , 莫言讲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 , 而是时代的潮起潮落 。
莫言所写的时代 , 其中就有我们所处的21世纪 。 不同于以往所有的作品 , 莫言第一次引入了当下社会的“新人” 。 在《红唇绿嘴》中 , 莫言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 。
高参深谙互联网运作规律 , 最擅长胡编乱造、添油加醋 , 靠贩卖谣言发家致富 。 她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 , 让咬谁就咬谁 , 让捧谁就捧谁 , 将网络玩弄于股掌之中 。 高参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 , 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 , 但网络上 , 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 ”
这依旧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故事 ,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早已一去不复返 。 对于故乡的变化 , 莫言很坦然:“将逝去的留不住 , 要到来的也拦不住 。 ”时代变了 , 故事照讲 , 《晚熟的人》又带回了我们熟悉的那个“说书人”莫言 。

中国青年报|获诺奖8年后,莫言终于出版新作《晚熟的人》
本文插图

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 , 《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 。 这12个故事中的“我” , 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 , 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 , 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 读者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 , 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乡 , 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 , 《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 , 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 , “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 , 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 , 成了景点” 。
诺奖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锁” , 伴随获奖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 , 一度使他无法持续创作 。 据统计 , 截至2016年 , 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 , 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 , 题了几千次字 , 签了几万个名 。 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 , 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
然而即使身在“枷锁”之中 , 莫言仍旧坚持了一个作家的使命 。 在这8年里 , 他写过戏曲、诗歌 , 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 。 他依旧时刻关注着家国的变迁 , 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 , 并用精彩的文字讲述着这些人这些事 。
回头再看 , 莫言还是那个莫言 。 正如他多年前在一次演讲中所说 , 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 , 就是把自己的血肉 , 连同自己的灵魂 , 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 (文化副刊部编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