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千亿半导体巨头蓄势待发,沪硅产业引领硅片国产化进入快车道|面对面( 二 )


值得注意的是 , 截至目前 , 沪硅产业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亏损 。 数据显示 , 2016年至2019年 , 沪硅产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70亿元、6.94亿元、10.10亿元和14.92亿元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81.32万元、-9941.45万元、-1.03亿元和-2.37亿元 。
分产品来看 , 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含SOI硅片)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 , 实现10.96亿元;300mm半导体硅片销售实现营收2.15亿元 。
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 , 经营业绩下降主要是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带来亏损增加所致 。 子公司上海新昇作为300mm半导体硅片的行业新进入者 , 系2018年下半年才进入规模化生产 , 在2019年行业景气度较低时期 , 产品销售受到的影响也相应较 。
对此 , 李炜坦言 , “沪硅产业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是在2014年踏入硅片领域的 。 彼时 , 硅片全行业均处于亏损 。 在国际上没有人赚钱的时候 , 毅然要做硅片 , 体现了国产替代的决心” 。
实际上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的多位半导体业内人士均认为 , 沪硅产业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无需太多担忧 , 这是半导体企业发展历程的必经过程 。
“我们看到 , 中芯国际成立9年后才真正实现盈利 。 未来我国市场5G配套的产业空间增量巨大 , 令海外半导体巨头眼馋 。 而沪硅产业坐拥本土优势 , 其8、12英寸产品瞄准了国内需求的步伐 , 受益于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和物联网等应用领域的强劲需求 , 对应的功率器件、传感器等需求旺盛会有效带动沪硅产业的产能 , 逐步实现盈利 。 ”一位TMT行业分析师指出 。
(本报实习生杨顺顺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 , 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 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 ,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
文章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