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提高录取率!高考志愿这样填

【你的大学你做主】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陈鹏
开栏的话
俗话说 , 七分考 , 三分报 。高考结束 , 不少考生和家长开始为报志愿发愁 , 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 , 谁前谁后 , 孰重孰轻?从今天起 , 本版开设“你的大学你做主”专栏 , 从学科前景、学校定位、专业冷热、地域差异、就业预期、社会需求等角度 , 邀请一线教师、学科专家及专业人士 , 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化解难题 , 提供最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
还有几天就到高考出分时间了 。填报志愿时你希望读热门专业、新兴专业 , 还是特殊类专业?读完本科想继续深造 , 还是直接就业?在什么行业工作?在哪个城市扎根?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该如何做好信息搜集工作 , 怎样掌握填报志愿技巧 , 合理规避风险 , 提高录取率呢?来听听专家和专业人士的提醒 。
知分、知线、知位
——志愿填报首要原则是从自己的分数和排位出发
高考成绩出来后 , 考生最为关心的是总分数 。事实上 , 和总分数一样重要的 , 还有“一分一段表” 。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辛向仁表示 , 填报志愿的第一步 , 就是要做到“知分、知线、知位” 。“知分知线” , 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 , 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 。“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 , 对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 。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 , 以便缩小范围 , 重点了解 。”
“考了什么样的分数 , 在省内排名有多高 , 能读什么样的学校、专业 , 基本与多年来该位次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相一致 。”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说 。“不要妄想获得超出分数位置的录取结果 , 更不要听信商业机构的宣传 , 通过他们所谓的指导 , 占到便宜 。”
除了高考分数、学校录取线 , 还有哪些信息需要重视?
辛向仁提醒考生 , 需要关注的关键内容还有投档方式、批次设置 。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几个学校?每个院校填报几个专业?是否设置服从调剂栏等?“以上这些权威信息 , 一定要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 省级考试院、目标高校的官网获取 , 做到心中有数 。”
“大菜单”加“小菜单”
——将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在知己知彼后 , 就要考虑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了 。通常来说 , 要将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 选择合适的学校、专业 。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孙俊华认为 , “志愿填报要基于对一定时期的人生规划作出选择 , 首先需要明确个人兴趣爱好 , 提早规划职业生涯 。”胡向东对此表示认同 , “学校、专业与地域之间的选择 , 因个人成绩和家庭情况而异 。核心要找到匹配自己兴趣、分数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学校 。有人说学校选择离家越远越好 , 家住海南的考生到哈尔滨读书 , 每年交通费都是巨大支出 , 这个选择也并非最优解 。”
学校和专业选择 , 有哪些步骤?
胡向东建议考生根据自己分数所处位置 , 明确自己可以选择的学校 , 即制作自己可选学校的“大菜单” 。再梳理自己的兴趣、爱好、城市喜好、就业趋向等 , 选择出与自己分数和选择方向都匹配的学校 , 制定可选择的学校目录“小菜单” 。再阅读目标学校的《招生章程》和计划数 , 了解其在科类、有无专业级差、调剂政策、有无单科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 再次进行匹配 。胡向东建议考生 , 在“小菜单”基础上 , 拟定出自己的“个性菜单”即“志愿草案” 。如有条件 , 可征求一些老师、名单学校上的校友等方面的意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