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茉侃历史|大都成了他国的了,奴儿干都司:大明时期的中国疆域;大清末期

奴儿干(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区) , 清政府称之为尼噜罕(满语中指图画 , 意思是山川景色秀美) 。 早在十三世纪七十年代 , 元王朝曾经在这里设征东招讨使 , 管理征收骨嵬部(库页岛)的军赋 。
一、奴儿干都司设立的历史考证 。
明王朝建立后 , 明太祖朱元璋多次派遣官员到奴儿干进行“招抚” 。 1403年(永乐元年) , 明成祖朱棣设置了奴儿干卫 , 任命忽剌温等处的头领把剌答哈等人职任奴儿干卫的指挥同知等 。
璃茉侃历史|大都成了他国的了,奴儿干都司:大明时期的中国疆域;大清末期
文章图片
把剌答哈(图像)
奴儿干卫的设立 , 表明黑龙江下游地区开始归属明王朝的统治 。
1411年(永乐九年) , 明王朝依据当时的需要 , 在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地区 , 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 为大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 都司的主要官员刚开始为流官 , 后为世袭 。
努尔干都司的设立 , 除了有《明实录》、《明会典》、《大明一统志》等官方文献的记载外 , 还有曾建于黑龙江口特林地区的两大石碑为证 。
其一是1413年(永乐11年)建的“敕修努尔干永宁寺记”碑;其二是1433年(宣德八年)建的“重建永宁寺记”碑 。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 二碑均被沙皇俄国劫掠而去 , 现今珍藏于海参崴博物馆 。
璃茉侃历史|大都成了他国的了,奴儿干都司:大明时期的中国疆域;大清末期
文章图片
“重建永宁寺记”碑(图像)
这两大碑的碑文 , 都翔实地刻录了当地的历史渊源:元王朝设置东征元帅府 , 出兵黑龙江下游 , 直至海外库页岛等事实 , 以及明王朝建立努尔干都司的经过等 。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标志着从斡难河到黑龙江全流域的南北地区 , 都曾经是明王朝的统治区域 。
二、奴儿干都司地区的管辖情况 。
奴儿干都司的管辖范围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 , 东至大海;北抵外兴安岭 , 南接图们江 , 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 。
璃茉侃历史|大都成了他国的了,奴儿干都司:大明时期的中国疆域;大清末期
文章图片
奴儿干都司形势图
其境内的民族主要有女真族、蒙古族、苦夷(苦兀)族、吉里迷族、达斡尔族等 , 民众大多以渔猎为生 。
大明王朝任命各部族的首领掌管各卫所 , 颁发给印信 , 延续其习俗 , 统领其部属 , 按时向大明王朝缴纳贡品 。 贡品主要有貂皮、海东青、马匹等 。
大明政府在元王朝建立的驿站的基础上 , 恢复了奴儿干地区通往内地的驿站传递 , 从而密切了奴儿干地区与大明王朝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 , 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 , 促进了奴儿干地区各方面的发展 。
驿站的主要干线是海西东水陆城站 。 北部起自奴儿干都司的治所特林地区西部的满泾站 , 中途经过四十五个驿站后 , 南向到达底失卜站(黑龙江双城县境内) , 然后经过辽东都司直达北京 , 全长约两千五百公里 。
三、奴儿干卫所的设置及归属 。
根据《明实录》记载 , 从1403年(永乐元年)到1409年(永乐七年) , 明王朝在斡难河、黑龙江流域南北地区 , 以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格林河、恒滚河等流域 , 先后设置了一百三十个卫所 。 到明万历年间(1573到1620年) , 增加到384卫 。
据明、清两代的文献记载 , 就黑龙江南北地区的卫所来说 , 设立在斡难河以东、嫩江以西 , 包括呼伦贝尔地区和黑龙江上游南北地区的有:斡难河所、卜鲁丹河卫等十四个卫所 。
沿精奇里江设立的有托木河卫、古里河卫等五个卫 。 精奇里江是黑龙江北部的支流 , 那里经过200多年的垦种 , 出现了一些从事农耕的村屯 。
后来的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 , 就是从明王朝设卫后逐渐开垦发展为村屯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