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_原题为 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摘 要:提高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阅读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 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以北京工商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商)为例 ,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就图书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研判 , 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困境进行学理思考 , 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适合大学生的阅读推广策略 , 以期帮助高校大学生主动阅读、享受阅读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困境;质量提升
基于北工商馆藏纸质图书借阅数据的统计分析
近五年来 , 北工商学生总借书册次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见表1) , 特别是2017年以后下滑明显 , 五年内下滑了近50%;委托借阅下滑幅度最大 , 五年内下滑了近64% 。
综合相关数据分析 , 有如下问题值得深思:一是借阅总量逐年下滑对学校图书馆功能的影响 。 作为高校的重要育人载体的图书馆不可或缺 , 但是作为其功能发挥的重要指标之一 , 纸质图书借阅活动的减少 , 意味着图书馆的相关功能可能正在发生着彼此的消长 。 二是借阅总量逐年下滑对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影响 。 基于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网络阅读 , 极有可能是这种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方式最大的挑战因素 。 此外 , 学生的阅读意愿和能力也可能是改变学生们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三是借阅总量逐年下滑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就图书馆本身来讲 , 其管理服务能否适应目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就学校和相关院系来讲 , 是否仔细分析相关专业对纸质图书或其他类型学习资料的依赖程度 , 为学生们的学习和读书提供引导;就学生自身来讲 , 是否明确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 是否有主动学习、主动读书的动力 。
基于2019年北工商学生阅读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1.调查设计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 调查对象全部为北工商在校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 , 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 , 回收了1,190份有效问卷 , 有效回收率为99.17% 。
2.统计分析
第一 , 认识与行动的错位 。 关于对待阅读的态度方面 , 9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多读书;70.58%的学生认为阅读对学业有很大帮助或是比较有帮助 。 关于阅读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方面 , 49.6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思想上的引导者;22.10%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课后的舒适伴侣;15.4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学业上的助推器 。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阅读有益于自身和学业修养 , 但是“对现在自身目前的阅读情况却并不满意”(62.77%)的结果与“自己没有做明确的阅读计划或者目标的习惯”(80.08%)、“有阅读计划但却很难完成”(19.92%)关联在一起 , 说明大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没有真正坚持长期阅读 , 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并应积极采取措施 , 予以引导 。
第二 , 意愿与实际的落差 。 19.66%的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 , 73.95%的学生经常阅读或者偶尔阅读 。 从阅读时间上来看 , 每天阅读一小时以内的占比为40.17% , 少于半小时的占比为35.38% , 能够坚持阅读两小时以上的仅占7.48% 。 对于“平均一个月(四个星期)读书的数量” , 阅读1本~2本书籍的占比为66.81% , 阅读5本及以上的占比为6.14% , 15.88%的学生选择“一本书都没有阅读” 。
第三 , 纸质阅读的减少与电子阅读的增加 。 43.61%的学生通过自己购买获取阅读读物 , 其后依次为从网络下载或者其他多媒体上获取(29.41%)、从图书馆借阅(22.44%) 。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 , 电子书籍在学生的阅读读物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 但纸质阅读仍旧是主流阅读方式 。 相对学生自己购买读物 , 图书馆借阅的比重偏低 , 这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掘图书馆的相关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四 , 休闲性阅读突出与专业性需求不足 。 书籍种类阅读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学书籍(80.59%);动漫幽默、娱乐消遣、休闲旅游类书籍(40.92%);经典书籍(36.97%) 。 而关于专业、技能、考试辅导等方面的书籍仅占28.15% 。 由此可见 , 学生阅读的目的主要是提升人文素养 , 满足娱乐消遣 , 充实闲暇时间 , 而对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 , 需求不足 , 阅读量较少 。
第五 , 场地的选择与读物的性质密切相关 。 对于阅读地点的选择 , 45.97%的学生选择在宿舍 。 这与学生选择阅读读物的类型息息相关 , 在宿舍阅读休闲类书籍符合人通常的习惯 。 而对于专业、技能、考试辅导等实用性强的书籍的阅读地点 , 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图书馆、教学楼自习室(16.97%) 。 选择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的占比为30.25% , 这主要源于电子书、数字书籍带来的阅读便捷为阅读场所的选择提供了便利 。 在目前读书空间比较多元的情况下 , 学生们对宿舍这种私密空间的依赖性较强 , 而对于图书馆等专门场所的利用程度不高 。
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第一 , “快餐阅读”与深度阅读的矛盾 。 现在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绝大多数都是“95后”“00后” , 其学习方式、阅读方式明显地呈现出互联网基础上的多元化模式:“快速浏览”“搜索阅读”“标题阅读”等“快餐式阅读” 。 与之相反 , 纸质阅读作为深度阅读方式 , 其直观性、系统性、回溯性都比较强 , 对于读懂学深悟透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 但是 , 由于学生认为这种深度阅读费时费力 , 且受阅读环境制约较强 , 知识面单一 , 所以学生们还是较多倾向于选择消遣娱乐方面的书籍 , 且在阅读的时候较多选择在宿舍等比较熟悉的环境 , 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 而对于一些专业类或者素质提升类书籍 , 则选择较少 。 总体上看 , 学生在如何整合“快餐阅读”与深度阅读的优势以实现阅读效果最优化方面 , 还有所欠缺 。
推荐阅读
- 警告!|全国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涉三千多个诈骗账号 两大学生获刑
- 创业|第六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
- 竞赛|(客户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渝举行
- 查验|返校大学生注意!铁路部门:9月30日前暂不查验学生证注册章
- 服务外包|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 郭峻仙|小女儿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个大山里的贫困家庭培养出3个名牌大学生
- 社会实践|赴脱贫攻坚一线,看当代青年责任担当
- 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 疫情防控|连休8天!假期大学生能否离校?教育部回应
- 开启|扬大农学院寄出“网红入学礼”大学生活“等泥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