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茶香悠悠富农家

骤雨初歇 , 粤北英德山区暑气蒸腾 , 茶农们在层层梯田间缓缓移动 。
50来岁的林观金头戴篾笠 , 身着蓝衫 , 双手交错翻动 , 飞快摘下两把嫩黄茶尖 , 投入背后竹篓 。 “打这份工呢 , 要起早 , 收工也晚 , 人是辛苦点 , 但每月有三四千元收入 , 也知足啦!”她抬头说道 , 带着笑容 。
安居乐业两相宜
回到几年前 , 英德市石灰铺镇勤丰村的林观金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 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 生活压力大 。 大女儿读书 , 帮不上忙;小儿子患哮喘病 , 治疗费用高 。 农忙之余 , 林观金只能在附近打零工 。
2016年 , 林观金进了村里的茶园上班 , 日子开始迎来转机 。 她干活勤快 , 逐渐成了采茶能手 , 旺季一天能采80斤茶叶 , 按每斤两元工钱计 , 日均收入160元 。 前年 , 她攒够一些钱 , 加上危房改造政策奖补 , 终于拆掉了漏雨泥屋 , 建起楼房 , “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
“家里有没有大电视?”“有 , 65英寸的 。 ”“日子过得好不好?”“当然好啦!在家门口干活 , 有收入 , 能顾家 。 ”面对记者的提问 , 林观金答得爽快 。 她还透露一个好消息:“大女儿刚刚大学毕业 , 6月12日来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电商部上班了 。 ”
勤丰村另一位村民钟贵娣站在茶园购物区档口遮阳伞下 , 正热情地招呼顾客 。 “这是枸杞、五指毛桃、胎菊花、鸡骨草 , 这些玉米、白菜干、百香果、芋头都是自家种的 。 ”说话间隙 , 她麻利地抓起两袋护肝茶 , 递到一位游客手里 , “请拿好!一包10元 。 ”
与林观金年龄相仿的钟贵娣 , 2014年家里连遭意外:小女儿不慎大面积烫伤 , 需长时间恢复治疗;婆婆被狗咬伤;自己得了甲亢 。 一家人生活全靠丈夫种田维持 , 日子过得艰难 。
2016年 , 钟贵娣被招进茶园当采茶工 , 每月有了稳定收入 。 丈夫则申请政府贴息小额贷款、产业补助 , 种上了8亩冬瓜、百香果 。 去年 , 她辞掉采茶工作 , 租下茶园一间档口销售土特产品 , 营业时间灵活 。 一家人收入逐年增加 , 踏上脱贫致富之路 。
“档口不需要交租金 , 每个月只交200元清洁费 。 卖的主要是土特产 , 还有太阳帽、矿泉水、雨伞之类 。 一年差不多收入四五万元 。 ”钟贵娣言语爽快 。
“穷山窝”变“金山窝”
勤丰村这片千亩茶园距英德城区约13公里 , 原是一片荒山野岭 。 2014年 , 做矿产生意的黎水清看到大健康产业商机 , 与人合作成立英德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 , 租下勤丰村老江屋村组的沙岗山 , 垦荒种茶 , 盘活山地 , 探索茶业发展新路 。 为了保证茶叶品质 , 黎水清几乎天天泡在茶场里 , 推动绿色种植、规范生产和标准认证 。
做大茶产业 , 黎水清不忘带动村民奔小康 。 这几年 , 茶园接纳了200多个贫困家庭劳动力、500多个村民就业 , 人均年工资3.6万元 。 同时 , 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 带动周边300多家农户种植了1300多亩茶叶 , 并通过电商平台、批发市场、景区摊位、产品展会等渠道销售 。 公司喜年达天猫旗舰店每售一份茶 , 就捐出两元给英州红扶贫爱心基金 , 专门用于资助贫困户 。
“我们称之为‘一地生五金’ , 即村民流转出租土地获得租金 , 就业务工获得工资 , 加盟合作社获得经营性收入 , 入股合作社获得保底资产性收益 , 通过扶贫爱心基金获得生产发展资金 。 ”黎水清说 , 昔日茶场已变成茶趣园 , 茶业、文旅等一体化发展 。 去年公司茶叶销售3000多万元 , 茶趣园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
与英州红公司一样 , 英德市一批红茶企业不再满足于“卖茶” , 转型发展“农业+文旅” , 产业链延及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园旅游和茶文化传播等领域 , 带动千家万户致富奔小康 , 让“穷山窝”变“金山窝” 。 英德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 , 从业人员26万多人 , 去年各大茶园景点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


推荐阅读