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鸿鑫|全球首套天然气压力能节能项目 如何跨越技术商业化的“死亡之谷”( 二 )


基于与科威的长期合作 , 天使轮融资较为顺利 。 由于项目是科威孵化 , 按照投资要求 , 单位投资的孵化项目 , 个人也必须投资 , 天使轮加上谭鸿鑫团队的个人投资、四川投资公司和清华方的投资公司 , 共同孵化了一家新的公司——玄同科技 。
“天使轮融资解决了把原理变成样机的问题 。 ”谭鸿鑫说第二轮融资解决的是中试的资金 。 但第二轮风险投资并不顺利 , 谭鸿鑫连说了两遍“非常困难” , 前后折腾将近两年时间 。
全球没有先例的装备类项目 , 当时这个不成熟、完全ToB的技术 , 并未实现工程化 , 很难找到能够看懂项目的投资人 。 而仅凭设想 , 投资人也无法确认这个产品将来的市场容量 。
“没有工程化的时候 , 你说这个东西做成了会怎么样 , 投资人们可能会说‘我相信 , 但前提是你能做成吗?’”谭鸿鑫说那是最困难的时候 。
这背后也透露出风险投资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投资逻辑 。 在风险投资体系更为成熟的美国 , 资本愿意给新技术投资 , 但中国往往需要看到技术的市场前景才会考虑 。
2017年 , 他们找到广东的风险投资基金 , 按照要求把总部从无锡迁到佛山 。 但资金并没有一次性到位 , 等到项目完成中试可以用了 , 投资人才给最后一部分资金 。 中试完成后 , 谭鸿鑫又紧锣密鼓投入到将设备放大、实现技术产品化的工作中 。
经过长时间准备、历经创新项目审批的漫长过程 , 首个工业化项目最终落户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四川和邦化工公司的天然气调压站 , 年发电量达570万度 , 压力能回收发电过程不消耗天然气 , 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1889吨 , 减排二氧化碳5511吨 。
“虽然整个项目在天然气压力能回收中不算特别大 , 但因为这部分的能源原来是白白浪费的 , 对于化工厂来说 , 这部分回收的能量是很好的经济效益 。 ”在谭鸿鑫看来 , 这个项目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它是世界上第一套双转子膨胀机天然气压力能回收装置 。
转型求变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模式一直在变化之中 , 这也是生存之道 。 从国外承接技术 , 在国内孵化落地 , 科威从2009年开始尝试这样的模式 。
“本来作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 我们主要的工作是为企业提供服务上 , 要么从科研机构中间拿到技术转让给企业 , 或是应企业要求 , 去寻找技术再卖给企业 , 这是最经典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 。 ”谭鸿鑫说 。
这样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技术开始鲜有人问津 , 完全找不到产业承接者 。
“我们开始想 , 是不是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来组织团队 , 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把它变成能够推向市场的产品 。 ”依靠这样的模式 , 谭鸿鑫和团队也孵化了几家公司 , 除了玄同科技 , 早期还包括亿华通 , 清华的老师有技术 , 科威在天使轮阶段进入 , 作为出资人帮忙组建团队 , 在成熟期退出 。
“现在国内创新创业的总体环境是不错的 , 但还有很多问题 。 ”谭鸿鑫举例科研人员自主创业 , “其实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 , 可能不具备企业管理能力 。 ”
【谭鸿鑫|全球首套天然气压力能节能项目 如何跨越技术商业化的“死亡之谷”】他谈及即将召开的电话会议 , 主题是一个科研团队希望科威能够帮忙出一份技术商业化的方案建议书 。 他们的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 但科研人员解决不了实验室研究和建立企业之间的关系 , 如果都离开研究所 , 很多资源可能就用不上了 , 如果留在研究所还要兼顾研发工作 。
技术商业化的工作陷入两难 , 这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 而通过需求找技术还是从技术出发找需求 , 这也是很多技术转移机构需要做的选择难题 。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 , 约80%是企业有需求 , 委托科研人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 很多统计概念把委托研发排除在技术成果转移的项目中 , 这其实是不对的 , 因为这样的横向收入会占据很大比重 。 ”谭鸿鑫说 。
或许这些企业的需求都是一些已知技术 , 并不要求很高的技术门槛 , 只是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 而很多科研院所的技术带有前瞻性 , 能够填补一些领域的空白 , 可能数量很少 , 一旦做成 , 影响力和市场容量不可估量 。 “其实这与技术转移机构自身拥有的能力和资源有关 , 如果着急出业绩 , 可能走企业那边 。 ”
在技术商业化的供给端 , 对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 对挖掘出来的技术进行技术商业化可行性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 “现在很多人写项目 , 常常写一个简单的说明用来推介 , 难以描述清楚技术的竞争力及应用场景;由于自身缺少对技术的深入了解 , 别人一两个问题就把你问倒了 。 ”
更多技术转移机构遇到的问题是 , 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项目 , 依靠自身就可以实现转化 , 或自己与和企业对接转化 。 这些技术转移机构的必要性又在哪里?
做增量 , 成为谭鸿鑫眼中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 , 这意味着其要做的是更难转化的技术项目 。 此时 ,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需要挺身而出 , 给有转化需求的科研人员匹配资源、匹配团队、帮忙找资金 , 一家企业的技术不够 , 还要匹配其他几家 。 这也是谭鸿鑫他们摸索出的新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