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唐太宗能同意与李陵的子孙认亲,为何却不愿认李陵这个祖宗


秦汉|唐太宗能同意与李陵的子孙认亲,为何却不愿认李陵这个祖宗
本文插图

李广 , 汉族 ,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 , 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 , 被称为“飞将军” , 其名字让匈奴闻之胆寒 。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 汉武帝即位 , 召为未央宫卫尉 。 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 , 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 。 元狩四年(前119年) , 漠北之战中 , 李广任前将军 , 因迷失道路 , 未能参战 , 愤愧自杀 。 李广英勇善战 , 历经汉景帝、武帝 , 立下赫赫战功 , 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 。 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王勃评价他煽情:“冯唐易老 , 李广难封” , 导致历史上的李广成为广大怀才不遇文人骚客的代言人 。
秦汉|唐太宗能同意与李陵的子孙认亲,为何却不愿认李陵这个祖宗
本文插图


李广有3个儿子 , 长子李当户 , 次子李椒 , 幼子李敢 , 但3人只有李当户遗腹子李陵传有后代 , 李陵年少时任侍中、建章监 , 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 。 天汉二年 , 领五千步兵进攻匈奴 , 以此协助李广利的西路作战 。 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三万骑兵主力 , 李陵率军力克单于 。 单于不甘失败 , 又召集左贤王等八万骑兵接连围攻李陵 , 李陵且战且退 , 力战八日 , 由于箭尽粮绝 , 后无援军 , 又遭遇军侯管敢的叛变而泄密军情 , 于是突围失败 , 投降匈奴 。 这场战役李陵以步兵与匈奴骑兵抗衡 , 孤军苦战 , 充分发挥了远射兵器弓、弩的作用 , 杀伤匈奴骑兵万余 , 其战术运用和战役指挥是成功的 。 但是由于汉军未能对李陵部实施必要的接应和支援 , 实力相差悬殊 , 最终造成李陵几乎全军覆灭 。 李陵终身只此一战 , 却一战成名 , 浚稽山一役 , 李陵以五千步兵力抗匈奴十一万骁骑 , 坚持十余日 , 不可谓不奇迹 , 不可谓不尽力 , 然而却最终没有实现其“吾不死 , 非壮士也”的诺言 。 总之 , 这一战证明了李陵的军事才能 , 而最终的结局却使他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 匈奴单于得到李陵后 , 因李家世代为将的声望 , 以及与之交战时李陵英勇的表现 , 对他非常佩服 。 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 , 并加以重用 , 封为右校王 。

秦汉|唐太宗能同意与李陵的子孙认亲,为何却不愿认李陵这个祖宗
本文插图

天汉四年汉武帝命令公孙敖领兵攻打匈奴 , 公孙敖没能完成任务 , 便谎称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 。 汉武帝大怒 , 将李陵母弟妻子全部诛杀 。 李陵听到这件事之后 , 也没有抱怨汉武帝 , 而是认为当时投降匈奴 , 并帮助匈奴训练兵员的李绪害了他 , 所以将李绪杀了 , 也算是为汉家清除了一大隐患;此后更带着被单于要求娶的妻子 , 住到偏远的地方 , 基本和匈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 只有在遇到单于要决大事时 , 才“入与决” 。 李陵起初应该是诈降 , 但因武帝灭了他全家 , 导致他真降 。
秦汉|唐太宗能同意与李陵的子孙认亲,为何却不愿认李陵这个祖宗
本文插图


李陵在匈奴呆了二十五年 , 和他妻子跖跋氏生养了几个儿女 , 余则基本无所事事 , 惟苟且其百死之身而已 。 汉昭帝即位后 , 李陵的另外两个老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 , 二人与李陵交情非常好 , 便派李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招还李陵 。 然而李陵深深明白 , 自己的汉奸之名已经坐实了 , 朝廷可能会给他平反 , 但民间那些道学文人们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他 , 人言可畏啊!李陵又岂能回去再受罪 , 做个反复小人 。 何况他的老母妻儿已全被杀了 , 李陵又岂能轻易释怀?最后李陵决意留在匈奴 , 不再归汉 , 汉昭帝元平元年 , 公元前74年 , 李陵老死匈奴 , 死的默默无闻 , 秋夜无声 。 李陵以其特殊的经历使其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论的人物 。 有人以李陵投降匈奴而不耻于他 , 也有人认为他敢以“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 , 并非怕死 。 “将军百战声名裂 。 向河梁、回头万里 , 故人长绝 。 ”(辛弃疾· 贺新郎)也许只有司马迁评“其功可以抵过”的那一番言论 , 才是历史对李陵的公正评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