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盈利困难、负债率攀升,滴滴系公司喜相逢再冲击港股IPO

喜相逢|盈利困难、负债率攀升,滴滴系公司喜相逢再冲击港股IPO
图片

文 / IPO频道
出品 / 节点财经
全球汽车行业“寒冬”还在蔓延 , 经销商体系首当其冲 , 而汽车金融也受到波及 。
在此背景下 , 汽车融资租赁服务供货商喜相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相逢”)7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 拟主板挂牌上市 。 这已经是它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 。
2019年12月31日 , 喜相逢首次向港交所递表 , 但随后因为资料无更新而申请失效;更早之前的2015年12月 , 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 一年后即从新三板除牌 , 退市时市值为13.4亿元 。
作为滴滴系公司 , 喜相逢此次如果成功上市 , 将成为继易鑫集团和东正金融后第三家曾登陆港股的汽车融资租赁企业 。 从招股书来看 , 喜相逢目前市场份额较小 , 还面临盈利能力有待改善、负债率高企、流动资金缺口大等种种问题 。 公司能否成功上市并在资本市场获得不错表现 , 令人担忧 。
/ 01 /
滴滴出行加持
但增收不增利
相比大搜车、优信二手车、易鑫等知名汽车电商独角兽或上市公司 , 喜相逢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 知名度也差距较大 。 从交易量来看 , 喜相逢在2019年中国第三方汽车零售融资租赁公司中名列第9 , 市场份额为1.8% 。 排名前5的相关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22%、8.8%、6.9%、6.6%和6.6% 。
喜相逢2007年成立于福建 , 公司最初是汽车融资租赁服务供应商 , 随后逐步转型为汽车服务供应商 , 目前业务主要分为汽车零售和融资 , 以及汽车相关服务两大类 。
汽车零售及融资服务是公司收入的核心来源 。 2017年到2019年 , 这项业务为公司贡献了超九成收入 。
2017年 , 中国汽车行业依赖的4S店销售体系迎来洗牌期 , 彼时 , 互联网平台看到其中的机会 , 高举“汽车新零售”旗帜 , 进军新车销售和汽车金融领域 , 从融资租赁市场切入 , 和汽车4S店争夺市场 。
融资租赁方式可简单理解为“以租代售”:消费者以较低的首付+月供方式拥有车辆1-3年的使用权 , 到期后消费者可选择购买该车辆或更换新车 , 旧车交还给融资租赁服务提供商 。 相比通常只销售单一品牌车型的4S店 , 融资租赁平台不受汽车厂家限制 , 可以跨品牌销售 , 在成交效率和节约成本方面更有优势 。
这些优势让国内很多汽车电商公司都开展了类似的融资租赁车辆销售业务 。 比如 , 喜相逢2017年开始通过淘汽App为其汽车零售及融资业务营运线上渠道;大搜车推出新零售平台“弹个车” , 瓜子二手车推出毛豆新车网 , 优信二手车发布“一成购”等 。
这些平台声称从整车厂获得车源 , 与渠道商合作或自营线下门店 , 通过线上商城把消费者导流至线下 , 再在门店内以融资租赁方式赚取利息差 。 以喜相逢为例 , 公司声称过去几年业务涉及25个省级行政区域的63间销售店铺 , 年均开设近8家销售店 。 公司还运营着淘气、GO自游、52车等多个线上APP 。 不过 , 相比大搜车等行业巨头 , 喜相逢的线下规模还差距较大 。 大搜车创始人姚军红2018年9月透露 , 公司线下合作门店数量已近4000家 。
看到汽车零售和融资行业的机会 , 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码 。 目前 , 国内汽车新零售巨头背后几乎都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易鑫集团背后站着腾讯、百度、京东等 , 大搜车获得阿里两轮投资 , 金额高达9.1亿美元 。 喜相逢的背后则站着滴滴出行 。
招股书显示 , 2018年 , 喜相逢开始为滴滴出行的网约车提供汽车租赁解决方案;同年11月 , 喜相逢与滴滴全资子公司北京车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 , 后者以3000万元认购喜相逢3.41%股份;2019年12月 , 北京车胜的离岸控股公司Hit Drive再次向喜相逢投资2000万元或等值港币 。 IPO前 , Hit Drive共持有喜相逢5.13%股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