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跨越52年,东西湖大堤乘风破浪仍无恙( 二 )



(2)先锋:党旗飘扬在大堤上

20多公里外 , 东西湖大堤44公里哨所 , 平均年龄62岁的老党员李体新、郭连芳、潘建华、李荒松、郭西杰 , 一直坚守在大堤上 。 哨所旁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显得格外显著 , 7月8日 , 5人在这里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 , 由62岁的李体新担任党支部书记 , “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 哪里最困难我们就往哪里上” 。 李体新告诉采访人员 。
巡防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巡防最困难阶段是夜班 , 背水坡种植了一片“防护林”夜间稍有风吹便有落枝掉下来 , 而草丛中还有蛇虫穿行 , 夜间视线不明巡防须时刻提防 。 为此 , 李体新等5人主动担任起更多的夜间巡防任务 , 从晚上11时至次日早上7时 , 不间断地来回全程行走 , 一次巡防下来基本上走了约有15公里 。 往往巡防结束了 , 李体新也不会马上离开 , 随时替换想要休息的队员继续巡防 。 五人里年龄最大的郭西杰已经69岁 , 他说:“作为党员 , 防汛有需要我们就要积极响应 , 水不退我不退 。 ”
在东西湖大堤的巡防人员中 , 48岁的张友春和22岁的张顶峰这对父子兵格外醒目 , 一老一少搭档巡堤 。 这对父子10年前从丹江口移民至柏泉街 , 10年后他们作为东西湖人在东西湖守护着“新家园” 。

大队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 , 听说大队召集年轻人上堤防汛 , 7月5日 , 张友春跑到大队替自己和儿子张顶峰报了名 , 当时的张顶峰还在吴家山一家公司上班 。 接到父亲的电话 , 张顶峰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家和父亲一起守堤 。 “保护大堤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家 , 必须要回来的 。 ”张顶峰笑着说 。
中年|跨越52年,东西湖大堤乘风破浪仍无恙
本文插图
平均年龄62岁的老党员们成立的临时党支部

(3)责任:帮助养殖户抢收14万斤鱼 将损失降到最低
刘行如和好友守护的东风垸大堤背水坡连着大片鱼塘、荷塘 , 这是195户养殖户的生活来源 。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 , 东风垸水位已超过保证水位 , 垸内养殖户面临着因洪涝险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 东山街水产大队联系鱼贩 , 组织捞鱼工人对东风垸垸内鱼塘进行抢收抢卖 。
57岁的养殖户夏运接承包了140亩鱼塘 , 他感叹道 , 没有捞鱼工人帮忙 , 一旦真的因为洪涝淹了 , 自己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
目前 , 在水产大队帮助下 , 部分养殖户已经转移到安全地区 , 养殖户的饲料、生产工具等物资统一搬运至安全存放点 , 并通过抢收抢卖累计销售近14万斤鱼 。

东西湖区东山街农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吴国辉表示 , 能销的销 , 不能销的进行转塘 , 做好汛期的准备工作 , 尽量将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
中年|跨越52年,东西湖大堤乘风破浪仍无恙
本文插图
巡防人员们在巡查

(4)科技:智慧水务提供科学防汛决策
东风垸大堤防汛方式恪守的传统与变化 , 是东西湖防汛工作变化的缩影 。
东西湖境内的水口险段是汉江一处著名险段 , 汉江在此弯折 , 形成一个锐角 , 汉北河又在此汇入 , 使得河岸受冲刷严重 。
1998年特大洪水后 , 汉江大堤堤脚先后加固3次 , 坡身做了护坡 , 路面完成硬化 , 还修建了隔渗墙 。 近年来这里还架设了8个摄像头 , 连接到智慧水务系统 , 为防汛决策提供更精确、便利的信息 。
东西湖区水口防汛抗旱分指挥部指挥长陈三发介绍 , 在我们水口堤管所的专用电脑上 , 打开智慧水务系统后 , 可以实时看到水口险段每一处的水位水情、人员巡逻、车辆进出等全部情况 , 观测范围达1公里 。 人坐在办公室内 , 甚至可以看到河对岸的房屋情况 。
“我们还采用了一些视频会议的手段 , 对每日汛情进行研判分析 , 减少来回奔波 。 堤防改造 ,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 让我们对防守水口险段充满信心 。 ”陈三发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