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为什么年轻一代越来越痴迷于丧文化?都是这种心理惹的祸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心里鸡汤的时代已经过去 ,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丧文化” 。 我们不再每天给自己打个气 , 说着加油让自己努力 。
不再像以前一样看见鸡汤就去喝 , 相反 , 毒鸡汤慢慢变得流行起来 。
比如 , “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贫穷”、“努力不一定会成功 , 可不努力会很轻松哦”、“大家都以为我没什么朋友 , 事实上 , 我确实没朋友” , 这样的文字比心灵鸡汤更能博得年轻人的喜欢 。
从心理学上来说 , 是什么让“丧文化”逐渐取代了心灵鸡汤呢?
从众心理
随着现在网络的飞速发展 , 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 , 在集体主义文化下 , 我们生怕错过了什么 , 大家喜欢什么 , 自己也忍不住想去跟风一下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众心理(Crowd psychology) 。
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实验——阿希从众实验(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 。 实验选取了大学生为实验对象 , 一组7个人 。 其中有6个人都是提前商量好的演员 , 只有一名为真正的测验者 。
在实验中 , 需要向这七人呈现一条标准线段的长度 , 随后又呈现3条不同线段给所有被试 。 这三条线段只有一条是与第一条等长的 , 另外两条明显的比最初那条长或短 。

青年|为什么年轻一代越来越痴迷于丧文化?都是这种心理惹的祸
本文插图

然后 , 由实验人员当着所有人的面从第一个人开始问哪个线段与第一根等长 , 为了更好的实验效果 , 实验特地把真正的那一名被试安排在最后 。
前面的6名演员都认为那个一眼就能看出比原始线段短的线段等长 , 到了真正的被试选择时 , 仅有25%的人还能坚持自己 。
当实验后 , 询问那75%的人为什么没有坚持自己时 , 他们都说刚开始自己的心里觉得很可笑 , 这个答案明明是很显然的 , 可是后来 ,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答案都一样时 , 他们的内心开始慌了 。
直到自己前面的人答案都是一致时 , 心理完全崩塌 , 觉得可能自己真的错了 , 毕竟那么多人都是那样认为的 。
【青年|为什么年轻一代越来越痴迷于丧文化?都是这种心理惹的祸】这个实验表明了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很难走出从众的影子 , 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 。
青年|为什么年轻一代越来越痴迷于丧文化?都是这种心理惹的祸
本文插图

比如 , 各大商家为了产品的促销设置很热门的“双十二”、“618狂欢购物节” , 其实在很多年前是没有这些特定的节日的 , 可每一年的销售额依旧高得吓人 。
现在回过头来问问我们自己 , 那些东西我们真的需要吗?很多人其实买了就后悔 , 那么为什么还要涌入一窝蜂的购物流呢?

原因也很简单 , 我们不想被定义为不跟随主流文化 , 大家都在参加 , 如果自己不参加 , 显得太过于不合群 。
即使会买很多东西 , 或者晚上刚下单 , 第二天发货就后悔 , 也会跟着大众买买买 。 所以 , 丧文化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主流文化 , 是年轻人的一种新向标 。
就像曾经流行的“非主流”文化 , 主张做自己 , 标新立异 , 就是不能和他人一样 , 要有自成一派的风格 。
青年|为什么年轻一代越来越痴迷于丧文化?都是这种心理惹的祸
本文插图

在那个年代来讲 , 也是一种主流文化 。 可是放在如今来看 , 很多人会认为当时的自己很可笑 , 甚至还认为有点土 。 但可别忘了 , 当时可是非常火热的 。
怎样合理面对“丧文化”?
仔细想想自己是怎样了解认识丧文化的 , 丧文化为自己带来了什么?自己内心深处真的喜欢这种丧吗?还是因为从众心理才走入这样的认知之中 。
丧文化真的可以让我们更快乐吗?还是说不知不觉中你也只是成为了一个丧文化传播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