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边关告急,偏偏国库还空虚?明代宗:开放国子监吧,可纳粟入监( 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更别提“明代宗”其实还有“后手”
而这个“后手” , 也就是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便已经制定好的“官员考核制度” 。
大家看哈 , 明代宗开放国子监 , 让百姓得以通过纳粟入监的形式来进入国子监学习 ,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又有几个能承担的起这般巨大的花费呢?
因此 , 除了有钱的地主阶层以及官家子弟以外 , 剩下的寒门士子依旧只能是继续通过“中举”、或者“贡士”的途径来进入国子监学习 。
这也就等同于明代宗推行“例监制度”以后 , “优质监生”的数量并不会减少多少 , 只不过由于“纳粟入监”的监生数量暴增 , 这才让优质的监生在“监生总数”的占比上呈现了缩减的景象 , 其实真实数量并没有多大变化 。
这也就意味着“明朝”的人才选拔体系依旧还能满足正常的运转 , 不过就是增加了一些“筛选”难度罢了 。
而这个“筛选”的工作 , 便是由明朝的“官员考核制度”来完成 , 按史料记载 , 明朝的官员考核制度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方向 , 一个是“考满法” , 另一个则是“考察法” 。
毕竟 , 监生的最终目的 , 基本都是为了当官 , 而针对这些“例监”监生的 , 主要便是这个“考满法” , 谁让这“考满法”主要针对的就是“新任官员”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官员考核制度框架图
明太祖规定 , “三年给由 , 曰初考 , 六年曰再考 , 九年曰通考” , 顾名思义 , 每一个新上任的官员 , 在任第三年都会迎来第一次“初考” , 然后每三年一考 , 直到第九年通过最后一次“通考”以后 , 才算是通过了“实习期” 。——《明史·选举三》
而且这九年的期限还不能贸然更改 , “必考满始实授” , 与此同时 , 在官员在完成考核以后 , “考满法”会对新任官员在这九年里的表现做出一个综合评估 , “其目有三:曰称职 , 曰平常 , 曰不称职” 。——《明史·选举三》
表现不好的 , 自然是卷铺盖回家 , 表现平常的 , 依旧还是原来的低等职位 , 不会被升迁 。只有表现称职的 , 也就是优秀的 , 才能得到“升迁”的机会 。
同时 ,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 , “考察法”也并不是闲置的 , 而是与“考满法”相辅相成 , 会从“曰贪 , 曰酷 , 曰浮躁 , 曰不及 , 曰老 , 曰病 , 曰罢 , 曰不谨”等八个角度对官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明史·选举三》
试问 , 在如此严格的“官员考核体系”之下 , 那些通过“例监”进入“国子监” , 且没有真才实学的“监生” , 会有机会进入到明朝真正的“政治核心”吗?显然机会十分渺茫 , 即使有 , 那也必定是有其“闪光点” , 故而才得到了明朝统治者的欣赏 。
所以 , 如果这么看的话 , 那这“例监”制度对明代宗而言 , 显然是要利大于弊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寒门士子画像插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 , 相信大家不难发现 , “例监”制度之所以会推行 , 属实是因为边关告急 , 而国库也恰好面临着一个空虚的尴尬局势 , 所以明代宗这才迫于无奈选择了开放国子监 , 通过“纳粟入监”的形式来完成对“国库空虚”状态的改善 , 继而改善边防将士军需不足的困境 。
与此同时 , 就像前文曾说的 , “纳草纳马者动以万计” , 想通过“例监”进国子监的代价并不低 , 但也正是由于其换取“监生”名额的“代价”并不低 , 所以普通的寒门士子其实并未因这个“例监”制度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 依旧该怎么学还怎么学 。
推荐阅读
- 王臣|明朝成化年间,妖道以邪术魅惑皇帝、祸乱江南,终被斩首示众
- 朱元璋|失业,没存款,没房子,父母双亡明朝皇帝朱元璋到底有多惨?
- 朱棣|徐达的后人在哪里?他们后来结局如何?
- 皇帝|明朝一位出生在正确节点上的皇帝,最有趣也最能折腾,可惜死早了
- 明朝|从肮脏的“养瘦马”产业链入手,来看看明朝食盐开中制如何崩溃
- 光明网|又一省告急!主雨带即将北抬!
- 初三励志当学霸哇嘎嘎|我喜欢你,胜于昨日,略匮明朝
- 明朝|在宋朝,明朝,汉朝和唐朝普通百姓的生活体验分别怎样?
- 明朝,朱棣|“妖僧”姚广孝一生到底追求什么?《大明风华》里为何如此潇洒?
- 明朝,袁崇焕|能让明朝灭亡推迟15年的关宁铁骑,为何却会被世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