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生活】33条避险法则;适用雷雨天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

【今日导读】
暴雨天自救避险的要诀
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塌陷
本文3840字,阅读需要约11分钟。
在本文开头,年父拜托诸位:动动手指、将这篇文章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说不定您的这样一个简单动作,就可能救人一命。
雷雨天,要说安全肯定是待在家里最安全。不过,这也不绝对;即使在家,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楼房居民要关好门窗、尽量避开有金属管道的地方,必要时切断家电的总电源,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避免生命危险,二是为了保护财产安全。每年雷雨季节,各个城市都有居民家里的电器遭雷击而损坏的。
尤其是,雷雨时千万别在高层的阳台上逗留,更不要跑楼顶上去,那些地方都有雷击危险。低洼院落、平房或地下室进水时,要先切断电源,再将老弱、行动不便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区,确保人员安全后,再考虑清理室内积水。
雷雨时如果出门在外,就要格外小心了。值此雨季,年父收集了出门在外的四种场景下、如何在雨中避险的办法。
第一种场景,路上行走(十条)
 危险|【生活】33条避险法则;适用雷雨天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
文章图片
雨中即景
1、出门前查看天气预报,有雨时要携带雨具。
2、暴雨来临前物色一个安全的地方,避雨至暴雨结束。避雨的地方要选择牢固的、地势较高的建筑物室内。
3、路遇暴雨,要就近找地势较高的牢固建筑躲避;同时联络家人,告知你的位置。
4、暴雨时,不要在高楼下、或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雨停留,以免有物品坠落砸伤。避雨时,还要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这些都有潜在危险。
5、暴雨时,不要在雨中嬉戏,避免冒雨行走。雨天不仅路滑,视线也差,暴雨中赶路易出危险。必须赶路时,一定要走安全路线,不可抢道、抢信号。
6、路面有积水时,不要贸然涉水,请在路边露出水面的台阶上行走。特别要避开雨水打漩涡的地方。
当路况不明时,即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轻率淌水。有积水的路面可能存在以下危险:
(1)水流太急、水深时,你可能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
(2)现在的马路上到处都有井盖,如遇暴雨、水急,这些井盖很可能被顶开冲走,而你根本看不到!一旦掉进窨井,命就没了。
(3)现在的供电线路多数都埋在了马路下面。靠近路灯杆和变压器箱体的地方,暴雨浸泡后、说不定会漏电;一旦触电、肯定没得救,没人敢去救你。
无论雨中还是雨后,遇到高压线杆(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都要远远绕道避开,不可接近、更不可触碰。
 危险|【生活】33条避险法则;适用雷雨天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
文章图片
2013年8月11日,贵州施秉县一陈姓男子因为在树下避雨,遭雷击死亡。
以下带★的内容,仅供专业人士或危急情况下参考:
★发现有断开电线掉到地上积水中、又不得不通过积水时,可选择单脚跳过积水、并确保通过时另一只脚一直离开水面。
★若有人水中触电,救援前应让电力部门先关电闸;如果雨已停止,可用绝缘体将触电者与积水分开。
7、暴雨伴随雷电时,一定要注意防雷。尽量选择待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体干燥。打雷时,如果无建筑物可躲避,也不要站在空旷地带的树下、电线杆下,雨伞也要收起来、让尖头朝下。并且,切忌使用手机。
★打雷时,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在空旷的地方,站在树下避雨,就相当于在避雷针下避雨。电线杆和雨伞也存在类似隐患。打雷时,与大树要保持至少3米以上的距离。如果打雷时正处在树下或电线杆下,要立即找低洼处蹲下,双臂抱膝、双腿靠拢、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千万不可用手接触地面、水面。
8、如果暴雨一直不停,要警惕避雨处是否仍然安全。尤其是有泥石流隐患的地方,更要高度戒备,时刻观察环境异常动向,随时准备更换避雨场所。
9、暴雨时,要远离不牢靠的危险建筑;除了前面说的广告牌以外,还包括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山坡上的围墙以及临时搭建的一些建筑。
不牢靠的建筑还包括工厂厂房!现在很多厂房都采取钢架结构,如遭狂风暴雨的冲击,不排除有可能倒塌。还有一些土坯房,其房顶、墙垛和地基,都可能经不起暴雨的冲刷。
10、暴雨时,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等也都不安全,不得靠近或停留。
第二种场景,户外郊游(六条)
 危险|【生活】33条避险法则;适用雷雨天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
文章图片
户外郊游
1、雨具要放在方便取出的地方,如背包侧袋、顶袋或主袋顶部。出游时遇到雨天,要马上取出使用。勿因雨小而不用,淋到落汤鸡时再穿就来不及了。
2、不管买背包时卖家如何夸耀其防水性,遇到暴雨时、都要在背包外另加一层防水罩。
3、如果提前知道要下雨,就要把背包内衣物、睡袋等用防水塑料袋包好。易碎怕潮物品,如食品、药材、底片或火柴等,可用硬壳的保鲜盒盛放。
4、地图若是游玩的必需,就要额外注意保护、防止雨淋,并保存在容易取出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
5、户外遇到雷雨要加倍提防雷击。要点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