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同虚设?专家:划分实名认证强度

为了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 网络直播App的平台方常常会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 网络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否到位 , 实名认证制度是否能发挥作用?
7月16日 , 第二期“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在北京召开 , 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网络直播App未成年人保护报告》 。 报告发现 , 有平台提供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同虚设 。
网络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同虚设?专家:划分实名认证强度
文章图片

会上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指出 , 未成年人往往会绕开身份证号、手机号等较弱的认证手段 。 她建议根据不同场景和安全风险 , 设置不同实名认证强度 。
《网络直播App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 , 绝大多数被测App无法有效识别未成年人并征得家长同意 。 一些App要求用户在注册时填写年龄 , 但当用户填写的年龄低于18周岁时 , App会自动将年龄限制在18周岁及以上 , 或是禁止用户注册 , 以规避“平台上有未成年人用户”的情况 。
另外报告提到在使用网络直播App过程中 , 50%被测App没有设置观看限制 , 用户即便处于未登录的“游客模式” , 也可持续观看并刷新直播内容 。 此外 , 13.3%的被测App存在主播实名制漏洞 , 即允许用户在未经实名认证的情况下开播 , 或是用未成年人身份信息通过认证 。
网络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同虚设?专家:划分实名认证强度
文章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
据刘晓春观察 , 未成年人能够轻易绕开身份证号、手机号等较弱的认证手段 , 以成年人的身份接受服务避开限制性保护措施 。 这暴露出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和被保护者没有形成共识 , 以及“青少年模式”的内容建设不足等问题 。
在她看来 , 未成年人身份识别困境不在于实名认证的“有无”问题 , 而是“强弱”问题 。 观看直播、开通直播、大额打赏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风险不同 , 所需的实名认证强度也不同 , 因此利用实名认证保护未成年人不该“一刀切 。 ”
刘晓春进一步分析 , 当前实名认证分为多种形式:较弱的实名制 , 一般是通过手机号和身份证号认证;较强的实名制 , 如需要提交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 甚至手持身份证照;而最强程度的实名认证 , 需要通过银行卡验证甚至人脸识别来确认身份 , 这常常涉及金融支付等领域 。
可见 , 不同强度的实名认证所需要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尽相同 。 南都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不少人对于企业收集人脸等生物信息的行为感到担忧 , 如何平衡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需要成为关切 。 刘晓春建议采用 “强实名认证+跳转对接”机制 。 平台强实名认证时 , 跳转对接具备强实名认证能力的服务或者政府统一加密的数据库 ,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隐私泄露风险 。
除了立法保护和平台履责外 , 刘晓春认为家长介入管理也是未成年网络保护中的重要一环 。 她建议 , 企业可以通过充分的风险警示、定期的使用提醒 , 以及提供家长介入管理功能 , 为家长管理未成年人作出提示 , 并提供管理工具 , 引导家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陪伴和监护职责 , 共同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黄莉玲
【网络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同虚设?专家:划分实名认证强度】编辑:蒋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