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松锦之战|低估了清军的耐力,崇祯被动的成为了十三万明军惨败的替罪羊( 二 )
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允许洪承畴继续稳扎稳打 , 继续与清军在辽东半岛展开持久战 , 或许松锦之战将有更好的结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而在笔者看来 , 这样的看法也许有些想当然!
1、为什么崇祯皇帝催战?那是因为洪承畴的错误 , 已经让明朝支撑不住了!
2、为什么没有携带足够的粮草?没有防备被清军包抄后路?这个问题也许更应该去质问洪承畴 , 要知道此时松锦之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 , 前线不放粮草、后路不顾包抄 , 难道洪承畴从来就没有打算过与清军进行决战?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 , 也许只有一个:洪承畴真的没有打算过与清军进行决战!而这个错判 , 也造成了最后的失误!
三、洪承畴错误的战局审判
松锦之战虽然在1642年4月 , 随着明军镇守的辽东塔山、杏山两座堡垒的沦陷才宣告结束 , 但这场战争早在1639年的年初就已经开始 , 确切的说从1639年起 , 皇太极就已经做好了打一场战略持久战的准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公元1639年 , 清军在锦州北部90里外的义州进行屯田 , 将这座明朝多年前就已经废弃的城池重新修复 , 并且将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全部开垦 , 这座城市成为了随后松锦之战清军的后勤补给基地 。
2、公元1640年 , 在进行一年的屯田和周密准备后 , 清军开始对锦州进行蚕食和包围 , 明清双方不断在锦州外围进行争夺战 。
3、至公元1641年春节后 , 锦州城已经全部被清军彻底包围 , 三十二座步兵大营将锦州城死死围困(每面环八营) , 见锦州城遭到包围 , 城内的明朝守军军心大乱 , 蒙古将领吴巴什、木诺齐等甚至率领6000多蒙古和汉族军民从锦州出逃 , 向城外的清朝守军投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1641年7月 , 洪承畴才选择率领主力部队前往锦州南侧20里以外的松山 , 与锦州外围的清军展开决战 , 而此时距离清朝开启松锦之战 , 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半之久 , 那在这两年半当中 , 明朝或者说是洪承畴自己 , 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那么长的时间 , 洪承畴也许一直都在做着这样一个梦想:清军的战略物资补给有限 , 早晚会主动撤军的!
其实从公元1616年 , 后金政权(清朝)正式建国 , 再到公元1639年松锦之战开始 , 清朝在明朝面前 , 总是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 , 那就是国小民穷的他们 , 始终无法发动一场持久性的决战 , 甚至长时间陷于经济危机 , 以至于皇太极时期 , 要通过前后五次绕过蒙古进入关内抢劫 , 来补充清朝作为一个国家的运转和军需 。因此 , 在很多明朝军事人物的概念里 , 无法进行持久性作战 , 已经成为了明朝判定清军作战能力的固定标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所以在1641年春天 , 崇祯皇帝召见洪承畴 , 询问有关松锦前线的局势时 , 洪承畴提出了一套军事调配方案:十五万兵马、支一年之饷 。也就是说 , 在洪承畴的概念里 , 一年的时间就可以解决松锦之战 , 也可以理解为在他的推断当中 , 自己的敌人清朝 , 只能在这场战争中坚持一年!
然而最后的结局呢?
四、战场的发展 , 却出乎明朝所有人的预料
公元1641年7月 , 洪承畴率主力部队前往锦州 , 远在沈阳的皇太极被迫征集全国境内15岁以上 , 70岁以下的所有男性从军 , 远赴锦州与洪承畴展开决战 。
推荐阅读
- 王臣|明朝成化年间,妖道以邪术魅惑皇帝、祸乱江南,终被斩首示众
- 朱元璋|失业,没存款,没房子,父母双亡明朝皇帝朱元璋到底有多惨?
- 赵括|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
- 朱棣|徐达的后人在哪里?他们后来结局如何?
- 皇帝|明朝一位出生在正确节点上的皇帝,最有趣也最能折腾,可惜死早了
- 张飞|长坂坡之战,若不是张飞据水断桥,赵云、刘备有机会逃走吗
- 牧野之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牧野之战
- 明朝|从肮脏的“养瘦马”产业链入手,来看看明朝食盐开中制如何崩溃
- 初三励志当学霸哇嘎嘎|我喜欢你,胜于昨日,略匮明朝
- 明朝|在宋朝,明朝,汉朝和唐朝普通百姓的生活体验分别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