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九品读|大唐血流成河,华夏策略胡国忠:祥瑞之后( 三 )


唐代时的禁军不仅掌控着长安等京畿地区的禁卫、戍守 , 而且承担着讨伐藩镇、四处征战等多重职能 , 凭借着军权的护卫 , 宦官群体开始扶摇直上 , 并开始掌握政权 。
从唐宪宗时代开始 , 唐廷又开始设置左、右枢密使 , 并不断侵夺宰相的行政权力 。 此后 , 由宦官们专任的掌控军权的左神策军中尉、右神策军中尉 , 以及宦官们掌控政权的左枢密使、右枢密使四个要职 , 被合称为“四贵” , 这“四贵”分别掌控军权和政权 , 任意拥立皇帝、任免宰相、处理军国要务 , 成为此后整个大唐帝国的实际最高决策者 。
而从唐顺宗开始的唐朝最后11任皇帝中 , 有8人是因为宦官的拥立才得以登上帝位 , 另外唐宪宗、唐敬宗都是被宦官所杀 , 还有研究者认为 , 唐顺宗 , 以及策划甘露事件的唐文宗也是被宦官所密谋杀害 。
宦官势倾帝国 , 甚至左右皇帝的废立和生死 , 一想到自己的爷爷唐宪宗李纯 , 和哥哥唐敬宗李湛都是被宦官所杀 , 再联想到自己也是在宦官的血腥屠杀和弄权下才偶然登上帝位 , 唐文宗李昂这个皇帝当得 , 也是胆战心惊 。
此前 ,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以后 , 在唐德宗的扶持下 , 宦官们再次执掌禁军大权 , 此后 , 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 , 唐德宗病死 , 随后唐德宗的长子李诵即位 , 是为唐顺宗 , 唐顺宗上位后 , 随即起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进行改革 , 并试图打击宦官势力 , 但宦官们随即发动反击 , 使得唐顺宗在位仅仅8个月就被迫“内禅”退位 , 随后 , 王叔文、王伾等“二王” , 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 , 统统被贬到各个偏僻州 , 担任闲官司马 , 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
45岁的唐顺宗反击宦官失败 , 几个月后也莫名其妙死去 。
考虑到前车之鉴 , 唐文宗于是更加谨慎谋划 , 当时 , 唐朝内部以李德裕为首的士族门阀 , 和以牛僧孺为首的代表进士出身寒族新贵 , 纷纷依托不同的宦官势力 , 在唐朝内部斗得不可开交 , 史称“牛李党争” , 以致唐文宗哀叹“去河北贼易 , 去朝中朋党难” 。
鉴于朋党官员与宦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于是 , 唐文宗又将眼光转移到翰林学士宋申锡身上 , 并与宋申锡密谋如何铲除宦官势力 , 为了响应唐文宗的计划 , 宋申锡在被提拔为宰相后 , 又联络了一批朝官壮大势力 , 以求暗中抗衡宦官 。
宋申锡联络的朝官中 , 就有吏部侍郎王璠 。
而正是王璠的两次出卖 , 最终导致用人不慎的唐文宗 , 计划一再落空 。
在知晓唐文宗和宋申锡的计划后 , 王璠转身就向统领禁军的宦官王守澄告密 , 王守澄则密不声张 , 转而诬陷宋申锡密谋拥立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凑为帝 , 缺心眼的唐文宗很快中计 , 他原本怒火中烧之下想杀掉宋申锡 , 由于部分朝臣发觉异常坚决阻止 , 唐文宗这才改而将漳王李凑贬为巢县公 , 宋申锡则被贬为开州司马 , 而牵连此事被处死和流放的有一百多人 , 此后 , 宋申锡最终死在开州(今重庆开县) 。
本来想依托宋申锡等大臣铲除宦官的唐文宗 , 没想到却被宦官施了反间计 , 但他并没有长记性 , 此后 , 他又开始起用郑注等人对抗宦官势力 。
作为江湖游医出身的郑注 , 曾经治好过雪夜取蔡州的名将李愬的病 , 由于宦官王守澄曾经在李愬军中作为军队监军 , 于是 , 郑注又因缘际会认识了王守澄 , 并被王守澄引为亲信带到了长安 。
郑注虽然是游医出身 , 但医术确实有一套 , 当时 , 唐文宗突然中风口不能言 , 御医们都治不好 , 没想到吃了郑注的药以后却颇有疗效 , 于是 , 郑注又从大宦官王守澄的心腹 , 转身成了唐文宗的宠臣 。
当时 , 郑注还与唐肃宗时的宰相李揆的族孙李训交好 , 由于李训精通《易经》 , 经常为唐文宗讲学 , 因此郑注和李训都被唐文宗引为心腹 , 并秘密授以铲除宦官的重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