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枢纽:3000年的中国》:探究历史的如其所是

_原题是:《枢纽:3000年的中国》:探究历史的如其所是
作者:叶子
历史是什么?借用《逻辑哲学论》对世界的定义 , 历史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 文明交织、朝代更迭 , 透过无穷的事件 , 淬炼出演化的逻辑 , 历史也是因果交战的修罗场 。 讲述中国历史的书太多 , 有的从考据中寻找真实 , 有的在细节里发现意义 , 有的定位到某一年 , 以点划线剖开历史的横断面 。 它们努力给我们呈现历史真实的样子 , 而历史为何如其所是 , 其中有没有主导发展的逻辑 , 这逻辑又是什么 , 同样是我们关切的问题 。
青年历史学者施展 , 在他的新作《枢纽:3000年的中国》中 , 就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展开了具体而微的探索 。 这是一部具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历史学作品 , 以强大的底层逻辑一以贯之 , 回答了究竟什么才是中国 , 这样一个具有史家气象的大问题 。
枢纽|《枢纽:3000年的中国》:探究历史的如其所是
文章图片

《枢纽:3000年的中国》 , 施展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 。
逻辑:历史哲学的视角
《枢纽》中 , 作者以精神现象学的方式看待中国历史的演进 。 如个人意识经过一番历程达到绝对知识那样 , 历史本身也有这样的过程 , 且人性中的激情是推动历史运动的根本动力 。
“成功者缔造其特殊性的一面 , 使得具体的秩序得以成立;失败者铸成其普遍性的一面 , 使得秩序获得其赖以维系的精神价值 。 ”在历史中 , 激情与欲望常浑然一体 。 历史激情的一面不仅是秦末农民军的揭竿而起 , 也不仅是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踏至克里米亚 。 一些看似并不恢弘的动作 , 往往也奠定着历史 。 施展在书中比照了刘邦和项羽 。 在道义上遭世人诟病的“鸿沟之约” , 刘邦背信弃义攻楚 , 最终缔造了大汉 , 而这个王朝的文化被传承至今 。 豪迈的楚霸王 , “不肯过江东” , 成王败寇的结局和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到来 , 而这样的失败把他塑造成了理想道德的象征 。 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共铸了历史 。
本书在这样的历史哲学思维背景下淬炼中华历史的逻辑结构 。 而要回答什么才是中国这个问题 , 思考的落脚点还在实践上 , 在于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年的人们 , 他们面临的自然条件、发展需求和对未来的期望上 。
观点:中国历史的进程
《枢纽》把古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 概括为“三轮半大循环” 。 第一轮是商周的封建社会 , 第二轮是由汉至唐的豪族社会 , 第三轮是由宋至晚清的古代平民社会 。 而之所以说“三轮半” , 是因为第四轮大循环正在进程中 , 即由晚清开始至今的现代平民社会 。
在第一轮大循环中 , 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建立起来并达到了某种平衡 。 随着铁器、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 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 竹简的使用又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 最终打破了这一均衡 。 由汉至唐的第二轮大循环 , 也是在技术发展之后达到盛期 , 并在由盛转衰的过程中激发了精神的再度反思 。 在古代平民社会 , 西方文明大量渗透的同时 , 历史的普遍精神也走到了极致 , 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中 , 终结了第三轮大循环 。 要理解每一轮大循环的发生 , 就要深入思考其中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得失 。 在结构变迁中 , 历史的逻辑在实践中展开自身 。
值得一提的是 , 书中强调了由宋至晚清的经济“内卷化” 。 所谓内卷化就是指社会、文化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后 , 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 无论中原和草原政权如何更迭 , 中国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 。 巨大的人口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 , 这阻碍了节省劳动力的技术变革的实现 。 所以 , 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仅仅是萌芽而已 , 因为社会不需要一台蒸汽机来提供动力 , 自有大量的劳动力来满足动力的需求 。 这也间接回答了李约瑟难题 , 即有着四大发明的中国 , 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
在阐述了中国历史发展之逻辑结构的基础上 , 《枢纽》以自己的方式解答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
比如古代中国究竟是多元还是一体的问题 。 《枢纽》中写道:“多元并不能否定一体的政治逻辑 , 一体也不能无视多元的社会逻辑 。 ”中国幅员辽阔 , 历朝历代都通过“政治手段”进行有效统治 , 而统治的政治空间和社会空间在整个中国 , 并非全都重合 。 只有在中原地区 , 这两种空间才是重合的 。 在边缘地区 , 比如两广 , 在政治空间上属于中原王朝 , 但在地理上更靠近南洋 , 因此与中原地区并不拥有同一个社会空间 。 因此 , 多元而一体 , 既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 , 也是畅想中国未来的基本前提 。
主流思想的演变也是历史逻辑发展的重要面向 。 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的“记录者”和“叙述者” , 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仅超越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空间 , 其辐射面积甚至比社会空间更大 。 礼 , 不仅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 也是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实际准则 。 《枢纽》中认为 , 区别于其他宗教 , “儒家伦理的载体不是个体心灵的皈依 , 而是一种表达着伦理意涵的人际关系结构”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 , 中国社会本质上是“宗法”社会 , 这就是中国人际关系的本质 。 宗法社会之所以能够运转至今 , 正是因为儒家伦理要运转起来 , 依赖于庞大的人际结构 , 这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世界和孤绝独立的海洋文明中难以落实 。 而这种伦理实践的持久性 , 又反过来加固了思想本身的正统地位 。
未来:民族的自我超越
著名历史学者许纪霖对《枢纽》如此评价:“如此之大手笔、大气象、大格局 , 为当今中国学界所罕见 。 在碎片化研究的时代 , 本书不啻为令人精神一振的难得力作 。 ”这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理论著作 , 是一部融合了地理、历史、哲学、经济、国际政治等多学科的跨界作品 , 同时也是一部当代青年学者的作品 。 因此 , 对其观点的不同见解自是学术争鸣的着力点 , 而对读者来说 , 全书明晰而强大的底层逻辑和颇具史家气象的论述风格 , 已然确保了它本身的文化价值 。 在这样的大格局之下 , 《枢纽》也思考了作为世界一部分的中国和她的未来 。
《枢纽》中写道:“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超强的动员效力 。 ”面对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 , 政治力量如何在把握大体量空间结构的同时 , 又在复杂的世界大环境中实现整体联动的经济进步 , 这是一个海洋国家或草原帝国无从遭遇也无法应对的局面 。 正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超越其他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 , 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克服空间限制的革命力量 , 以及想象未来的超级格局 。
在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结构中 , 我们可以理解现代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 这种成功是结构性的 , 因此是必然的 。 同时它也是多因素的 ,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 正是近代中国在遭遇了第三轮大循环结束时的巨大时代动荡后 , 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意识形态 。 在此基础上 , 民族的超越既是在全球背景中的崛起 , 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自我实现 。
(作者系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
枢纽|《枢纽:3000年的中国》:探究历史的如其所是
文章图片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 。 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 , 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 。 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 , 表意清晰 , 形成完整内容 。 来稿一经采用 , 将支付相应稿酬 。 请留下联系方式 。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枢纽|《枢纽:3000年的中国》:探究历史的如其所是】[责任编辑: 崔益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