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连获三年青创赛奖:与同姓教授专利相似( 二 )


和周广东参与的课题组所在学院一致 , 段某严《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的实验操作也在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
而专利的第二位发明人段书凯 , 据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官网 , 现任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 智能传动和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代理主任 , 智能传动和控制技术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 类脑计算与智能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 重庆市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脑认知分中心副主任 。 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类脑芯片、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仿生信息材料等 。
除《一种光电双控柔性蛋清忆阻器在数据存算一体化中的应用》专利外 , 西南大学官网显示 , 段书凯曾与上述专利的另一位发明人王丽丹至少合作了11个国家发明专利 。 而段某严在初二时曾获得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水中叉鱼”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智能优化方法》参赛作品 , 辅导老师名为王丽丹 。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找到一位名为王丽丹的教授 , 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与电路设计、忆阻器与忆阻系统、生物电子电路和神经形态系统等 。
其与段书凯学术交流密切 , 官网显示 , 两人合作了共22个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 仅中文学术论文合作了35篇 。
围绕段书凯、段某严、王丽丹三人密切关系的讨论近日在社交网络上引发讨论 。 7月17日 ,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再次登录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官网时发现 , 段书凯个人简介页面中“发明专利介绍”等内容已被删除 , 其中包括与王丽丹共同合作的11项国家发明专利信息 。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官网段书凯的个人主页上 , 其和王丽丹合作的国家发明专利 , 截图时间为7月16日凌晨1时13分 。
段书凯个人主页上目前仅存的信息 , 截图时间为7月17日12时34分 。
多路空间变换卷积神经网络 , 识别准确度99.75%?业内人士:可发计算机视觉顶级论文
除初二以《“水中叉鱼”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智能优化方法》获得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 高一以《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段某严还曾在初三获得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 作品为《无人驾驶的鹰眼-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交通标志识别与APP实现》 。
《无人驾驶的鹰眼-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交通标志识别与APP实现》项目简介 。
该作品的项目简介提到 , 无人驾驶汽车风靡全球 , “目前 , 智能交通标志识别主要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但由于易受到图像空间多样性影响 , 难以满足实际应用中快速性和准确性要求 。 针对这个问题 , 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和空间变换网络相组合 ,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路空间变换卷积神经网络 。 ”
“对不同尺寸的输入图片进行多路训练 , 增强了网络的泛化能力 , 能够很好地适应图像的空间多样性 。 通过用德国交通标志识别数据库GTSRB进行测试 , 我们设计的系统识别准确度达到了99.75% , 超过了目前最高准确度99.67% 。 同时 , 将提出的算法移植到Android手机移动终端APP上 , 可以帮助行人和车辆安全出行 。 ”
基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对该项目的简介 , 一位来自自动驾驶算法公司的工程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 参赛作品中提到的“系统识别准确度达到了99.75%” , “如果真的超过目前其他学者 , 做到99.75%的准确度 , 是可以发表计算机视觉方面的顶级论文的 , 所以我感觉水分比较大 。 ”
【|中学生连获三年青创赛奖:与同姓教授专利相似】据当地媒体报道 , 段某严曾以“怀揣科技强国梦想的好少年”获选感动当地十大人物之一 , 获奖理由包括“个人科技创新成果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金奖” , “专注无人驾驶技术中的交通标志识别技术 , 设计的算法识辨精度达到99.75% , 超过目前最高准确度99.65% 。 ”
段某严3年申报3项科技创新成果 , 且每一项都获全国大奖 。 其中 , 《无人驾驶的鹰眼-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交通标志识别与APP实现》和《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都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计算机科学参赛项目 。
尽管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 , 但某985高校计算机视觉方向教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这两个研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 “这个项目(指无人驾驶的鹰眼项目)感觉至少是一个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准 , 如果是一个初三学生在没有什么帮助下独立完成 , 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 可以称得上神童了 。 ”
但他同时提到 , 如果是在指导下完成的 , 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 “因为不清楚这个学生相关方面的基础 , 投入了多少时间 , 以及怎么指导 , 所以也不是很好说 。 ”
“深度学习入门不算很难 , 有开源框架 , 很多本科生2周就能上手 , 初中生也不能说就学不会 , 取决于花多少时间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 。 ”该教授表示 , “当然要使用深度学习作出创新性的东西 , 即使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也不太容易 , 而且这个项目还要移植到Andriod上做一个App , 这要会相关编程 , 工作量也不小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