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再迎改革,消费者权益成为“牛鼻子”

【经济观察】车险再迎改革 , 消费者权益成为“牛鼻子”近日 , 涉及千家万户出行安全的车险迎来新一轮改革 。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 明确提出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改革主要目标 , 对保险公司列出“降价、增保、提质”等阶段性任务清单 , 并提出一揽子具体改革措施 。此次改革定位为综合性改革 , 涉及交强险改革 , 也涉及商车险改革;既涉及条款改革 , 也涉及费率改革;既涉及产品改革 , 也涉及服务改革 。 根据指导意见 , 改革后的预定附加费用率将从35%下降至25% , 同时预定赔付率将大幅上升 。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 这是力度最大的一次车险改革 。据了解 , 从2015年启动商用车费改试点以来 , 我国已开展了多轮车险改革 。 从前期的实践来看 , 车险险种日渐丰富、费率厘定日趋多样化 , 保障服务有所创新 。 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车险保障需要与车险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 消费者对车险服务仍有诟病 。“目前都是一些小改革 , 真正触及根本利益的改革、触及利益藩篱的改革、深水区的改革还没有开始 。 ”此前 ,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 , 近年来 , 银保监会在车险市场加大监管力度 , 取得了积极成效 , 但车险市场长期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从市场表现来看 , 随着竞争的激烈 , 一些保险公司大打“价格战” , 拼手续费 , 正常的市场秩序受到干扰 , 车险费率出现波动甚至反弹 。近年来 ,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 , 车险保费的增速也进一步下滑 。 2019年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仅为4.5% , 行业乱象有抬头趋势 , 车险综合成本率仍一路看涨 。 而同时 , 行业整体赔付率却难以有效提升 , 车险经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受到质疑 。有专家将车险市场的上述窘境描述为“哈定悲剧”—— 在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中 , 每个博弈方都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为目的 , 最终损害了大家的公有利益 , 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 , 因为所有公司都想做大规模 , 但是在客户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不断推高成本来获客 , 这样不仅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服务 , 保险公司的利润也得不到保证 。“从国内外情况来看 , 追求多重目标以及目标之间相互冲突往往是车险改革面临的难题和反复的原因 。 基于我国车险的市场体系、竞争格局、价格弹性等特点 , 要实现各参与方在改革中都获益 , 难度不小 。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 基于此 , 此次车险综合改革按照先后主次和轻重缓急的原则 , 将“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主要目标 。根据政策设计 , 保障责任优化、产品服务丰富、附加费用合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竞争有序、经营效益提升等具体目标 , 都应当服从、服务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总体目标 。上述负责人坦承 , 改革中可能出现保费规模下降、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行业性承保亏损、中小财险公司可能面临经营困难等情况 。 但阵痛在所难免 , 市场机制下总得面对优胜劣汰 。 作为改革主体 , 保险公司只有抓住“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个“牛鼻子” , 把发力点由保费规模、产品销售转移到车主身上 , 车险行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采访人员 北梦原来源:工人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