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摩健康|我是怎么发现《伤寒论》的真相?( 二 )


所以 , 中医的实证定义是有邪气、代谢废物 , 表现为寒热偏性 , 两种邪气 , 叫做实证 。
第四:补法
那么 , 补法在哪里呢?其实补法起源于神农 。 神农尝百草的的目的 , 是寻找甘平甘滋的食品 , 可以长期食用不会有明显的偏性 。 食品的特点是:甘平 。 首先是平性 , 所谓平性 , 就是寒热偏性不那么强烈 , 不明显 , 并且偏于补益 。
也就是说 , 补法首先是食疗 , 其次涉及平性的药物 。
这也就是《黄帝养生经》里面讲的五脏补泻方法 , 简称「五苦欲补泻」 , 不同于后世的五行理论 。 它的特点是只讲五味补泻(在运气篇中是六味 , 有淡味 。 《太素》也是有淡味) , 不讲寒温 。
为什么五苦欲五脏补泻不讲寒温?因为他说的是「急食」 , 是吃食品 , 包括五果、五菜、五肉、五黍等 , 全都是食品 。 这是讲食疗法 , 食品偏于平性补益 。
食疗法在《素问》中 , 又叫做「汤液醪醴」 。 汤液治轻浅的疾病 , 醪醴治疗久病顽病 。
这就是「和剂汤法」「调百药剂和」的医经内治法 , 讲究虚实补泻 。 补法从食品开始 。
而在《伤寒论》的少阴篇 , 我们也可以看到多种食品 , 包括大米 , 蜂蜜 , 鸡蛋 , 猪肤 , 阿胶等等 。

答摩健康|我是怎么发现《伤寒论》的真相?
本文插图

第五:寒热与虚实
《本草经》定义药物 , 首先是气味 , 又叫做性味 。 这里的「气」或者「性」指的是药物的寒热作用 , 也就是吃下去以后通过参与代谢 , 表现出对体温的影响 。
气、性 , 指的是寒热 。 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淡 , 代表药物作用 , 参与代谢途径的不同路径 。 比如辛味发散走表 , 苦味燥湿走里等等 。
再加上《汉书艺文志》中对于经方的描述 , 「本草石寒温」 , 以寒温偏性来治病 , 用错了叫做「以寒增寒、以热益热」 , 最后有一句「精气内伤 , 不见于外 , 是所独失也」 。
经方 , 又叫做「水火之剂」 , 水火就是寒热 , 寒热两大类方剂 , 汉代的经方 , 特点是:没有补法!因为它是使用寒热祛邪的方剂 。
而《伤寒论》中 , 论述寒热祛邪的 , 首先是「表里之治」 , 尤其是讲表里先后 , 表里同治 , 定义了里位寒热、寒热夹杂 , 表位有寒的多种关系和治法 。

答摩健康|我是怎么发现《伤寒论》的真相?
本文插图

第六:先后原则
在表里同治的法度上 , 表寒和里寒同病 , 急当温里 。 温里用四逆汤 , 四逆辈 。 攻表用桂枝汤 。
为什么要先温里 , 后攻表?这其实是体温平衡的代谢机制 , 代谢出路的问题 。 具体就不解释了 , 在书里面 。
先后原则 , 是根源于体温平衡与代谢输布途径 , 比如汗法从表位排泄代谢废物 , 清法、下法从二便排出 。 从而达成体温寒热的调节 。
表里先后原则 , 定义了四种实证:
太阳病表寒、太阴病里寒 , 阳明病里热 , 少阳病里位寒热夹杂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少阳病 , 并不是小柴胡汤为代表 。 口苦咽干目眩 , 并没有规定表证 。 少阳中风 , 其实是厥阴病 , 这就是为什么在厥阴篇也看到小柴胡汤条文 。

答摩健康|我是怎么发现《伤寒论》的真相?
本文插图

第七:两种理论分形
我对《伤寒论》的学习 , 到这里形成全新的图像 。
张仲景是从寒热机制 , 构建了表里先后与同治法的实证治法 , 这部分来源于汉代经方、水火之剂 。 水火之剂有几个大的缺陷 , 这里略过 , 书里面有 。
也就是说张仲景用表里之治淘汰了经方 , 淘汰了水火之剂 。 这是汉代以后 , 罕见有人提到水火之剂的重要原因 。 但是 , 后来张仲景的伤寒论体系 , 又被叫做「经方」 , 这是不同于汉代经方的概念 。 不同在哪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