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吞金兽”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能否撑起“6000亿+”的市值?( 四 )


这直接导致中芯国际跟不上“国际步伐” , 譬如台积电在2011年就已实现28nm制程的量产 , 中芯国际则是4年之后才实现 。 更糟糕的是 , 芯片市场马太效应明显 , 技术落后4年想要追赶超越 , 可以说是难比登天 。
2017年5月 , 邱慈云因个人原因辞任CEO职务 , 赵海军接任 。 同年10月 , 梁孟松进入中芯国际 , 也担任CEO职务 , 中芯国际从此开启了双CEO模式 。
公开资料显示 , 赵海军曾担任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 , 拥有超过20年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及生产经验 , 进来负责制造;梁孟松曾任台积电资深研发处长 , 拥有超过450项专利 , 发表技术论文超过350篇 , 进来负责研发 。
钛媒体APP|“吞金兽”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能否撑起“6000亿+”的市值?
本文插图

梁孟松
双CEO模式下 , 公司经营重心也向技术研发倾斜 , 取得的成绩也让人眼前一亮:在300天内就攻克了14nm工艺技术难关 , 将工艺良品率提升至95% , 并持续向N+1制程突破 。
2019年9月 , 中芯国际在上海浦东的生产线上成功实现中国第一代14nm制程的量产 , 中国芯片界发出欢呼之声 。
与此同时 , 中芯国际的年销售额也迅猛增长 , 2017年到2019年 , 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13.9亿元、230.1亿元、220.2亿元 , 扣除2019年转让LFoundry的影响后 , 各期收入分别为198.5亿元、215.5亿元、213.3亿元 。
钛媒体APP|“吞金兽”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能否撑起“6000亿+”的市值?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从营收结构来看 , 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是其主要营收来源 , 2019年该部分收入合计为199.94亿元 , 占总营收额的93.12% , 公司其他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为光掩模制造、凸块加工及测试等配套服务 。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在特色工艺领域 , 中芯国际陆续推出中国大陆最先进的24nm NAND、40nm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特色工艺 , 与各领域的龙头公司合作 , 实现在特殊存储器、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细分市场的持续增长 。
虽然近年来中芯国际在市场规模、技术方面取得不俗成绩 , 但放眼望去 , 其与产业巨头台积电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 (详见钛媒体前文:中芯国际用一份201页的“答卷”对上交所问询做了全面解答)
中芯国际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技术升级及增长产能 , 其中80亿元将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 , 具体是建设1条月产能3.5万片的12英寸生产线 , 生产技术水平提升至14nm以下;40亿元将用于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储备资金 , 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其余80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作为对比 , 据供应链消息 , 今年上半年 , 台积电的7nm晶圆产能或达11万片/月 , 下半年预计产能将进一步增至14万片/月 , 而中芯国际还停留在14nm量产阶段 。
业绩方面 , 截至2019年 , 台积电达到了恐怖的2466亿元 , 中芯国际仅为220亿元;台积电的净利润为816亿元 , 中芯国际仅为13亿元 , 体量差距甚大 。
峥嵘发展20年 , 如今中芯国际站到新的历史节点上 , 在追赶台积电等产业巨头的道路上 , 也必须付出百倍汗水 , 方有望完成国产芯片的突围 , 而这一过程注定是漫长且艰难的 。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 作者 | 贾博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