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首创“封城”第一人,北宋吴越大饥疫中的能官赵汴,比包拯还硬核

眼下已经快到三月 , 但街头还是行人寥寥 。毕竟在传染病面前 , 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隔离工作 , 大多地区的人们都普遍选择在家待着 , 更不用说情况严峻的地方还在执行封城 。事实上 , 当下处于封城状况的武汉依然是防疫的焦点 。
而当前其他国家在疫情前面临挑战的情况也渐渐显现 , 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形势都开始变得严峻 , 我们看到了别人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的“他山之石” , 其实对我们也有着种种值得思考之处 。
五代十国|首创“封城”第一人,北宋吴越大饥疫中的能官赵汴,比包拯还硬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仅是这样横向的比较 , 从历史上来看 , 我们依然可以在古代发生过的"战疫"事件里 , 找到值得借鉴的例子 。
正如在北宋时期的一场“吴越大饥疫”里 , 我国首创了"封城"的抗疫手段 。“封城之举”究竟最开始是谁做出来的呢?这要归功于一千年前北宋的一位名臣 , 赵汴 。
先说说赵汴其人 。
在《宋史·列传第七十五》中 , 三位名臣里包拯居首 , 吴奎次之 , 赵汴第三;包拯被称为包龙图 , 其最高官职为枢密副使 , 赵忭则可以被称为赵龙图 , 最高官职为参知政事 , 相当于历代的丞相 。《宋史》记载 , 赵忭的外貌看起来忠厚清瘦 , 为人喜怒不形于色 , 家里不置产业也不买奴婢 , 还帮兄弟的女儿乃至孤女们置办嫁妆 , 又施舍穷人 , 行善事不可胜数 。
五代十国|首创“封城”第一人,北宋吴越大饥疫中的能官赵汴,比包拯还硬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赵汴不仅是个善人 , 而且做事颇有手段 。他仕途后期时 , 最后一任官是越州知州 , 上任时就正值吴越爆发大饥疫 。饥荒和疫情在古代往往相连带 , 荒年缺少粮食 , 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 加上交不起地租的农民流离失所 , 卫生状况和人口流动度都增大 , 再逢上容易爆发疫情的时节 , 就很容易屋漏偏逢连夜雨 , 饥荒之中疾病传播 , 饥荒过去疾病爆发 。
赵汴治理吴越大饥疫的事情在曾巩的《越州赵公救灾记》有记载 。他刚上任时碰上的是饥疫的第一阶段 , 饥荒 。宋神宗熙宁八年夏天 , 吴越之地发生了大旱灾 , 赵汴九月上任 , 一到就先展开全面调研:
"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 , 民能自食者有几 , 当廪于官者几人 , 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 , 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 , 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
五代十国|首创“封城”第一人,北宋吴越大饥疫中的能官赵汴,比包拯还硬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先弄清楚哪些地方受灾了 , 多少人还能够自理 , 而官员情况如何 , 官府粮食库存有多少 , 能够从富裕人家募捐到多少粮食 , 不纳税的人食用所剩余的粮食 , 登记在案的还有多少实存 。
除此以外 , 赵汴还要清理不能准确回报属地情况的官员 , 这些人轻则免职 , 重则回报朝廷听候发落 。把情况都摸清楚以后 , 赵汴把能够搜集起来的资源汇集到一起 , 派发定额救济粮 , 儿童发成人的一半;而且为了聚众防止踩踏哄抢 , 赵汴安排男女在不同日领救济 , 每人一次领两天的份 。
五代十国|首创“封城”第一人,北宋吴越大饥疫中的能官赵汴,比包拯还硬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又为了减少人员流动 , 赵汴从城里到郊野一共设了五十七个点来方便分配 , 而且告诉灾民如果谁乱跑离家了 , 那就什么都领不到 , 有意识地抑制城内外人口流通 , 以免引起人员接触混乱和加强疾病传播 。这些事做起来还是比较麻烦 , 需要人手 , 当地的官员不够用了 , 就把编制外的当地小吏也调来做事 , 完善官府办事效率 , 所以基本解决了饥荒中不能自理的灾民的问题 。针对还能自理自食的人 , 赵汴告诉富人不得囤积居奇 , 哄抬物价 , 而且又从官粮中调粮食来平衡粮价供应百姓 。他也给买卖粮食设了点 , 保证市场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