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出川入海” 百姓增收致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的脱贫之路

【伟大壮举·扶贫印记】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仅收的价比市场上高,还解决了我们销路难的问题 。”初夏时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仓库外,斯俄乡霍古都村村民冲仁孜拿到卖青稞的钱,喜笑颜开地说:“过去我们种的青稞,每斤最高卖到1.5元,还不一定卖得出去 。现在,全村的青稞被产业园统一收购,解决了销路问题,青稞价格也提高到了2.2元一斤 。”
青稞,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甘孜县的脱贫故事就要从这小小的青稞说起 。
地处川西高原,青稞产量占甘孜州七分之一,甘孜县被誉为“康北粮仓” 。然而,多年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受制约,民众种植积极性下降,脱贫增收困难 。
“前几年,我们去百姓家里,发现他们囤积着大量青稞,少的有七八千斤,多的有几万斤 。”甘孜县委书记雷建平告诉采访人员,除“储备粮食防天灾”的传统观念使然外,青稞收购价低也导致老百姓不愿出售 。
要实现农户脱贫增收,青稞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7年,甘孜县委县政府决定招商引资,提升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提升青稞产值,让它走出大山 。”雷建平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
然而,偏远、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招商引资谈何容易?2017年开始,甘孜县派出多个工作组到拉萨、广州、上海等地考察青稞食品加工,前后三次赴上海与企业洽谈 。经过多番努力,2018年,甘孜县引进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在呷拉乡投资建成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为一体的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实现了产业的集中、集聚和集约发展,带动全县青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在园区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加工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青稞经过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一包包不同口味的青稞饼干被生产出来 。
青稞饼干生产线上,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操作机器 。她叫苏吉康珠,是呷拉乡笨德古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为家庭贫困,上完初中的她被迫辍学 。“去年,通过政府引荐,我来到青稞文化产业园工作,当时工资3000元 。这对我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后来,苏吉康珠被选派去上海学习,学成归来后成为管理人员,工资也随之提高,“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赚到这么多钱” 。目前,园区已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24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 。
据上海贝玛公司甘孜县生产负责人吴建华介绍,园区于去年9月开始试运营,以高于市场价收购青稞,加工成有机无公害的青稞饼干、青稞面条等高原特色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直销各地 。现如今,小小的青稞,终于走出大山,实现了“出川入海”——走出四川,进入上海乃至全国市场 。
青稞文化产业园的运营,只是甘孜县大力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 。甘孜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杨志刚介绍,近年来,甘孜县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的原则,坚持“大产业”破解发展困局,投资6.3亿元,打造贫困村“飞地”集体经济实体——格萨尔王城暨百村产业基地,为全县贫困村增加1100万元的直接收入;坚持“中产业”提升产业品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了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园区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365.6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3310元;坚持“小产业”持续稳定增收,先后投入5918万元在全县129个贫困村建设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户均增收1000—2000元 。
今年2月,甘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正如这“出川入海”的青稞,摆脱贫困的甘孜儿女,从雪域高原阔步迈入致富奔小康的广阔天地 。
(本报采访人员 李晓东 方莉 闫汇芳) 
【青稞“出川入海” 百姓增收致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的脱贫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