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请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

 自由|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请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
文章图片
“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你看你张阿姨家静静,跟人家学着点!”
“女孩子考师范当个老师多好,你怎么就是不信呢!”
“别唱了,唱歌也不能当饭吃,好好学习才有出路!”
......
这些话,耳熟吗?
这些日常的对话看似对孩子千般万般好,但孩子们听着却很不舒服。为什么?
因为这些话语中都隐藏着或强或弱的控制欲,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方向,仿佛孩子只有听父母的话,才不会吃亏。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让他们万分完美、向别人看齐呢?何况,我们努力几十年,自己也并非“完人”,又怎么可以试图控制我们孩子的人生?
也许有些父母会说,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不对孩子严格一些,他们和同龄人的竞争就没有优势。那你是否考虑过,家长一味给予期望和压力,孩子真的会越来越优秀吗?甚至还有一些自身条件很优秀的父母因为自己孩子成绩不好来向我咨询:“我自认为是一个学霸妈妈,各方面都力图最优,但我的女儿对什么都不上心,成绩平平,没有任何兴趣爱好,这该怎么办?”
诚实地讲,遗传学上并没有“一位优秀的母亲或父亲,他们的孩子就一定同他们一样优秀”的定论。相反,学霸家庭中的孩子偏于平庸的例子,我倒是知道不少。更何况,“学霸”父母,并不一定擅长教育孩子。
一、成功的妈妈有可能做不成好妈妈
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和平民阶级家庭来说,他们对待孩子的期待与要求是不同的。
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分两类。
第一类是期望孩子复制粘贴自己的成功,早早为孩子规划好人生,确保他们衣食无忧,其中就包括了上述提到的“学霸”家庭。并且出生在学霸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被迫拥有了比同龄人更高的期望值。
 自由|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请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类是希望孩子能够个性化发展,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他们往往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社会上最普遍存在的平民家庭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往往是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长大后能够立足于社会,养活自己。这些父母往往已经经历了生活的不易,明白了不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所以他们会更加的严格要求孩子。那些自己未能实现的的梦想、那些对孩子未来的担忧,都会转化为对孩子的期望。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和英子的母女关系引发很多人的共鸣,妈妈宋倩其实就是一名典型的“学霸”妈妈。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数学教师,教学严格,对学生和蔼可亲,业务能力超强,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欣赏和敬佩她。
也是因为自身非常优秀的原因,她更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差劲”。她为了监督女儿英子学习,在家里凿了墙壁,安上了透明玻璃,以便看到女儿的一举一动。她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事无巨细,无微不至,但是,她的安排从来没有考虑过英子的想法。
最终,在宋倩的极度控制下,高三的英子抑郁了,她决定跳河自杀。在临跳前,她向宋倩大喊到:“你从来都是凭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孩子被这种牺牲自我的爱深深捆绑,心生愧疚,一方面想要挣脱,一方面却又被训话,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自由|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请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影视来源于生活,看到这一幕后,我不禁思考,这些我们为孩子苦心挑选的“成功之路”,真的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吗?这些期望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是一个成功的准绳还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呢?在我看来,家长不应该按照你们的要求对待孩子。
二、不要把自己认同的人生捆绑给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孩子如果“不听老人言”,就会“吃亏在眼前”,但事实上,无论从客观环境还是孩子的主观意志上来讲,按照你的期待去要求孩子,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首先,时代变了,你的成功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了。在我们那个年代,普通人成功只能通过学习、考试,来换得上层社会的入场券,“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绩几乎是决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条件。
可是如今,随着国民人口和素质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孩子想要考到名校比我们困难了太多,竞争人数增多,试卷难度加大,孩子想要达到我们期待的高度,其实很难。
但是虽说竞争变大了,通往成功的路也变得多了起来,孩子有机会靠自己的爱好去获得成功。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一书中讲到:“儿童出生的时候,他虽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但是他是带着一样东西来的,这个东西是每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成长的潜力。”这种潜力,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发掘,去找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
 自由|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请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你给孩子设定的人生,可能并非孩子认同的成功人生。有些父母总是在干涉孩子的人生,小到帮助孩子选择读什么书、上什么学校,大到学什么专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他们的孩子往往失去了选择权,但是这么做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还会让他们丧失探索世界的能力,变得安于现状,凡事只会妥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