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中心的?

鲍盛刚草根首页 | 鲍盛刚首页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中心的?2020-07-17独立战争后 , 美国在当时英国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依然处于边缘地带 , 那么在之后的100多年里 , 美国是如何从边缘国家成为世界中心的呢?归纳起来讲:一是离不开独立后美国的励精图治;二是离不开美国的南北战争 , 此次战争结果使美国脱离了英国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 , 从一个棉花产业国走上了通往工业强国之路;三是美国在19世纪后半期抓住了两大机遇 , 首先是全球化的机遇 , 承接了来自英国的产业 , 资本 , 技术大转移 。 其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 弯道超车 , 成为工业强国 。 四是离不开两次世界大战 , 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的诺亚方舟 , 加速了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独立战争之后 , 美国由英国殖民地变成了美利坚合众国 , 但是其经济依然处于英国为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之下 。 19世纪末 , 英国的殖民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 其殖民地领土及其人口 , 均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 。 从美洲到非洲 , 从亚洲到大洋洲 , 加上英国所在的欧洲 , 全球五大洲 , 24时区都有英国的地盘 。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欢欣鼓舞地说: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地 , 加拿大和波罗的地是我们的伐木区 , 澳大利亚是我们天然的牧场 , 秘鲁和南非是我们出产金银的矿……显然 , 美国在这个体系之中只是一个边缘国家 , 一个出口农业与原材料以换取工业产品的国家 , 当时英国甚至连一个马钉都不让美国生产 , 所以 , 亚当·斯密认为美国天生就是一个农业国 , 而且会一直这样下去 , 谁也没有想到美国之后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 面对英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 , 独立后的美国有两种选择 , 一是由托马斯·杰斐逊设计的 , 是一个由自耕农组成的非中央集权的农业国家 。 二是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设计的 , 是一个依靠工业生产来推动经济的进步 , 使美国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 后者的设计当时看 , 就如天方夜谭 , 但最后却改变了美国的命运 。南北战争可以说是美国从一个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工业强国的转折点 , 因为美国南北战争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 维护了国家统一 , 废除了奴隶制度 , 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 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 使美国迅速成为工业化强国 。 当美国内战开始时的1861年 , 那时它还是个农业国 , 农业是它的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 然而过了四十年到了19世纪末 , 由于它在工业上的迅猛发展 , 它的工业制造业却取代了农业 , 从而成为当时世界上三大工业强国之一——英国、美国和德国 。 美国之所以在南北战争之后迅速成为工业强国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承接了大量英国产业与资本的转移 。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 , 英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由聚合阶段进入到离散阶段 , 在1870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由盛而衰 , 其原因在于资本的流出与对外投资的加速发展 。 1870年至1913年间 , 英国的对外投资增长了近250% , 1913年达到了40亿英镑 , 相当于近一半的英国储蓄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 , 除了土地之外 , 英国资产的一半多在海外 。 无疑对外投资从短期和对资本来讲比国内投资盈利更高 , 但是 , 长期来看对英国和世界经济结构都是一种深远的变化 , 而美国的崛起与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世纪后半期的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和技术的转移 。紧接着两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世界经济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 由此结果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倡导者与主导者 。 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果使美国成为资本大国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 欧洲各国欠美国的债务达100亿美元 。 美国政府贷款除外 , 仅在国外的私人投资1919年已达69.5亿美元 , 1929年增加为170亿美元 。 战后 , 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 从1776年从欧洲人手中独立 , 到1917年反攻并初步“占领”欧洲 , 美国只用了一百多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 , 美国也保持中立 。 当纳粹德国向苏联发起进攻一个星期后 , 美国副总统杜鲁门对《纽约时报》发表谈话说:“如果我们看到德国正在胜利 , 我们就该帮助俄国 。 无论谁占上风 , 我们都该让他们互相杀戮 , 杀得越多越好!”1941年 , 日本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 , 美国国会四小时内通过了对日宣战的决议 。 随后 , 轴心国的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 , 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 此时 , 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是德日的总和 , 1944年则达到了轴心国的两倍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美国不仅走出了30年代的“大萧条” , 而且美国的经济实力更无人能比 。 1945年年底 , 华盛顿拥有2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 , 差不多等于全世界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二 , 因此布雷顿森林会议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基础的 。 此外 , 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差不多占世界全部工业生产能力的一半 , 美国制造的各种商品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从历史上看 , 美国曾经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 也是全球化的倡导者与引领者 , 可以说没有全球化 , 就没有美国的崛起 , 也没有美国的伟大 。 那么 , 目前美国为何要反对全球化呢?这是因为每一轮全球化都有聚合与离散两个过程组成 , 聚合是指全球资本 , 资源 , 人才向世界某一地区和某一国家的转移与集中 , 由此形成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分工体系 , 中心地区和国家既是生产中心 , 也是世界权力中心 , 而半边缘与边缘地区和国家大多是原料与农业生产国 。 离散是指随着中心地区和国家发展的饱和以及成本上升 , 利润下降 , 产业逐步由中心地区向半边缘和边缘地区的转移 , 结果导致世界分工体系的大变局 。 正是因为全球化的这种聚合与离散效应 , 决定了资本 , 财富与政治权力在全球的不同分布与走向 , 也决定了不同国家对于全球化的态度 。 那么 , 美国是何时开始反对全球化的呢?有学者认为应该是在上世纪70年代 , 或者更加确切地讲是1973年 。 而之所以美国开始反对全球化或者说开始反思全球化 , 这是因为日本与德国经济的复兴与崛起 , 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 这意味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开始从聚合阶段进入到离散阶段 , 这也是美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对此就如同历史上大英帝国一样 , 盛是因为全球化 , 衰也是因为全球化 , 而且巧合的是有学者将大英帝国的衰退定义时间是1873年 , 而美国是1973年 , 正好相距100年 。 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崛起 , 使美国霸权地位出现了动摇 , 一时间 , 美国衰退论 , 美国世纪终结论 , 日本威胁论 , 成为时髦的话语 。 对此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在其《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一书中就分析到 , 美国的跨国公司既是美国权力的体现 , 但同时也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走向衰退的根源 。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 美国主导跨国公司的发展 , 对外投资被当作是美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 美国出台了一些激励跨国公司走出去的政策 , 以此促进西欧 , 日本地区的经济复苏 。 但是 , 随着技术向第三世界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传播 , 美国的跨国公司有助于这些国家振兴经济 , 从而使这些国家缩短了与美国的权力差距 。 如此一来 , 美国外交政策的初始目标将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而失效 。 所以 , 吉尔平建议美国用贸易或者援助的方式 , 而非对外直接投资去拓展经济交易 。 美国应该改革内部经济结构 , 改变公共政策方向 , 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 , “腾笼换鸟” , 鼓励投资国内 , 而不是投资海外 。 显然 , 美国并没有接受吉尔平的建议 , 以至于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 而这又能怪谁呢?目前 , 中美贸易纷争可以说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 美国与日本和欧洲国家贸易纷争的继续 。 尽管当时的美日贸易战使日本陷入了长期的迷失 , 以至于失去了将近30年 , 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 但是 , 美日贸易战并没有导致出现产业与企业大规模地回流美国 , 相反而是更大规模地流向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 。 30多年前 , 美国与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与推动者 , 而产业转移被认为是一条“微笑曲线” 。 曲线两端朝上 , 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 , 设计和销售 , 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 , 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 , 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 。 显然 , 在这条微笑曲线中 , 微笑的是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 , 因为它们控制了两头 , 由此控制了利润 , 而至于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作为制造加工中间环节 , 实际上是为它们打工而已 。 所以 , 当时美国与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对于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不屑一顾 。 但是 , 30多年后 , “微笑曲线”突然变成了“哭泣曲线” , 美国与西方国家认为是中国抢走了他们的饭碗 , 掏空了他们的制造业 , 是中国剥削了他们 。 中国“吃亏”变成了美国“吃亏” , 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究其原因 , 我们不难看出 , 美国企业是中美贸易的最大赢家 , 他们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 所以对他们来讲中国是机遇 , 绝对不是威胁 。 但是 , 问题是他们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并没有惠及美国社会 , 相反是以牺牲美国社会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 , 一方面由于将产业外包或者转移到中国 , 导致美国自身产业的空洞化 , 就业机会的流失 , 中产阶级的贫困化 。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外包与转移到中国 , 然后又将产品运回美国销售 , 尽管产品价格是降低了 , 这有利于消费者 , 但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却上升了 。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成了世界工厂 , 美国变成了能源与农产品出口国 , 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加速了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 , 对此就如班农所讲 , 如果继续以此下去 , 那么在不久未来美国将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 中国将不费一枪一弹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陀螺仪 , 对此就如同历史上美国取代大英帝国那样 , 而且中国会比美国干的更漂亮 。历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其《白银资本》一书中认为 , 从航海大发现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即1400-1800年左右) , 是亚洲时代 , 确切地说 , 亚洲 , 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洋 , 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 , 而欧洲实际上仅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次要的和边缘的部分 。 但是 , 美洲的发现使欧洲获得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 , 它们用美洲的白银以换取亚洲与中国的商品 , 美洲的金银首先使欧洲能够在亚洲经济列车上购买一张三等舱的车票 , 然后又能够包下一节车厢 , 最后才取代亚洲成为经济列车的火车头 。 同样 , 如果套用这句话 , 我们可以说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里 , 中国通过市场换资本 , 通过廉价劳动力换投资 , 在美国与西方经济列车上购买了一张三等舱的车票 , 然后又包下一节车厢 , 目前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列车的火车头 。 无疑 , 中国崛起及其世界影响力的基础也在于经济全球化 , 一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 , 融入世界经济秩序 , 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 , 由此在不经意间顺势而起 。 二是中国不仅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 而且顺势而为 , 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 其标志就是“一带一路” 。 英国地缘政治学者哈尔福德·麦金德曾经讲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将地球翻转过来 , 令我们看到了包含欧洲 , 亚洲 , 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在内的陆半球 , 更重要的是 , 不列颠大致处于该半球最显眼的地方 。 ”显而易见 ,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地理发现 , 更重要的是在于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机遇的发现 。 与此对比 , 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 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 , 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 , 更重要的是 , 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 中国不仅是过去30年里全球化的最大赢家 , 并且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化的主要引领者 。 显而易见 , 目前世界体系处于新一轮的转变与过渡时期 , 由此各国也都在这种转变中寻求最有利于自己的位置 , 贡德·弗兰克把它比作为抢椅子的游戏 , 因为椅子位置不同 , 国家的命运也不同 , 位置决定命运 。(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 与本站立场无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