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论.第三章,本体论
第三章 本体论第一节存在存在的定义:存在是人知道的 。活着的人有一个共同点 , 即能知道 。 首先 , 活着的人知道自己还活着 。 然后 , 活着的人看到的 , 听到的 , 摸到的 , 闻到的 , 感觉到的 , 想到的 , 等等等等 , 全知道 。 要把人知道的全部用一个词来表示 , 这个词就是“存在” 。“存在”这个词作为动词 , 是“存在着” , 即还没有消失的意思 。 “存在”这个词作为名词 ,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概念 , 它的含义是“人知道的” 。存在这个概念是最空洞的概念 。 就因为它空洞 , 所以它装得下所有概念 , 是最抽象的概念 , 是最高抽象 。 因为“存在”太抽象了 , 我们掌握了它与什么都没有掌握一样 , 所以 , 我们得往下面走 。第二节物质和精神物质的定义:物质是自有的存在 。精神的定义:精神是再有的存在 。要知道 , 就要有被知道 。 没有被知道 , 就没有知道 。 当人类的老祖先 , 第一批人第一次看见眼前的山——比如说 , 就是我们宜宾的翠屏山 , 他们就知道了翠屏山 。 翠屏山是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了的 。 原始人看见了翠屏山之后 , 在他们的大脑中就有了翠屏山的映像 。 翠屏山虽然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了 , 但在人类出现以前 , 没有人知道 , 它无所谓存在不存在 。 在人类出现以后 , 人类看见了翠屏山 , 知道了翠屏山 , 翠屏山才成为有了人以后的一个存在 。 人类的第一批人看见了翠屏山后 , 他们的大脑里就有了一个翠屏山的映像 。 他们的大脑里有了一个翠屏山的映像 , 他们当然是知道的 。 他们的大脑中的翠屏山 , 他们知道 , 这个映像翠屏山 , 也就是一个存在 。 大自然中的翠屏山和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都是存在 , 它们有区别吗?明显有 。 翠屏山是本来就有的 , 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 , 是人看到翠屏山以后才有的 。 我们可以说 , 翠屏山是自有的 , 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是再有的 。 翠屏山和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都是存在 , 前者是自有的存在 , 后者是再有的存在 。 存在有了两种 , 一种是自有的 , 另一种是再有的 。 我们把自有的存在叫做物质 , 把再有的存在叫做精神 。 显然 , 物质是本原 , 具有第一性 , 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 , 只有第二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结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是第一性的;精神是人的大脑对物质的反映 , 是第二性的 。普天之下 , 普天之上 , 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山 ,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自有的 。 普天之下 , 普天之上 , 只要是自有的存在 , 都是物质 。在已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中 , 都是用的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这个定义在意思是对的 , 在表述上就不那么好了 。第三节实体和虚空实体的定义: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 。虚空的定义:虚空是有待认识的物质 。空间的定义:空间是人在认识中把物质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在物质世界 , 有两种不同的存在 , 一种是实打实的存在 , 另一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 山水鱼虫 , 人马花鸟 , 这些是实打实的存在 , 过去的天空 , 现在的太空 , 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 在实打实的存在中 , 每个存在都有一个特征 , 即此物不是它物 。 我不是我的夫人 , 翠屏山不是真武山 。 此物不是它物 , 即此物是独立的 , 不在他物之中 。 实打实的存在的这种特征 , 我们称作独立性 。 既具有自有性 , 又有独立性的物质 , 需要一个概念来表示 , 这个概念就是实体 。 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 。在人类还没有弄清气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 地球的大气层对古人来说 , 是一个空——天空 。 当人类弄清气体是怎么回事了 , 大气层就不再是空了 。 气体也是实体 。 现在 , 太空是空 。 太空以后会不会成为不空 , 现在好像还无法证明 。 无法证明 , 就是还没有认识 。 除去大小星球的太空 , 一方面是还需要认识的 , 另一方面也是自有的 , 因此 , 太空是有待认识的物质 。 因为当我们说“太空”的时候 , “太空”是包含星球的 , 所以 , 我们应该另外用一个词来称呼没有星球的太空部分 。 我把除开星球的太空称作虚空 。 虚空是有待认识的物质 。物质世界由实体和虚空组成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是实体 , 而实体是有边的 。 实体没有边 , 又何来独立性 。 因为实体是有边的 , 人们自然会想到 , 物质世界有没有边 。 物质只有一个特征 , 即自有的 。 物质没有独立性 。 因此 , 物质世界是没有边的 。 马儿要在地上跑 , 马鞍子要放在马背上 。 有边就有边内和边外 。 如果我们为物质世界设定一个边 , 那边外又是什么呢?如果边外依然是自有的 , 那边内和边外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没有区别 , 这个边又有什么意义呢?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结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今天的天文学认识到宇宙中的若干光年 , 明天天文学有了进步 , 也不过是在已知的若干光年上加上新知的若干光年 。 宇宙即物质世界 , 是没有边的 。在已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论述中 , 这个结论表述为“空间是无限的” 。 已有的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 空间是对物质的抽象 , 这个抽象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 。 我的住房内是属于我的空间 , 在这个空间里 , 不仅有空气 , 还有我喜欢的桌子板凳 。 当我自由自在地在我的房间里说“我的房间是我的自由空间”的时候 , 我不仅把我房间里的桌子板凳空气抽掉了 , 连我自己也被抽掉了 。 什么都没有的“我的空间”只存在于我的大脑中 , 什么都没有的“我们的空间”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 。 没有物质的空间是精神存在 。 在物质世界没有抽象的空间 。 空间是人在认识中把物质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在已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论述中 , 空间是和时间是连在一起的 。 这一节只讨论空间 , 后面将讨论时间 , 结论都一样 。 否定了空间和时间在物质世界中的存在 , 就没有必要再讨论“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第四节关系和属性变化的定义:变化是同一个存在出现了不同 。时间的定义:时间是人把认识对象的变化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作用的定义:作用是一个实体使另一个实体产生了变化 。关系的定义:关系是实体间的作用 。属性的定义:属性是实体的能作用和能被作用 。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 。 有独立性的意思 , 是此物不是它物 。 实体的独立性不是实体间不相干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就有蜻蜓站上头 。 ” 。 蜻蜓站在小荷上 , 小荷不会动 , 小鸟站在小荷上 , 小荷就要摇了 。 小荷从不动到摇、动 , 我们称作产生了变化 。 小荷还是小荷 , 但动和不动是不同的 。我先想吃馒头 , 后来想吃面 。 想吃馒头和想吃面都是我的想法 , 但先的想法不同于后来的想法 , 我们也称之产生了变化 。 小荷是物质 , 我的想法是精神 , 它们都产生了变化 。 变化是同一个存在出现了不同 。实体变化是一个过程 。 把实体变化的过程的内容抽掉 , 剩下的空壳就是时间 。 把两个以上的实体的变化过程的空壳加以比较 , 就是时间的长短 。 把某个实体的某个变化过程的空壳作为标准 , 就是标准时间 。 有了标准时间 , 就可以度量其它实体的变化过程的长短 。 在物质世界中 , 只有实体的变化过程 , 没有实体的变化过程的空壳 。精神变化也是一个过程 。 把精神变化的过程的内容抽掉 , 剩下的空壳也是时间 。时间是人在认识中把认识对象的变化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小荷的变化(摇、晃动)是由小鸟站上去造成的 , 我们说小鸟作用了小荷 。 作用 , 是一个实体使另一个实体产生了变化 。按照力学原理 , 小鸟作用了小荷 , 小荷反作用了小鸟 , 小鸟和小荷相互起了作用 。 实体间的相互作用 , 就是实体间的关系 。 关系是实体间的作用 。实体间的关系不仅仅有力学关系 , 还有其他关系 , 所有关系 , 都是实体间的相互作用 。小鸟能使小荷晃动 , 是因为小鸟有足够的重量;小荷能在小鸟的作用下晃动 , 是因为小荷有足够的柔软 。 小鸟的重量不是小鸟 , 但这个重量是属于小鸟的;小荷的柔软也不是小荷 , 但这个柔软是属于小荷的 。 小鸟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软 , 分别属于小鸟和小荷 。 我们把小鸟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软 , 称作“特征”或“属性” 。 小鸟没有重量 , 不能使小荷晃动;小荷没有柔软 , 不能被小鸟晃动 。 小鸟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软 , 分别是小鸟和小荷的属性 , 分别使小鸟和小荷能作用和能被作用 。 属性是实体的能作用和能被作用 。小荷被小鸟作用的同时 , 也作用小鸟 。 被作用与作用同在 。特征也是属性 。 把属性称作特征 , 是为了把此实体与它实体区别开来 。小鸟没有重量 , 就不能使小荷晃动;小荷没有柔软 , 就不能被小鸟晃动 。 小鸟和小荷的晃动和被晃动关系 , 是因为小鸟和小荷有相应的属性 。 属性 , 是实体的 。 小鸟和小荷的属性 , 决定了小鸟和小荷的晃动和被晃动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三个结论:实体决定关系 。妻子不耍小脾气 , 丈夫的大度就得不到表现;丈夫的大度没有表现出来 , 丈夫就没有依据说自己有大度这种优良品质 。 丈夫的大度品质 , 属性 , 是在对妻子的宽容中表现的 , 实现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四个结论:实体的属性是在关系中表现的 , 实现的 。第五节实体自身变化的原因和实体间的普遍关系小鸟不会使小荷折断 , 大风能把小荷折断 。 为了能欣赏荷花 , 我们设法让大风吹不到小荷 。 荷花开了 。 花无百日红 。 不管我们怎样努力 , 荷花还是凋谢了 。 荷花凋谢了 , 莲蓬出现了 。 莲蓬里有莲子 , 莲子成熟后 , 埋在水池的泥里 , 会长出荷花 。 莲子埋在水池的泥里 , 会长出荷花 , 苞谷子却不行 。温度能使鸡蛋变成鸡子 , 却不能使石头变成鸡子 。使鸡蛋变成鸡子的温度 , 可以来于母鸡 , 也可以来于机器 , 而鸡子就只能由鸡蛋变成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五个结论:决定实体自身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 。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个结论在毛泽东的著作中 , 表述为“内因是决定因素” 。 毛泽东的这个表述是欠妥的 。 在鸡蛋有了变小鸡的内在因素后 , 有没有适宜的温度 , 就成为鸡蛋能不能变成小鸡的决定因素 。 外因也是决定因素 , 只不过是第二决定因素(毛泽东也说:“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鸡蛋变成了鸡子 , 就有虫子要遭殃了 。 此实体的变化要依赖它实体 , 此实体变化后又要影响它实体 。 实体与实体之间存在普遍的关系 , 实体存在于实体与实体的普遍关系之中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六个结论: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 。第六节对立统一和对立面转化质的定义:质是实体相互区别的属性 。量的定义:量是人对不同实体的相同属性进行比较的结果 。度的定义:度是实体在量的变化上产生质变的点 。对立统一的定义:对立统一是对立面共存 。取一个杯子 , 装满水 , 再放进一个苹果 , 苹果挤出一部分水 。 将苹果取出 , 把杯子里的水加满 , 再放进另一个苹果 , 杯子里的水再一次溢出 。 杯子两次溢出的水不一样多 , 我们知道 , 是因为两个苹果不一样 。 我们把多挤出一部分水的苹果称为“大苹果” , 另一个称为“小苹果” , 两个苹果有了大小不同 。 两个苹果有一个相同的属性——能作用杯子里的水 , 使之溢出 , 将这两个苹果的这种相同的属性比较之后 , 得出一个结果:这两个苹果的这种相同的属性有不同 。 我们用“大”和“小”来代表这两个苹果的相同属性的不同 。 大苹果的“大” , 和小苹果的“小” , 都是从属于苹果的排水性的 , 我们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两个词 , 包含这两个词 , 这个词就是“量” 。 大苹果的“大” , 通过大苹果能排水这种属性的量表现出来 , 小苹果的“小” , 也通过小苹果能排水这种属性的量表现出来 。 一个苹果无所谓大 , 也无所谓小 。 两个苹果有大小 , 是因为比较了它们能排水这种属性 。 量是对不同实体的相同属性进行比较的结果 。苹果有排水的属性 , 梨子也有排水的属性 , 但苹果不是梨子 , 梨子也不是苹果 。 苹果和梨子因为它们的其他属性从而是不同的实体 。。 每一个实体都是它自身 , 此实体不是它实体 。 每一个实体都有很多属性 。 每一个实体的属性中 , 都有一个能把这个实体与其它实体区别开来的属性 , 我们把实体的这个属性 , 称作实体的“质” 。 质是实体相互区别的属性 。 质、本质、本质属性、是同义词 。此实体是此实体 , 必然有其本质属性;没有其本质属性 , 就成为它实体 。 因此 , 实体的本质属性 , 是实体从成为此实体的那一刻起 , 到还是此实体止 , 都有的属性 。实体是要变化的 。 决定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 。 因此 , 在实体内部 , 既有使此实体是此实体的本质属性 , 也有使此实体成为它实体的非本质属性 。 使此实体是此实体的本质属性 , 是实体的肯定因素 , 使此实体成为它实体的非本质属性 , 是实体的否定因素 。 如果没有肯定因素 , 它就不能成为这个实体 , 如果没有否定因素 , 它就不能变化成它实体 。 实体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是对立的 , 但又共存在同一实体中 , 这就是对立统一 。实体的属性不能离开实体 。 既然实体的属性有的是实体的肯定因素 , 有的是否定因素 , 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就必然分别属于实体的不同组成部分 。 这样 , 实体就是可分的 。 实体分开后 , 不再是原来的实体 , 但其独立性依然存在 , 所以 , 依然是实体 。大实体分开后是小实体 , 小实体依然是实体 。 大实体是对立统一的存在 , 小实体也是对立统一的存在 。 大实体小实体都是实体 , 实体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存在 , 因此 , 实体是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七个结论:实体是无限可分的 。实体是对立面的统一 , 实体的变化绝对的 。 实体的最终变化 , 是此实体成为它实体 。 只要实体的肯定因素还占着主导地位 , 此实体就还是此实体 。 此实体成为它实体 , 说明原来的实体的肯定因素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 。 原来的实体的肯定因素失去了主导地位 , 原来的实体的否定因素从从属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 。 实体的对立面产生了转化 。 实体的变化 , 即实体包含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 。 实体变化的内因 , 是实体内部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八个结论:实体变化的内因 , 是实体内部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 。任何一个实体的变化的开始 , 都是另一个实体的变化的结束 。 任何一个实体的变化的结束 , 都是另一个或几个实体的变化的开始 。 具体的实体的具体的变化有开始和结束 , 抽象的实体的抽象的变化没有开始 , 也没有结束 。 实体的变化是永恒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九个结论:实体的变化是永恒的 。实体的变化是永恒的 , 没有开始 , 没有结束 。 因此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实体的对立面转化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个结论:实体的对立面转化是绝对的 。对立面要转化 , 就必须有一个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双方的力量发生着变化 , 但实体还是原来的实体 。 因此 , 在这个过程中 , 只有量变 , 没有质变 。 当否定因素强到某个量 , 肯定因素弱到某个量时 , 否定因素就能够否定肯定因素 。 否定因素一下子就否定了肯定因素 , 实体就产生了质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对立面的转化 , 首先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 当量变达到质变点——即度的时候 , 产生质变 。 质变是一个飞跃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一个结论:量变引起质变 。小鸡是对鸡蛋的否定 , 臭蛋也是对鸡蛋的否定 。 实体的对立统一不是单一的 , 而是多重的 , 由此而产生的对立面转化 , 实体的变化 , 也是多样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二个结论:实体的对立统一是多重的 , 由此而产生的对立面转化 , 实体的变化 , 是多样的 。实体变化的内因是确定的 , 实体变化的外因是不确定的 。 因为实体变化的内因是确定的 , 所以 , 实体的变化具有必然性 , 鸡蛋就是要变小鸡;因为实体变化的外因是不确定的 , 所以 , 实体的变化具有偶然性 , 鸡蛋变小鸡要碰上适宜的温度 。 只要自然界野鸡的生存条件没有被人类彻底铲除 , 就总有一些野鸡蛋要变成野鸡;只要人类还想吃家鸡 , 就总有一些家鸡蛋要变成家鸡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三个结论:必然通过偶然开辟道路 。人人都希望有好运气 。 只是 , 一个人如果即没有人品 , 又没有能力 , 上是悬崖峭壁 , 下有明礁暗石 , 就是幸运之船相距不远 , 又怎么靠得拢来 。第七节关于否定的否定我不认为在实体的变化中 , 有否定的否定规律 。首先 , 从抽象上说 。 如果我们要认为 , 在实体的变化中有否定的否定规律 , 我们就得承认 , 在我们看来 , 实体的变化有两种 , 一种是否定 , 另一种是否定的否定 。 如果我们认为实体的变化有两种 , 我们就得说出 , 把实体的变化分为两种的依据是什么 。 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 , 认为有否定的否定规律 , 就是把实体(就算是物质)的变化分成了两种 。 更没有马克思主义者说出了把实体的变化分为两种的依据 。既然我们不能说出把实体的变化分为两种的依据 , 我们就不能把实体的变化分成两种 。 既然我们不能把实体的变化分成两种 , 我们就不能说在实体的变化中 , 有否定的否定规律 。然后 , 从具体上说 。 种子否定禾苗 , 鸡蛋却不否定母鸡——更不否定公鸡 。 就是在生物界 , 桃子也不否定桃树 。 在矿物界 , 更找不到否定的否定的影子 。 哲学的对象是整个世界 , 其结论是对整个世界的结论 。 结论是对具体的抽象的结果 。 抽象不能具体 , 就是想象 。 否定的否定不能在整个具体世界中还原 , 否定的否定就是不能证明的想象 。否定的否定规律是不存在的 。第八节本章小结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最高抽象的认识 , 世界的最高抽象是存在 。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 “黑夜看牛 , 混然一片”(黑格尔) 。 停留在“存在”这个抽象上 , 我们什么也不能认识 。 为了认识 , 我们得往下走 , 这就来到次一级的抽象——物质和精神 。 弄清了物质和精神的反映关系后 , 我们就得首先认识世界的本体——物质 。 物质有两种 , 我们只能认识实体 。 实体是有边的 。 于是 , 我们想到物质世界是否也有边 。 通过反证 , 证明物质世界没有边 。 最抽象的实体只有一个最抽象的表现:变化 。 认识进入实体的变化 。 把实体的最抽象的变化认识完 , 本体论就完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 。 而精神是怎样反映物质的 , 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 这是认识论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