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传销披上互联网的皮 骗子将会场从窝点迁徙到聊天群

当骗子藏进手机
6月前10天 , 占据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免费下载榜头名的是一款名叫“秘乐短视频”的应用 。 它一度力压抖音、快手 , 号称在半年内累积5000万用户 。 然而这酷炫的“大生意”却难在主流媒体上寻其踪迹 , 我身边的多数人也没有听说过它 。 上一个如此“低调”的项目是“趣步” , 这款App号称“走路就能赚钱” 。 去年 , 在斩获数千万用户后 , 它因“涉嫌传销”被长沙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
没被阳光照到的潮流多半奔涌在阴沟里 。 趣步和秘乐有着相似的套路 , 都号称不付出任何东西就能赚到钱 。 注册后领到初始任务 , 前者要求每天走上几千步 , 后者则需每天刷几分钟短视频 , 做到这些后就能从平台处领到代币 , 而代币能兑换成现金 , 价值几十元——行话里管这叫“零撸” 。
至此 , 听起来还像是互联网公司惯用的拉新手段 。 可趣步和秘乐的布局才刚开始:如果将代币兑现 , 要扣大笔手续费 , 而且任务中断 , 从此再没赚钱的机会 。 要是感到肉疼 , 办法有两个:一是拉新人加入 , 拉的人头越多 , 获取代币增加 , 提现手续费也越低;二是先充值购买更多代币 , 解锁等级更高的任务 , 才有机会赚得更多 。
社会经验足够多的人大概已经意识到 , 这种说不清盈利模式 , 将拉人头作为主业 , 且发展下线能获得好处 , 还一味鼓动用户交钱以获取更多回报的套路 , 就算披上互联网的皮 , 再用复杂的规则体系作伪装 , 也是传销或者非法集资 。
最近两年网上类似的项目不在少数 。 单是“短视频”领域 , 除了秘乐 , 还有福音、速问、妙音 , 等等 。 趣步更是衍生出趣走、趣睡、趣问……吃喝拉撒呼吸说话都能赚钱 , 大饼画得又香又甜 , 就问你信不信?
互联网助力骗子将会场从传销窝点迁徙到聊天群 。 但是他们还是和传统传销一样 , 热衷拉大旗作虎皮——短视频、新零售到5G、区块链 。 当权威媒体做出有关监督报道 , 头子们会告诉下线 , 这些“负面”是组织为考验意志 , 筛选人才刻意放出的消息 。
这都是传销用了二三十年、一以贯之的套路 。 不同之处在于 , 趣步、秘乐们套上互联网的壳子 , 更好唬人了 。 App确实下载到了手机 , “眼见为实” 。 如果说“解冻民族资产”听着就像做梦 , “五行币”“善心汇”似乎也不靠谱 , 短视频平台可是公认的时尚 。 “朋友”也告诉你 , 这并非投资 , 休闲娱乐而已 。 有媒体调查发现 , 部分小城市的水果店、餐厅、美容院门口都挂起了秘乐短视频的推广条幅;一位名校学生甚至在学校论坛上发现了秘乐的广告 。
互联网降低的还不止心理上的参与门槛 。 加入传统传销 , 要抛妻弃子 , 带着少则几千 , 多则几万元奔赴外地 。 现在骗子们就在身边的手机里 , 聊天群24小时对话 。 我曾经在传统传销组织卧底过几天 , 洗脑确实凶猛 , 几天内十几位“讲师”轮番填鸭 , 思维真的会逐渐乱套 。 现在 , 一步到位变成细水长流 , 慢性毒药浸润全身 , 威力照旧凶猛 。
越来越低的门槛让趣步和秘乐们进一步迭代了骗局:不需要上来就交钱 , 甚至可以先让给你10元20元的甜头 。 当然 , 只要你有贪欲 , 想赚得更多 , 还是得回到交钱、拉人头的老路上 。
无论线上线下 , 骗局的本质是不变的 。 对于新入局的小白 , 它瞄准的一定是你的无知与贪欲 。 而另外一些参与者则是主动投身赌局——纵使是最黑心的传统传销盘 , 也有3%-5%的上线能够获利;而对于互联网上的“零撸”项目 , 投入可大可小 , 牟利机会更多 , 就像一位参与者告诉媒体的 , “我们知道它们都是资金盘 , 别接最后一棒不就好了?进去得早 , 没有亏钱的 。 ”
从这个角度上讲 , 趣步、秘乐这类“零撸”项目可谓将传销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 传销的整个链条不创造任何价值 , 唯一流动着、让项目越滚越大的 , 除了几千上万元的入会费 , 便是参与者为其交出的时间和信誉 。 现在 , 甚至连钱都可以不交 , 人们单纯出卖自己就行 。
至于互联网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人说 , 它让骗子接触到更多人——越是下沉市场 , 容易被骗乃至甘愿出卖自己的穷苦人越多 。
它似乎像一把刀 , 毫无判断力 , 在坏人手里就能杀人 。 这像是在谈论互联网的本质:它曾经自带价值观 , 人们默认它会使自己变好 , 提高效率 , 拿来沟通、学习、做生意 。 可它近年来不知不觉变成了纯粹的工具 , 众多公司试图用它占满每一个客户的时间 , 榨取更多利润 , 乃至直接用钱补贴、诱导下载 , 然后让新增用户尽可能沉溺于此 。 趣步和秘乐的骗子们常说:我们的补贴、拉新和那些明星公司如出一辙 。 回想下本质 , 这些公司倒是的确为趣步和秘乐们“做好了用户教育”“走通了商业模型” 。
它们一起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最新隐喻:当操纵它的企业与人不再有价值观与道德 , 互联网便不再是人的工具;相反 , 人会成为互联网的奴隶 。 我们被困在公司精心研发的App里 , 即使不充值 , 把注意力贡献干净也行 , 然后化成年报上好看的日活与年增数据;这其实与趣步、秘乐对待我们的方式如出一辙 , 它们在商业逻辑上无比高效 , 都是榨干人的价值 。 整个互联网似乎还越发认可这种“赛博朋克”似的未来 。
再回到传销这潭黑水 , 无比阴翳的前景在于 , 旧的人性问题无法解决 , 新的工具又挖出了更多陷阱 。 唯一能指望的似乎只有全然的外力——直到前所未有的监管利剑挥下 , 这些糟心的骗局与悲剧恐怕会反复上演 。
【中国青年报|传销披上互联网的皮 骗子将会场从窝点迁徙到聊天群】程盟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